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班主任工作
【摘要】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教育工作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班主任工作,是新时期班主任要面对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的信息加工功能,管理分析学生数据,利用多媒体创设教育情境,达到育人目的,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网络平台,扩展了家长与老师的交流平台。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应用无论是在教学上、班级的管理以及学生的全面成长等多方面都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班主任如果真正使用好信息技术,将会开拓班主任工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班主任;管理;学生
科技日新月异,各类新技术充斥着生活的二十一世纪,新的教育技术和理念推动着素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作为新世纪的班主任,我们该如何面对挑战呢?
教师职业是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的职业,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鲜明个性的人才。
学生的教育最终是被分化在班级这一个单位中完成的,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阵地,处在教育的最前沿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主要教师,是负责引导、教育、管理班级学生,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责任人。
班主任工作是千头万绪,既费时又费心的工作,怎么利用信息
技术手段去促进班主任工作更顺利有效进行,这几年,笔者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以下是我总结出的一些相关工作经验:
1在班主任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可行性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数据管理功能,这对于班主任完成管理岗位的职责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学生的表现被数据化后使得教师的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
利用数字化产品的搜集信息功能,记录动态的、可视的学生成长档案;借助信息技术的信息加工功能,创设教育情境,达到育人目的;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网络平台,扩展了学生与老师、家长与老师的交流平台。
现在计算机、手机等工具已经普及应用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开拓班主任工作的新模式,是可行的。
2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工作的具体运用
2.1对学生数据的管理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班级数据的管理,使管理数据化、科学化,有利于分析、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建立学生档案库,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了解每一位学生并记录入档,从而能够及时地针对各种类型的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规范教育。
这样班主任能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
在这期间班主任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学生档案库”则可比较轻松便捷地跟紧学生,
并掌握到很多第一手资料。
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比较、观察,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班上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在校表现等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个人发展。
整理这些资料还将为写期末评语、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提供可靠的素材,为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提供了具体详实的谈话内容,为班主任做进一步的思想教育研究积累丰富的案例。
其次,建立期初、期末工作资料库
每个学期开学,班主任的工作是既具体又繁杂的:排座位、制订班规、安排卫生值日、班干部值日等等,真正是万事开头难。
但是如果自己已有一套系统的模式,则只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别修改,这样既能省时又能省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利用资料库中的资料,班主任在开学时就不会感到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一切工作也就能够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了。
每个学期期末,也是班主任工作最忙的时候,因为有一系列的总结工作要做。
如果适当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根据学生一学期的数据资料,能很快的进行评价总结。
最后是对学生成绩管理和分析。
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成绩追踪。
例如用EXCEL 程序来统计学生成绩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存盘后的各个学期的学科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发展趋势,协
调各任课老师的教学,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下个学期的教学工作。
运用程序将每次考试为每一位学生制作一张关于成绩的折线图,把学生的各科分数以及平均分等数据,制成详实的图表进行分析。
给家长和学生提供了详实的客观数据分析,学生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变化,家长也不再单纯的就分论分了。
学生和家长面对数据逐渐就会形成准确的心理定位,教师再引导学生制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这样家长、学生和教师渐渐地就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针对不同个体的目标,制定不同的目标,给学生以信心,共同进步。
2.2在对学生思想教育时的应用
学生随着身心的不断成熟知识面的越加丰富,加之网络、媒体等多元化的促进,他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日益增强,从而出现青春叛逆、道德滑坡等现象。
而现有的以班主任为主导,以班会、黑板报、宣传栏为主要形式的思想教育与当前社会实际要求存在较大落差,致使当前德育教育成效不明显。
信息技术就可以发挥作用,取得好很好效果。
首先,借助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日常工作中班主任经常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常规说教的班会模式不革新,学生没有兴趣认真体会。
科学研究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知识的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其它
6%,视听结合可获得最佳的知识保持率。
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像、动画、影视、声音、文字等功能召开多媒体班会,形成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声音,为学生营造一个与德育教育内容相适应的情景,使德育教育内容变得具体化、清晰化,寓美于教、寓理于教、寓情于教,使学生真正产生共鸣,受到教育。
同时针对学生的心态和教育的需要,相应设计各类的主题班会,有的放矢,使他们愿听、愿看、愿学、愿想、愿做,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在与学生交流沟通中的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结合校园网络、班级空间和全班QQ群,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的优势,建立平等方式为前提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生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学会倾听,以理解沟通为目的交流,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
现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曾说:“任何一位优秀的班主任都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学家。
”而今我们班主任必须具备发现、发挥、发展学生独特个性的技巧与艺术。
信息技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利用网络,微博、QQ、微信等工具,不需面对,随时随地都可以交流。
通过采取这些交流的方式,知道了学生现在在想什么、学生现在在干什么、学生现在需要什么,这样能够便于班主任与学生及家长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让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更多了,团结得更紧了,班级的凝聚力也更强了,极大地促进了班级的管理和学生健康成长。
2.4信息技术在家长工作中应用。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班主任工作中需要积极争取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形成“家校一体化”的教育力量。
与家长沟通也需要一定的艺术和方法。
信息化为我们老师带来了很好的途径,大大缩短了家长与学校的距离,拨个电话或打开电脑、手机就可以与老师交流,我们能够把学生的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并对事情进行处理。
另外,利用多媒体会议把各项信息、成果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展示出来也很大的帮助了家长对我们工作的了解。
通过这些促进了家长、学生、老师及学校的教育的紧密联系,使大家相互理解,形成了强有力的教育合力。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班主任工作更好的的开展,能使班主任繁琐、枯燥的工作变得简洁、直观,既能提高教育效果,又提升了班主任工作的效率,拓展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教育改革的网络化、国际化、个性化。
同时有效加强师生、家校联系,使师生和家长的关系也更加和谐,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在喜欢、感动、享受中接受教育,为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做最好的班主任》漓江出版社李镇西著
[2]《网络信息时代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许平,教育科学论坛,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