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承台、系梁施工技术方案(讨论稿)第一章编制范围和依据一、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范围为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土建工程第X合同段系梁(承台)施工。
二、编制依据1、武西(武陟-西峡)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土建工程第八合同段招标文件、图纸(送审稿)、参考资料、补遗书等。
2、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工程《专业技术规范》。
3、河南省桃花峪黄河大桥投资有限公司下发相关创优质工程质量控制的文件等。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交公路发[2009]221号第1版第1次印刷本)。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桥涵)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公路工程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及相关文件。
7、我公司技术、经济人员现场踏勘、走访调查所取得的各种施工环境、水文地质等情况。
8、我公司技术装备、设备能力、资金储备等综合施工能力。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数量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土建八标合同段起讫里程为K40+000~K45+000,全长5.00公里。
广武互通立交一座,包括跨S314主线桥一座,E匝道桥一座;主线桥两座:樊河北沟大桥和枯河大桥;承台、系梁共计88个,采用C30级混凝土,总计1447.4m3(按送审稿施工图计算)。
根据工程进展和施工准备情况,我标段选择广武互通E匝道桥2#墩系梁作为该分项工程的首件工程。
系梁设计参数见下表。
系梁底设计标高为108.36m,地面标高为109.796m。
设计钢筋Φ22mm的834.4kg,Φ12mm的295.2kg,系梁混凝土为C30等级13.87m3。
广武互通E匝道桥承台系梁工程数量表第三章施工准备与现场布置一、施工准备我部进场后根据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要求,对该设计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全面的复核测量,测量精度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
并将复核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二、现场布置:图纸到位后,我单位积极准备前期工作,施工现场已达到“三通一平”,各种机械设备已到场,并经过调试、保养达到施工要求。
1、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已平整完毕。
2、运输便道:贯通全线的施工便道。
3、施工用电:施工用电采用地方供电电网。
4、施工用水:就近利用既有农田机井。
5、机械设备准备:及时调配各类施工机械进场,并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
主要机械设备表主要人员配置表三、技术准备1、施工图(送审稿)审核组织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图纸(送审稿),领会设计意图,复核工程量,做好技术交底。
2、优化配合比设计⑴、配合比设计依据和原则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 J64-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相关试验规程和规范等。
承台(或系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为:保证设计所要求强度、耐久性,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掺合材料,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掺入掺合料时混凝土的水胶比应低于无掺和料的水胶比,胶凝材料总量应稍大于设计相同强度等级传统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以保证良好的施工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⑵、配合设计条件承台(或系梁)普通C30等级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坍落度70-90mm,采用10m3混凝土罐车运输,最远运距5km。
拟选用原材料如下:①、水泥,选用天瑞集团郑州水泥有限公司,P.O42.5等级。
②、粉煤灰,采用郑州金龙源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F类Ⅱ级粉煤灰。
③、砂子,选用河南省鲁山县河砂,细度模数为2.92。
④、碎石,河南省荥阳市嘉峪产5-10mm(30%)、10-20mm(50%)与10-30mm(20%)混合使用。
⑤、施工用水,采用饮用水。
⑶、配合比选定结果经过大量的试验,最终优化以下配合比结果。
即混凝土的水胶比W/C=0.51,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51kg,粉煤灰62kg,砂子701kg,碎石1096kg,水190kg。
混凝土坍落度为75-80mm,混凝土抗压强度7d为35.2Mpa,28d为46.4Mpa。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一、总体施工进度安排工期目标根据本桥的规模,工程特点及我单位的施工水平、施工能力和施工经验,以及总体施工计划如下:计划开工日期:2010年7月20日计划完工日期:2010年11月31日二、节点工期安排广武互通E匝道桥计划 2010年8月20日前完成。
广武互通主线桥计划2010年8月15日前完成。
樊河北沟大桥计划2010年10月15日前完成。
枯河大桥计划2010年11月31日前完成。
樊河三队天桥计划 2010年11月31日前完成。
第五章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承台、系梁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样→基坑开挖→破桩头→基底平整夯实→桩基检测→砼垫层施工→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回填(一)、准备工作1、测量放样使用全站仪测量放样,放出承台系梁的平面位置根据原地面标高及桩顶标高,坡度计算开挖宽度范围,保证底面每侧超出承台系梁结构尺寸50-100cm保证有效的施工作业面,洒出白灰线,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2、基坑开挖由于本标段原地面标高与桩顶标高基本上相差2米左右,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基坑开挖采用1:0.75放坡施工。
采用挖掘机开挖时,人工配合,为控制不超挖,基地预留20cm厚度的原土层采用人工清底。
另外,在坑顶口距离开挖线1.5m左右设置土挡,以防止雨天地面水流入基坑,影响到坑壁安全。
机械开挖时设置专职技术人员指挥,防止机械操作过程中出现对桩基造成碰撞破坏,或其他安全事故。
必要时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在基坑左侧或右侧设置集水坑一处,并在距离开挖边线1m左右设置安全围护设施,采用钢管作为立杆和水平杆,采用扣件使得形成护栏设施,并采用安全防护网使得基坑与外界形成隔离,并挂设警示牌,预防在非施工期间非施工人员、车辆落入坑内。
3、凿除桩头、基底检平1)、桩顶划线承台底标高加10cm为桩头顶面标高,凿除桩头前测量人员先进行水准测量,放出实际的桩顶标高,对桩顶标高统一用红漆标识,并对桩头凿除工人进行桩头顶标高交底。
2)、凿V型槽在红漆识标识处人工环向一周凿V形槽或用切割机绕桩头环向一周切割V型槽,深度3-4cm,注意不得损伤主筋。
3)剥离桩头钢筋人工使用风镐将桩顶以上钻孔桩钢筋及声测管凿出,但严禁将桩头主筋局部弯折造成损伤及无法校正。
4)凿V型槽当全部钢筋凿出后,在桩顶标高以上5~10cm处水平环向人工凿出三个以上V型槽,相互间距为20~25cm。
使用钢钎打入各个V型槽中,来回反复敲击钢钎,使混凝土在V型槽处产生一个断裂面,用起重设备将已断裂脱离的桩头吊开。
5)吊离桩头用起重设备将已断裂脱离的桩头吊开时,在桩顶2m范围内,起重设备应垂直起降,不能左右晃动避免桩头倾到将桩基主筋压成死弯。
6)、桩头修整桩头修整采用3m3空压机配套的风镐破除桩头浮浆及多余的混凝土,至少预留20cm以上用凿子配合凿除,确保桩顶面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并保证桩头嵌入承台10cm,凿除砼时注意保护好声测管的完整性和畅通性,以免影响桩基的超声波检测试验。
人工清除基坑底部破碎砼块,保证基坑底部平整。
质量要求1)、并保证桩头嵌入承台不小于10cm。
2)、不能出现烂桩头,保证凿除后的每个桩头顶面平整,同一墩台的桩头顶面基本在同一设计平面,并及时将碎渣清除出基坑,风镐破除桩头时,混凝土龄期达到14天。
3)、严禁将桩头主筋扳成死弯造成损伤及无法校正,采用风镐和切割机时施工时,严防损伤主筋。
4)、严禁用挖掘机碰撞桩头。
图1-1 桩头凿除示意图4、桩基检测桩头处理完成后,由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桩基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并报监理单位进行抽检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垫层施工在承台系梁底部铺设10cm的素砼垫层,平整度控制在1cm以内,高程不得高于承台系梁底面标高。
垫层施工周围采用方木作为临时侧模,垫层混凝土必须均匀、平整。
立模标高控制误差在5mm以内。
(二)、钢筋加工及安装1、钢筋下料与加工钢筋骨架在钢筋场地配料,钢筋应无灰土、无锈蚀、松散锈皮、油漆、油脂等其他外来物质,无有害缺陷。
钢筋下料长度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充分考虑各种型号钢筋的弯曲伸长量,准确的计算下料长度,配好料后编制加工任务单。
按任务单班组加工,钢筋弯曲按设计图纸要求弯曲角度弯曲,每加工一个部位的同种钢筋在钢筋加工台上放样并用钢钉标示弯曲位置,先加工2-3根后用卷尺量测钢筋长度及弯曲位置,合格后方可大量生产。
钢筋加工要求按照规范允许的误差走下限,坚决杜绝出现钢筋加工完成后,绑扎使用时钢筋因下料过长侵入保护层的范围,较少保护层的设计值。
钢筋加工注意事项:①、特殊部位的钢筋由现场及人员依据设计图纸将钢筋按部位放样;②、钢筋加工现场应建立严格的钢筋加工生产安全管理制度,钢筋原材料和成型钢筋应进行挂牌标识和分类堆放;③、技术人员和钢筋工班长对钢筋加工、制作进行技术交底,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指导和抽查,成品在检验合格后方可运至施工现场。
④、钢筋制作中如出现有轻微锈蚀应采用钢丝刷或在调直过程中除锈,锈蚀严重的的钢筋不得使用。
⑤、钢筋调制时,钢筋拉直后要求平直,且无局部曲折。
在加工弯折时不得出现裂纹,Ⅱ、Ⅲ级钢筋不得出现回弯曲现象。
⑥、钢筋在切断过程中,如出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弯头等现象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硬度与该型号钢种出现较大的出入时,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员反映,立即采取处理措施,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弯起等现象。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受力主筋,长度误差控制在±10mm;弯起钢筋长度误差控制在±20mm;箍筋各部分尺寸误差控制在±5mm。
2、钢筋连接承台、系梁钢筋连接方式包括直螺纹套筒连接和规范规定的焊接等。
⑴、直螺纹套筒连接直螺纹套筒连接用于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接头,连接标准采用《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3004)。
①、连接套筒经检验确认符合要求的钢材。
供货单位必须提供质量证明,并符合有关国家的标准规范及(JGJ107-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②、滚轧钢筋直螺纹时,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如冬季必须施工时,在气温低于0℃时掺入15%~20%的亚酸钠,不得用机油做润滑切削液或不加润滑液滚扎头。
③、对自检合格的钢筋端头螺纹加以保护,在一端丝头上戴上保护帽,另一端拧上连接套筒,并按规格分类摆放整齐待用。
④、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筒的规格保持一致,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筒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