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32 页 犊牛护理及饲养操作程序 (一)新生犊牛护理 1、清除口腔、鼻孔内的粘液。 2、人工擦干新生犊牛体表的黏液,冬季应注意保温。 3、脐带剪断及消毒:犊牛出生后检查脐带长度(脐带长度3-5cm),然后立即用5%-10%(自配)的碘酊消毒,30分钟后再消毒一次,此后连续消毒7天 4、打双耳标:犊牛出生后打耳标并填写产犊记录。 5、称重:以上工作完成后进行称重并记录 (二)喂奶 1、饲喂初乳 ①犊牛出生后12小时以内必须饲喂6L初乳。保证犊牛在抗体吸收关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 ②初乳灌服标准:犊牛出生1小时内一次灌服4L初乳,(初生重<35kg犊牛灌服3L)2小时内严禁驱使犊牛或转运犊牛。 ③出生12小时内再饲喂2L初乳; ④ 初乳温度:39-40℃; ⑤必须灌服优质初乳。(初乳免疫球蛋白≥70g/L,以保证免疫球蛋白的摄入量)。 ⑥初乳解冻水温:50℃ 2、饲喂常乳(8千克/天) 出生24小时后饲喂常乳,温度39-40℃ 常乳喂量标准: ① 犊牛第2天-10天饲喂4L/天常乳; ② 第11天-18天饲喂5L/天常乳; ③ 第19天-55天饲喂6L/天常乳; ④ 第56天-59天内早晨一次3L/天常乳; ⑤ 第60天断奶。 (三)饮水 犊牛出生后24小时开始供给饮水。必须保持水槽的洁净,水必须清洁,冬季必须给温水。 第 2 页 共 32 页
(四)喂饲料 犊牛出生后第4天开始喂犊牛料。 要求:必须保证自第4天起精料桶里24小时有精料(少给勤添)。犊牛采食的精料量达到1.5㎏/天时断奶。 (五)其他 1、去角和去副乳头 犊牛出生后2-3周内去角,用电烙或腐蚀法;犊牛出生后2-3周时剪掉副乳头,断奶时再检查一次,如果发现副乳头及时剪除,并消毒。 2、疾病治疗 工作人员每天观察犊牛的精神、粪便、采食、呼吸等状况,如有异常必须立刻进行诊治。 3、犊牛舍的清理 勤换褥草,始终保持犊牛舍整洁、干燥、空气新鲜、环境良好。 4、奶桶、精料桶的洁净 每天喂完牛奶后及时洗刷饲喂用具,先用清水洗刷一次,然后用60℃以上热碱水浸泡10分钟后用清水(热)冲洗干净。 5、0到60日龄犊牛,只饲喂常乳,犊牛料,饮水,不饲喂任何粗饲料 (六)61天到6个月犊牛饲喂与护理 1、断奶时犊牛称重,并记录, 2、根据体重,体高转群,并填写专群单 3、自由饮水,自由采食犊牛料,自由采食苜蓿草,不得断水,断草,断料 4、每天观察犊牛的精神、粪便、采食、呼吸等状况,如有异常必须立刻进行诊治。 5、始终保持犊牛舍整洁、干燥、空气新鲜、环境良好。 6、6月龄犊牛称重,并记录。 第 3 页 共 32 页
( )牧场犊牛记录 牛号 母本 父本 出生日期 出生体重 脐带消毒 去角 去副乳头 断奶日期 断奶体重 6月龄体重
育成牛饲养操作程序 第 4 页 共 32 页 (一)育成牛各阶段数据参考
1、犊牛出生181天后为育成阶段 2、181天体重 ≥210千克 3、参配参考:14个月龄,体高130cm,体重380千克 4、产牛参考:产后体重600千克,产前体况评分3.5分 (二)育成牛饲喂和管理 1、育成牛根据体形大小及时调群 2、达到参配标准后尾根涂蜡,勤巡圈最大限度的揭发情,不能揭发情的运用同期技术。 3、饲喂参考:羊草:3-4千克;全株:8-15千克;651:3千克。 用牛头份调节采食,做到不空槽。 4、干奶期:产前2个月,调群到干奶圈 5、围产前期:每头牛每天添加2千克256颗粒。 第 5 页 共 32 页
干奶程序及操作 (一)每周五集中干奶: 每周日把下周一到周日要停奶牛只牛号详细列出,做准备工作 (二)干奶程序: 1、体况达到3.5分;(怀孕六个月必须做一次体况评分)。 2、验胎; 3、检测隐性乳房炎,若有隐性乳房炎治疗好后再进行干奶; 4、修蹄; 5、无菌操作注射干奶针; 6、药浴; 7、佩戴黄色标带; 8、密切观察乳房情况,确定是否进行二次干奶; 9、连续七天药浴; 10、驱虫。 (三)干奶程序解释: 1、体况达到3.5分 ,怀孕第5,6个月进行体况评分,体况<3分牛只,转至高产群提高营养浓度; 2、无菌操作注射干奶针:戴一次性手套,清空奶包,擦拭乳头,注射干奶针。 第 6 页 共 32 页
干奶牛记录 牛号 体况评分与时间 验胎时间及结果 隐乳检测情况 修蹄时间 是否二次干奶 驱虫时间及药物
干奶期护理和饲养 第 7 页 共 32 页 (一)干奶期:干奶到产前21天
(二)干奶期环境要求:密度不宜过大;要有卧床或土丘,保证牛只舒服趴卧;圈舍和饲喂通道保证不光滑,防止牛只摔滑 (三)饲喂建议:羊草(燕麦):6千克 全株:12-15千克;652:3千克 干物质做到12千克以上,通过牛头分调节采食量,保证不空槽(和牧场主商量后,确定饲喂配方)。 干奶牛要进行不定期抽查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并注意围产前期牛及时转群。 第 8 页 共 32 页
围产期护理程序 1、围产期:分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产前21天到产后21天。围产前期:产前21天到产犊。 A.环境要求:单独群饲喂,密度不宜过大;要有卧床或土丘,保证牛只舒服趴卧;圈舍和饲喂通道保证不光滑,防止牛只摔滑 B.饲喂参考:羊草(燕麦):6千克; 全株:15千克;652:3千克;256:2千克。干物质做到13千克以上,通过牛头份调节采食量,保证不空槽。 C.围产前期护理:进入围产期牛的牛只,注射维生素A、D、E 10毫升/头,经产牛产前7天注射复方布他磷25毫升。 围产后期:产犊到产后21天: A.环境要求:单独群饲喂,密度不宜过大,不超80%;要有卧床或土丘,保证牛只舒服趴卧;圈舍和饲喂通道保证不光滑,防止牛只摔滑 B.饲喂参考:围产后期单独设定固定牛数的圈舍,一头牛一头牛往里放,直到达到固定牛数,再整群转移牛只,饲喂高产配方,用4到5个颈夹自由采食苜蓿,根据牛只情况补饲1到2千克256颗粒 C.产后护理: (一) 产后灌服:产后立即灌服产后合剂(沐瑞可1kg,生化散500g,丙二醇300ml,温水(37度)40kg,第二天到第五天连续灌服丙二醇500毫升/天。 (二) 产后保健:产后一小时注射缩宫素50IU (三) 助产牛只:注射氟尼辛葡甲氨20毫升。 (四) 产后食欲不好的牛只:复方布他磷25毫升,50%葡萄糖500毫升,10%盐水1000毫升,小苏打1000毫升,复合VB20毫升,VC100毫升,10%葡萄糖酸钙500毫升,进行静脉注射。 (五) 胎衣不下牛只:子宫投放泡腾片或土霉素注射液50毫升/次,3次,并做体温检测,对于体温升高的牛只,做全身抗生素处理。 (六) 7天体温检测:左尻部蜡笔产犊日期,右尻部蜡笔体温标识,蓝色体温正常,红色体温不正常 (七) 繁殖保健:产后14天,28天,42天分别注射氯前列烯醇0.6毫克/头。 (八) 发情揭发:产后30天尾根涂蜡,观察揭发初次发情,并记录日期 第 9 页 共 32 页
超过50天不发情的牛只,进行检查,对符合同期条件牛只进行同期配种处理。 产后护理三大块: 一、营养护理,产后必须每头牛灌服40千克的水(大补液或药物根据牧场情况待定),保证采食量逐渐增加 二、疾病护理,一是胎衣不下等疾病及时处理;二是正常牛只连续七天体温检测并涂蜡,左侧尻部涂蜡产牛日期,右侧尻部涂蜡体温检测结果(绿色体温正常,红色体温不正常) 三、繁殖护理,第14,28,42天的激素注射,不准遗忘漏掉,产后30天后尾根涂蜡,观察发情并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配种时间 和牧场主商定好:围产后期牛群,饲喂,护理方案及药物选择,纸面确定,然后逐一落实。 第 10 页 共 32 页
产房管理 (一)接产准备工作 1、产房环境要求:清洁、干燥、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无贼风外入侵、温度适宜、照明设备完好、褥草整洁松软。 2、药品及器具:在产房里接产用具及药品(5%碘酊、高锰酸钾、石蜡油、助产绳、助产器、长臂手套、照明设备、止血敏、剪刀、缩宫素、)等应放在固定的地方,以免使用时缺少,造成不便。 (二)接产操作程序 接产应该严格遵守接产操作程序,以保证胎儿顺利产出和母牛的安全。 1、正常分娩 工作人员仔细观察临产牛,产出期开始时,观察母牛的体质情况和母牛胎膜露出至排出胎水情况。接产人员应检查胎位、胎势,如果胎儿正常,正生三件(唇及二蹄)俱全,可等候它自然分娩。 2、难产类别 (1)母体性难产 产力不够(子宫迟缓、努责无力)、产道狭窄(骨盆狭窄、阴门狭窄、子宫颈开张不全、子宫扭转) (2)胎儿性难产 胎儿与母体骨盆大小不适(胎儿过大、双胎难产、胎儿畸形)、胎向异常(背竖向、背横向)、胎位异常(侧位、下位)、胎势异常(头颈侧弯、腕部前臵、前肢臵于颈上、坐骨前臵) (3)难产的表现 产程延长、前腿露出不见唇部、唇部露出而不见一或两腿、见尾而不见一或两后腿、有努责而不见胎膜。 (4)助产 助产原则:严密观察、及时干预 遇到以上难产情况都需助产。把母牛保定后清洗母牛的外阴部及其周围,并用0.1-0.2%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接产人员带长臂手套,准备必要的检查。 ①子宫迟缓努责无力时可使用牵引术或药物催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