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王金林(2011110179)
一.新罗时期与中国历史朝代对照
新罗(公元前57年~公元676年)
1. 据《三国史记》记载,新罗公元前57年由朴赫居世居西干在金城(今韩国庆州)创建。
2. 670年-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称为统一新罗
历史学者传统上将新罗的历史分成三部分:早期(公元前57年-公元654年)中期(公元654-789年)和晚期(公元780-935年)。
二.新罗时期地图
三.新罗与中国政府间的交流起步较晚
1.起步较晚的原因:①地理位置。
新罗处于朝鲜半岛的东南。
②当时受到倭军的困扰无暇顾及外交。
2. 新罗与隋朝政府的交流不密切。
①新罗与隋的联系开始于开皇十四帝(594)“新罗王金真平遣使贡方物,高祖拜真平为上开府,乐浪郡公,新罗王”。
②596,602,603年新罗均遣使与隋通贡。
《朝鲜通史》
3. 新罗与唐朝之间的政府交流频繁。
在唐初的621~668年的48年中,新罗向唐朝派遣使团32此,唐朝向新罗派遣使团10次。
4.新罗与唐朝之间的政府交流频繁的原因。
①当时朝鲜处于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鼎立的时期,新罗面临被高句丽和百济兼并的危险。
所以积极与唐朝来往,借以获得唐朝对自己的保护和支持。
②吸收先进文明成果,促进自身发展。
(在国内提出“花郎道”精神,培育青少年,提高国民素质)
5.唐朝与新罗军事方面的合作
①660年,唐朝和新罗联合将百济灭亡。
②668年,唐朝和新罗联合将高句丽灭亡。
四.隋唐与新罗的经济交流
1.交流的主要形式
①官方贸易:朝贡—奢侈品交换
新罗→唐朝:人参,牛黄,果下马,各种鱼类……
唐朝→新罗:金银器,丝绸,《道德经》,《佛经》等书籍。
②民间商人贸易交流
通过陆路和海路进行贸易,以海路为主。
代表人物张保皋,他不仅官居要职,而且拥有庞大的商业船队。
从事新罗,唐朝,日本三国间的贸易。
2. 新罗坊及来唐从事其他职业的新罗侨民
8~9世纪,在唐的沿海地区形成了许多以新罗商人为主的新罗侨民的聚居区—新罗坊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纪》中保留了大量关于新罗坊的资料。
新罗坊的设立对于唐罗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教育方面交流
1.唐朝对留学生采取特殊照顾政策,允许外国留学生参加中国科举考试。
2.在登州城南街,专门设立‘新罗馆’。
3.代表人物:崔致远
4.教育方面的交流同时促进了唐罗两国文化的交流。
尤其是促进了新罗汉文学的发展。
六.佛教方面的交流
1.佛教自前秦从高句丽传入新罗后,528年得到了新罗的正式承认。
赴华的求法僧得
到了新罗政府的重视。
如:新罗真平王二十三年(601),命法师安含学法于隋。
僧圆光自唐还国。
《海东高僧传》
2. 代表僧人:圆光,此藏,义湘,圆测等。
之后的还有慧超,无相等。
七.政治制度交流和经济制度交流
1.新罗的政治制度是参照中国的制度建立的。
①在唐朝建立前,新罗已于503年仿中国定国号。
520年制丧服法,颁示律令。
536年建年号。
②唐朝建立后,新罗对汉文化积极吸收。
649年改章服,650年行中国年号。
③中央行政机构方面,仿唐中书省蛇执事省,为全国行政机构。
仿唐内侍省设内省,管理三公王族事务。
仿唐御史台设司正府,弹劾官吏。
④地方制度方面,建立州郡制,全国设九州,并将九州名字改为汉式名字。
2. 经济制度
新罗仿唐均田制实行丁田制,仿唐实行祖庸调法和户籍制。
八.儒学方面的交流
这一时期,在新罗占统治地位的是花郎道思想。
儒学开始只是花郎道训练的一种补充,随着新罗的统一,政府需要儒学巩固自己的统治。
所以在之后的682年设立国学,讲授五
经三史。
九.汉字方面的交流
新罗和高句丽一样,开始也没有自己的文字,采用的是汉字。
直到公元692年,由薛聪等人创立了吏读。
十.文学方面的交流
1. 散文
新罗文学的主体也是散文和诗歌。
散文成就最著者是强首和金大问。
强首是新罗前期著名的汉文大家。
新罗统一三国以前致唐之国书多出于强首之手。
金大问赴唐留学回国后,用汉文创作了《花郎世纪》《汉山记》《乐本》等著名汉文散文作品。
2. 诗歌
唐代是五七言诗繁荣的时期,因此对新罗学者产生了深刻影响。
汉文五七言诗也成了新罗知识阶层表达思想的主要手段。
诗人中最著名的是崔致远。
3.传奇
传奇是小说的前身,产生并兴盛于唐朝。
新罗传奇的代表作有《仙女红带》《老翁化狗》等。
十一.天文、历法方面的交流
1.天文方面
中国天文知识早已传入朝鲜半岛。
647年,新罗建成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
2. 历法方面
674年,新罗之德福从唐学习李淳风创造的麟德历回国,同年,新罗改用麟德历。
十二.音乐舞蹈方面的交流
1.664年,新罗拍星川,丘日等人赴熊津,向驻屯的唐军学习唐朝的乐曲和乐曲。
2.当时新罗乐器有三竹和三弦,三竹是大琴,中琴和小琴。
三弦是伽倻琴,玄鹤琴,琵琶。
这些乐器大多都是仿照唐朝的乐器制造的。
3.新罗歌舞也传入唐朝,贞观(627~649),新罗乐也陆续传入唐朝。
十三.艺术方面的交流
1.善德女王对牡丹画图的精致鉴赏就是一个例子。
2.中国书法艺术对新罗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新罗使节,留学生,僧侣在唐时极力寻
求东晋二王和唐欧阳询的墨迹。
十四.建筑方面的交流
新罗在建筑方面也颇受唐朝的影响。
唐都长安的建设布局与规模就被新罗城市建设吸收。
新罗的寺院建筑也是如此。
新罗模仿唐朝在佛国寺后筑石窟。
十五.其它方面的交流
新罗在铜器,金器,漆器制作上,也受唐朝影响。
在庆州古墓,发现许多文化遗物,有金冠等服饰,刀,剑等武器,鞍,铃等马具及各种器皿。
从这些工艺品中很明显可以看出唐代艺术对新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