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础知识课件
3.左心室肥大
41
4.右心室肥大
V1导联R/S≥1,V5导联R/S≤1 。
Rv1+Sv5≥1.05mV, Rv5>0.5mV。
心电轴右偏≥ 90°。
42
复极过程
+
-----+++++ +++++-----
---------- ++++++++++
- 心电向量
9
10
立体P-QRS-T环形成
P T
QRS
11
12
13
二、标准十二导联系统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额状面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Ⅰ Ⅱ 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
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
5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6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
7
心电信号传递的三站
一.第一站:窦房结
心房
二.第二站:房室结
束支
三.第三站: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细胞
心室
8
心肌细胞的除极、复极和心向量
S
++++++++++ ----------
- - - - -+ + + + + +++++-----
---------- ++++++++++
2.Ⅲ导联QRS波群的代数和 记于Ⅲ导联轴上。
3.自上述两点各引垂线,两 垂线相交于一点 A,连接 O点与A点,OA即为所求的 电轴
32
正常心电轴的范围为-30º~+90º之间
33
(3)临床意义
34
练习
35
练习
36
(四)心脏循长轴转位
• 自心尖部朝心底部方向观察: • 正常胸导联V1-2代表右心室图形,V3-4为过渡区图
临床医学概论
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图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3
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和价值
无创 快速 持续 低廉
4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
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 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 变化的曲线图形。
V呈V15r-、SV型V66导室,可联传V呈3R导、q波R阻PV逐 、波4滞的q渐。R心增Rs波、室高与R除,sS和极S波在4波.R和S振胸形V型T逐6复段幅导态导渐极大联:联降Ⅰ全致T<直波低0、过相.立,2Ⅱ程等Vm,1V、,、a。aVVVR2F导、联V倒44.振幅:R波在Ⅰ导<1时.5间mV:,0a.置V3L2<-10..24m4VS,aVF<2.0mV 5.除小宽>0于大a.V1的0R1.导秒Q0波联4时S反外。提应QP超示R波间提过心的期示正室振心常肥幅Q肌范厚波应有围、S小波5坏的室.Q于当范大T死内Q间R波其围或。传波期称时时房导的为间为内障1异/和异传。4常,振常导Q时幅,阻波间大提滞,于心。正房常肥
24
五、心电图的测量分析
(一)各波段时间、电压测量 (二)心率的测量 (三)心电轴的测量 (四)心脏循长轴转位
25
(一)各波段时间、电压测量
26
(二)心率的测量
(1)测量计算法
60
心率= ———————
R-R间或期P-P(秒)
27
(2)简易计算法
R 300 150 100 75 60 50
28
40
主(要肢二表导:现R)为Ⅰ>Q心1R.S5波室mV群,肥电压大增高。
RaVL>1.2mV,RaVF>2.0mV。 或RⅠ+SⅡ>2.5mV。 胸导:Rv5或Rv6>2.5mV或 Rv5+Sv1≥4.0mV(M)3.5mV(F)
。
• 电轴左偏。 • R波为主的ST段压低,多见于
心室肥厚伴心肌劳损。
19
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
20
21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QRS波群 R波
PR段 P波
ST段 T波
PR间期
Q波 S波
QT间期
22
四、正常心电图各波型和正常值
23
1mm
正常心电图各波型特点和正常值
1.代表心室1缓.代慢表复心极室过快程速复极过程。 2.2下5mm/移s <0.025.m方V向:大多QR与S波QR群S主波方向一致。 1m抬m 高1:.V代1、表3.V心振2<房幅0开.:3始在mV除以,V极R3R波、波至为V心4主<室0的.5导mV联,V中5、,VT6<0.1mV 31..S代-T表段心下开室移始肌超除波除过极不极正的应的常时低电为间于位心。R变波肌化1缺./,为1血0心。或房损除害极,电S-位T段变上化 2.移时超间2过:.0时正.0间4常6.~:高多00.而见.112尖于0~S的急。0.T性2波0心S可。肌2见.梗时于塞间高或:血<急0压.性1和1心S心包肌炎等。 3.形态3:.PⅠ-R、间梗Ⅱ期塞、延早a长V期F时主。,波提向3示上.房振,幅aV:R肢主体波导向联下<。0.25 mV,
---------- ++++++++++
除极过程
-
+++++----- -----+++++
++++++++++ ----------
+ 心电向量
---------- ++++++++++
+++++----- -----+++++
++++++++++ ----------
++++++++++
----------
14
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
15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16
肢体导联的导联轴与六轴系统
17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额状面情况
18
胸前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导联
位置
V1 胸骨右缘4肋间隙
V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 交点
V5 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 V6 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
形,V5-6代表左心室图形。
• 意义:
37
六、异常心电图
38
P波>0.12S,常呈双峰 形切迹,峰距≥0.04S, 这种增宽的P波多见于 二尖瓣病变,故称 “二尖瓣型P波”。
(一)心房肥大
1.左心房肥大
39
2.右心房肥大
P波尖而高耸,振幅>0.25mV,时间正常。以Ⅰ、Ⅱ、 Ⅲ、 aVF等导联明显, 常见于慢性肺心病,故称“肺型P 波”。
练习
心率
29
(三)心电轴的测量
1.心电轴一般指的是平均QRS电轴,左右心室除极
最大向量与Ⅰ导联正侧端形成的夹角。
30
2.测定方法
(1)目测法
看Ⅰ、Ⅲ导联的主波方向 正常:Ⅰ、Ⅲ均向上为。 左偏:Ⅰ向上,Ⅲ向下。 右偏:Ⅰ向下,Ⅲ向上。 严重右偏:Ⅰ、Ⅲ均向下。
31
(2)振幅法(作图法)
1.I导联QRS波群的代数和 (R波为正,Q、S波为负) 记于六轴系统中的I导联 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