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条形统计图1

条形统计图1

条形统计图单元备课方案本单元的主一条内容百:认识条形统计图、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本单元在学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歩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兮忻,作出今理的判断和决策,把数据仓圻力解决问题结合在起,使学生史料也理解统计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歩形成统计观念.让学生经历。

运用数据进行推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认识条形统计图,能从报纸、杂志、电枧媒体中百意识也获得一些数据,开能读懂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为以后学习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作准备。

备内容认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一)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二)备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能够绘制条形统计图。

2、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

3、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渗透分类、统计的思想方法。

2、在提出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对应、比较的思想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建立初步的统计观念。

条形统计图(1)备教材内容1、本节课学习的是教材94〜95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2、例1教学“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

以日历的形式呈现了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整理、分析数据,通过提出“怎样清楚地表示出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3、通过观察和绘制条形统计图总结出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绘图的能力,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备已学知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表示1个数据),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备重点难点重点:能读懂用1个格表示1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

难点:理解条形统计图中所反映的信息,并能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备知识讲解知识点认识条形统计图问题导入下面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

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教材94页例1)过程讲解1、读题,理解题意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有5种,分别是晴、阴、多云、阵雨和雷阵雨。

先统计出每种天气的天数,再用统计图或统计表表示出来。

2、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出每种天气的天数3、探究表示天气情况的方法方法二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方法三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4、明确条形统计图的意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据,根据数据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图。

5、读懂条形统计图(1)横向观察,获取信息。

观察横轴,横轴表示的是统计的天气类型,共统计了 5种天气,分别是晴、阴、多云、阵雨和雷阵雨。

(2)纵向观察,读取数据。

观察纵轴,纵轴表示的是每种天气的天数,每格代表1天,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每种天气的天数。

6、观察条形统计图,发现信息(1)晴天和多云天气的天数同样多。

(2)雷阵雨天气的天数最少。

(3)阴天比晴天少3天。

……7、比较条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异同条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都是用图形来表示数据的多少,但条形统计图中没有标出相应的数据,不能直观地看出各种天气情况的多少,而条形统计图中标出了数据,能直观地看出各种天气情况的多少。

因此,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更清楚、更直观。

8、明确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各自的特点(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直观地表示出各种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

(2)统计表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便于分析。

归纳总结条形统计图是统计数据的一种方法,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短来代表数据的大小,从条形统计图中能很容易地看出各种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

备教学资料条形统计图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一般简称条形图,也叫长条图或直条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一条形统计图又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由多种数据组成,要用不同的颜色标出。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1、创造性地选择例题素材。

充分利用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统计表,让学生在这种熟悉并感兴趣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进人对新知的探究中,达到了激趣开课的目的。

2、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统计的意识,会用文字、表格和条形图等方式来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各种天气情况的数据,引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之后让学生比较各种天气情况数据的多少和天气的变化情况,总结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在自主探究,通过合作交流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教学过程师:同学们都爱听天气预报吗?谁能说说都有哪些天气?(晴、阴、雪、雨等)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天气预报中蕴涵着哪些数学知识。

[板书:条形统计图(1)]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开展奠定情感基础。

1、收集数据。

(1)课件出示教材94页例1情境图。

(2)学生观察情境图,汇报所获得的信息。

生1:有晴天,有阴天。

生2:有多云,有阵雨,有雷阵雨。

(3)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生1: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生2:用“√”“×”作标记的方法整理数据。

(4)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整理出2012年8月北京的天气情况。

(学生分组统计,教师巡视)(5)学生汇报。

方法1:用统计表表示数据。

(课件出示教材94页统计表)方法2:用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课件出示教材94页统计图)_课前准备2、观察数据,思考:两种统计方法分别把数据表示清楚了吗?学生讨论、汇报。

生1:方法1的统计表能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生2:方法2的条形图能比较出各种数据的大小,但无法直观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3、绘制条形统计图。

(1)提问:能不能绘制2种既能体现数据多少,又能直观形象地比较出各种数据的大小的统计图呢?(学生分组绘制,教师巡视指导)(2)各组展示绘制的作品。

(3)教师总结。

(课件出示教材94页条形统计图)教师重点强调1格表示1个数据。

4、学生思考: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学生组内讨论。

教师总结:统计表的优点是能详细地记录数据,便于分析问题;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的差异、研究数量差异问题。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创设矛盾冲突,达到激趣探究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以后学习统计知识做好铺垫。

1、课件出示教材95页“做一做”情境图。

(1)学生在组内汇报自己出生的月份,组内做好出生月份统计表。

(2)各组汇报统计结果,完成全班学生出生月份统计表。

(3)学生利用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完成教材 95页的统计图。

(4)学生根据统计图独立完成教材95页下面的填空题。

2、教材100页1题。

(1)学生在组内汇报自己的睡眠时间,组内做好睡眠时间统计表。

(2)各组汇报统计结果,完成全班学生睡眠时间统计表。

(3)学生独立在教材上完成全班学生睡眠时间统计图。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同时还有哪些疑惑?布置作业教材100页2题。

板书设计条形统计图(1)特点:直观反映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的差异。

形式:1格表示1个数据。

条形统计图(2)备课解决方案备教材内容1、本节课学习的是教材96〜97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2、例2教学“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发现数据较大时可以用1格表示2个数据。

3、学生已经认识了统计表和1格表示1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认识1格表示2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备已学知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直观反映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的大小。

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用1格表示2个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体验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周围实际生活中的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_备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1格表示2个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难点: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是否用1格表不2个数据。

备知识讲解知识点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一)问题导入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

请选一个条形统计图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并回答问题。

(教材96页例2)(1)两个图每格分别代表几人?(2)最喜欢()的人数最多。

(3)你认为用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4)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7K?过程讲解1、比较这两个条形统计图相同点:两个条形统计图都是根据一组统计数据绘制的,所表示的信息完全相同,都是用横轴表示早餐种类,用纵轴表示最喜欢的人数。

不同点:第一个条形统计图每格代表1人,第二个条形统计图每格代表2人。

2、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1)明确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的方法。

根据早餐的种类在对应的位置上画直条,直条的长短与数据的大小相一致,并给这些直条涂上颜色或阴影,最后在直条顶端标上数据。

(2)展示所画的条形统计图。

3、解决问题(1)第一个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1人,第二个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人。

(2)最喜欢(粥)的人数最多。

(3)用第二个条形统计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因为这些数据比较大,如果用1格代表1人,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较大,既不方便,也不美观。

(4)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有5人,在右图中应该先涂满2格,代表4人,再涂半格代表1人,合起来是5人。

重点提示:当统计的数据较大时,可以用1格代表多个数据,这样绘图、读图都比较简便。

归纳总结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统计图的1格可以代表1个单位,也可以代表2个单位。

|备教学资料统计在军事中的作用英国的飞机设计师计划给飞机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纸上进行周密的统计,最后决定在没有弹孔的部位增加护甲,因为这些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