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炼焦车间安全培训

炼焦车间安全培训

2012201220122012上半年炼焦车间上半年炼焦车间上半年炼焦车间上半年炼焦车间2012201220122012上半年炼焦车间上半年炼焦车间上半年炼焦车间上半年炼焦车间安全培训安全培训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所谓安全,从字面的解释就是“无危则安,无缺则全”。

?现代社会对安全问题的研究正在逐步加深并丰富其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下了各种定义,所以要想理解安全的含义我们可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握以下几个要点:?(1)安全是一种状态。

?(2)安全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系统或事件而言。

?(3)安全是针对某一特定的时刻或时期而言。

?(4)安全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人群而言。

第一节炉顶区域的危险源点及控制?1、装煤车:?可能出现的事故: 触电 压伤 挤伤?预防: 工作时尽量远离装煤车滑线,以免滑线漏电后发生触电事故 工作时切勿在轨道上休息,以免煤车行走发生压伤事故 在进入炉顶区及工作中,要做好确认工作,等装煤车工作完成后在进行工作。

?2、装煤孔:?可能发生的事故: 烧伤、 烫伤、 坠落?预防:在工作中靠近装煤孔时,一定要精力集中,注意脚下,尽可能的远离装煤孔进行工作。

中,注意脚下,尽可能的远离装煤孔进行工作。

?3、上升管:?可能发生的事故: 烧伤、 烫伤?预防: 工作过程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精力集中。

禁止在上升管部位进行停留(如取暖),以免发生事故。

第二节:焦炉二层平台区域的危险源点及控制?1、拦焦车:?可能发生的事故: 烫伤 挤伤、刮伤压伤?预防: 工作时要做好确认工作,等拦焦车操作完成后,在进行工作。

清理炉门时要带好面罩,防止发生烫伤。

严禁在拦焦车轨道上休息。

?2、炉门修理站:?可能发生的事故: 撞伤 挤伤 砸伤④烫伤?预防: 在机焦侧调节及修理炉门时,一定要对两侧的环境进行确认,方可工作,以免发生事故。

起放炉门及用卷扬升降炉门时注意炉门下故。

起放炉门及用卷扬升降炉门时注意炉门下严禁站人,防止砸伤事故发生。

调节炉门时应戴好手套,防止烫伤。

?3、炉门:?可能发生的事故: 撞伤 挤伤 烫伤?预防: 在机、焦侧平台行走及工作时,一定要对推焦车和拦焦车做好确认,严禁让正在行走中的车辆通过自己。

清理炉门时戴好面罩,以免烫伤。

?4、走梯:?可能发生的事故:摔伤?预防:行走时要扶好把手,精力集中,以?免摔伤。

第三节:焦炉煤气烟道走廊区域危险源点及控制?1、回炉煤气管道:?可能发生的事故: 中毒、 烧伤、爆炸?预防: 在烟道区域内工作时,要佩带co? co检测仪方可工作 遇到煤气泄漏即时汇报,然后进行妥善处理。

?2、焦炉交换机室后部的仪表房:?可能发生的事故:中毒?预防:工作需要进入仪表房时,要带co检测仪,如果检测仪报警,停止进入,立即汇报处理。

?3、回炉煤气旋塞:?可能发生的事故: 中毒 烧伤?预防: 在烟道区域内工作时,要佩带co检测仪方可工作 遇到煤气泄漏即时汇报,然后进行妥善处理。

?4、交换设备:?可能发生的事故: 挤伤 绞伤 烫伤?可能发生的事故: 挤伤 绞伤 烫伤?预防: 在烟道工作的时候,注意交换时间,等交换结束后在进行工作。

处理交换设备时候要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防止烫伤。

?5、1#、2#焦炉中间台走梯:?可能发生的事故:摔伤?预防:行走时要扶好把手,精力集中,以免摔伤。

焦炉二层平台区域的危险源点及控制:?1、拦焦车:?可能发生的事故:烫伤挤伤、刮伤压伤?预防:工作时要做好确认工作,等拦焦车操作完成后,在进行工作。

清理炉门时要带好面罩,防止发生烫伤。

严禁在拦焦车轨道上休息。

?2、炉门修理站:?可能发生的事故:撞伤挤伤砸伤④烫伤?预防:在机焦侧调节及修理炉门时,一定要对两侧的环境进行确认,?预防:在机焦侧调节及修理炉门时,一定要对两侧的环境进行确认,方可工作,以免发生事故。

起放炉门及用卷扬升降炉门时注意炉门下严禁站人,防止砸伤事故发生。

调节炉门时应戴好手套,防止烫伤。

?3、炉门:?可能发生的事故:撞伤挤伤烫伤?预防:在机、焦侧平台行走及工作时,一定要对推焦车和拦焦车做好确认,严禁让正在行走中的车辆通过自己。

清理炉门时戴好面罩,以免烫伤。

?4、走梯:?可能发生的事故:摔伤?预防:行走时要扶好把手,精力集中,以免摔伤。

第四节:其它危险源点及控制?1、焦炉机侧推焦车及焦侧拦焦车:?可能发生的事故: 挤伤 刮伤 压伤?预防: 通过轨道时,一定要确认好车的位置,车停止走行的时候方可通过。

禁止在轨道上车停止走行的时候方可通过。

禁止在轨道上休息。

?2、1#炉南端、2#炉北端人行梯:?可能发生的事故:摔伤?预防:行走时要扶好把手,精力集中,以免摔伤。

第五节:桥式吊车及栈桥区域危险源点及控制?1、1#---2#桥式吊车大小车轮:?可能发生的事故:①刮伤②挤伤?预防:(1)严禁在栈桥上随意走动,休息,打闹。

?(2)严禁在小车轨道上横跨跳跃,车辆维修时?(2)严禁在小车轨道上横跨跳跃,车辆维修时与维修人员做好沟通?2、1#---2#桥式吊车抓斗:?可能发生的事故:①起重伤害②高中坠落?预防:(1)抓斗作业时操作人员多注意观察,抓斗下面严禁站人,避免对车辆的损伤,不冒险作业。

(2)按时检查抓斗的制动系统和钢丝绳是否完好?3、1#---2#桥式吊车人行走梯?可能发生的事故:摔伤?预防:行走时要扶好护栏,下雪天更为注意,以免摔伤?4、1#---2#桥式吊车电气设备及滑线?4、1#---2#桥式吊车电气设备及滑线?可能发生的事故:触电?预防:不要随意触碰电气设备和线路,劳保着装要齐全,雷雨天气尽量避免作业。

线路设备发生异常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请勿擅自检查触碰,以免发生事故或影响生产。

第六节:安全色?安全色就是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

备的意思。

?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色: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第七节: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我们这个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一旦被我们吸入,就有可能造成一些疾病。

尘肺就是最常见的一种。

?一、引发尘肺的主要因素?(1)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含量有关。

?(2)粉尘的粒径和性质有关。

?(2)粉尘的粒径和性质有关。

?(3)接触粉尘的时间有关。

?(4)从事的劳动强度有关。

?(5)人体因素和防护有关。

?二、尘肺的预防?(1)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2)湿式作业是一种经济易行的防止粉尘飞扬的有效措施,凡是可以湿式生产的作业均可使用。

?(3)密闭、吸风、除尘。

第八节:事故?所谓的事故就是“意外的变故或灾祸”?概念?分为事故、未遂事故、二次事故?海因里希法则:美国人海因里希对未遂事故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发现,在330起类似的事故中,300深入的研究后发现,在330起类似的事故中,300起事故没有造成伤害,29起引起轻微伤害,1起造成了严重伤害。

即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没有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但是这二类事件的发生并没有严格的顺序,其中严重伤害事故可能在最后一次发生,或在中间阶段发生,也可能一开始就发生,具有偶然性、突发性和危险性,这就是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

?分类:按事故类别?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空坠落10、坍塌11、冒顶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性15、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性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性17、压力容器爆炸性18、其他爆炸性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三、事故的基本特性?1、普遍性2、随机性3、必然性4、因果相关性5、突变性?6、潜伏性7、危害性8可预防性第九节:职工生产安全权利和义务?权利:1、安全保障权2、工伤保险权3、知情权4、建议权?5、批评、检举、控告权6、拒绝违章指挥权和强令冒险作业权强令冒险作业权?7、紧急避险权8、工伤赔偿权?义务:1、遵章守纪,服从管理的义务?2、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3、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4、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第十节: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呼吸防护防护防护防护用品的使用1、任何呼吸防护用品均有其局限性,使用者在使用前对此局限性应有清楚的了解;?2、使用防护用品之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或接受适当的使用培训培训培训培训;接受适当的使用培训培训培训培训;3、使用前应检查检查检查检查呼吸防护用品的完整性、使用性和气密性,符合有关规定才允许使用4、进入有害环境环境环境环境之前,应先戴好呼吸防护用品。

对于密合型布罩,应检查佩戴气密性,确保佩戴正确并气密;5、在有害环境中的作业作业作业作业人员应始终佩戴呼吸防护作用品,必要时,可迅速离开有害作业环境,更换新的呼吸防护用品后再行进入;?检查与保养1、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呼吸防护用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2、使用者不得自行拆卸滤毒罐或过滤盒以更换吸剂或滤料;保管与储存保管与储存保管与储存保管与储存1、呼吸防护用品应按规定置于包装或包装1、呼吸防护用品应按规定置于包装或包装袋内,应避免面罩受压变形。

2、呼吸防护用品应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房间储存;3、呼吸防护用品不能与油、酸、碱或其他腐蚀性物质一起储存;4、应急求援用的呼吸防护用品应处于备用状态,并置于管理、取用方便的地方。

?清洗与消毒清洗与消毒清洗与消毒清洗与消毒1、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后,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清洗和消毒;2、对于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清洗和消毒前应将滤毒罐或过滤盒卸下。

补充说明:请勿晒干补充说明:请勿晒干?其它防护用品:如安全帽、耐高温鞋、耐高温手套,防火服等。

?不在衣帽上乱涂乱画,不允许在作业区坐安全帽,经常清洗防护用品,不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要及时更换。

第十一节:现场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自然灾害有:火灾、水灾、地震等。

?现场作业环境造成的伤害有:煤气中毒、中暑。

?一、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

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

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

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煤气中毒后的症状:一般轻微煤气中毒的症状,如头昏、脑胀、恶心呕吐等。

一般严重煤气中毒的症状,如四肢无力、昏迷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等。

?急救方法:关闭煤气开关; 立即将病人移出中毒处,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解开衣扣,但要注意保暖。

如发现病人呼吸与心跳停止,应迅速实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同时速将病人送医院救治?中暑: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