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万公斤茶叶加工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年产万公斤茶叶加工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扩建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a)项目承担单位:陕西省商南县秦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3年元月,1997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是商南县一家跨行业、多产业的企业集团,所涉及的行业领域有:茶业种植、加工、销售;水泥建材产品生产销售;宾馆餐饮服务;房地产开发;城市燃气供应;生态旅游开发;水电开发和矿产开发等。

企业注册资金1003万元,拥有总资产11418万元,固定资产7748万元,负债总额6047万元,资产负债率58.08%,职工520余人,其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5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8人,管理人员平均年龄40岁。

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市场驾驭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公司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健全,法人运转机制完善,经营管理状况优良。

b)项目实施单位:商南县金丝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商南县秦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组建于2008年4月,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300万元,注册地址是商南县生态科技产业园(商南县城关镇任家沟村),现有职工120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28人。

经营范围包括茶叶种植、加工、销售;黑木耳经营;政策允许的农副产品收购、包装、销售。

公司法人运转机制完善,经营管理状况优良。

本项目乌龙茶和杜仲茶生产技术加工工艺均由商南县茶叶协会负责,该协会精通上述技术和工艺,熟悉项目区建设环境,能熟练安装、调试上述生产设备,并掌握生产机械性能,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

同时,为了提升茶叶品质和档次,项目单位和陕西茶叶产业权威学术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由其负责生产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工作。

商南县金丝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见表1-1。

公司财务状况简表表1-1a)项目承担单位商南县秦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强化内部管理,积极探索适合企业发展壮大的新路子,不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大胆涉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行业、产业新领域,目前,已发展成为商南县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企业,连续多年被市县评为“十佳企业”、“优秀企业”、“先进企业”,并连续荣获陕西省“百强乡镇企业”、“科技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历年来,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b)项目实施单位商南县金丝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立足商南丰富的茶叶资源优势,积极搞好新产品研发,不断提升商南茶品位和档次,所研制产品“秦露”牌金丝系列茶叶产品,一经上市,就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可。

“金丝雾峰”、“金丝翠芽”分别在2008、2009年中国(西安)茶业文化博览会上荣获金奖;“金丝翠芽”在2009年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获“优质茶”称号。

2008年,公司被陕西省农机管理局命名为“茶叶连续化清洁化生产技术示范项目”。

2009年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评为“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优胜单位。

2010年,被商南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市场范围已辐射到商洛各县、西安地区、南阳地区及湖北十堰周边县区,产品渠道基本形成,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

目前,已成为商洛极具影响力的茶叶企业。

1.2立项的必要性及条件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其消费量仅次于水,是世界上消费人数最多的饮料。

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

从2000年起,我国茶叶进入大力发展的快车道,茶叶产业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茶叶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茶叶产销连续5年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

商南县地处陕西省东南端三省八县结合部,已有47年的茶叶发展史,到2008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4万亩,分布于全县14个乡镇,116个行政村,成为全国西部最北端新兴茶区,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中国茶叶之乡”,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茶叶优势产区和重点生产县。

商南县委、县政府将茶产业作为振兴商南经济头号主导产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计划通过茶产业的发展,干茶产量达到300万公斤,产值达到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1700元,并明确提出了实施“茶树良种化、品质生态化、产品名牌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的发展目标。

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变商南茶业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的现状,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发展,市场空间极大。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产茶叶10万公斤。

a)技术和装备本扩建项目所引进的加工设备技术成熟,工艺先进,是目前国内茶叶加工生产所普遍使用的工艺设备。

b)新产品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性能、价格、商誉等商南县已有40余年茶叶生产历史,商南县茶叶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拥有一直专业研发队伍,新产品研发能力极强;同时,企业技术支持单位是陕西茶叶产业领域技术权威,具有丰富的制茶经验,项目新产品研发具有强大的技术团队支持,完全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实现较好收益,维护商南茶地域品牌声誉。

商南县目前茶叶生产企业规模较大的是茶叶联营公司,年产量约20万公斤,高档茶占10%,主要销往西安、重庆、兰州等城市和地区,在2000元-2500元/公斤,低档茶主要销往本市各区县。

但由于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属国有企业,管理上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模式,体制和机制不活,企业缺乏市场竟争力。

项目单位金丝茶叶公司2008年新上茶叶生产项目,主要产品“金丝翠芽”、“金丝雾峰”、“金丝绿茶”一经上市,受到消费者广泛亲睐。

金丝茶业公司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市场化运作,项目产品设计生产规模是茶叶联营公司的3倍,在县域中的龙头位置趋势明显。

除此之外,商南尚有初制加工厂30余家,产品主要以低档茶生产为主,产量约在20万公斤左右。

商洛市产茶区域除商南外,镇安县和山阳县也生产茶叶,产量分别为9万公斤和5万公斤。

通过调查,商洛区域内生产的茶叶目前主要满足于区域内的消费需求,部分高档茶叶销往西安、重庆、兰州等城市。

中低档茶消费以个人消费为主,高档茶消费以礼品消费为主,因此,大力发展商南茶产业,前景非常乐观。

项目建成达产期可销售茶叶10万公斤,达产期可实现销售收入2750万元。

年可实现税金及附加182万元。

计算期项目年均利润总额为490万元。

静态计算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3.2年。

设定折现率为8%,经计算税后财务净现值为570.5万元,税收财务净现值为728.66万元。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3.82%,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2.25%。

动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3.6年。

a)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扩大茶园面积,稳定茶叶产业基础,促进农业产业合理布局,将使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有力调整,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b)有利于突出本地农业产业特色,以现代农业科学种植加工为手段,调整优化茶类结构,形成以生产优质绿茶为主、生态茶类兼顾的产业发展模式。

c)有利于名优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培育和发展,和多元化产品开发,增强项目区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

d)有利于自然生态保护,充分做到产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做到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利用。

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项目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与非项目区比较,除了农民种植茶叶带来的收益外,项目还带动了旅游、劳务、运输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同时,还可为地方新增纳税180余万元。

项目建成可直接提供107余人就业机会,年支付工资福利150万元左右。

该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高商南茶叶的知名度,扩大商南茶的社会影响,提高商南茶叶品质和质量,使“中国茶叶之乡”——商南在茶叶领域成为有影响品牌,跻身于陕西乃至全国茶叶产业领先行列。

同时,项目建设能够促进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项目实施后,可新增带动茶农2000户6000人,通过采摘交售自产鲜叶的方式,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同时,可带动代理收购农户每公斤鲜叶增收5-10元左右。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章项目规划设计2.1建设标准由于茶叶鲜叶不便长途运输,因而在茶叶基地建3个茶叶初制加工厂,按照清洁化茶叶生产标准建设乌龙茶、杜仲保健茶生产线各一条。

2.2建设规模a)茶叶加工厂:在商南县生态科技产业园该公司原厂区扩建茶叶加工厂,扩建总建筑面积5900m2,购置乌龙茶生产线、杜仲保健茶生产线各一条。

b)初制加工厂,在富水、试马、过凤楼等三个茶叶基地建3个初加工厂,每个建厂房500m2,购置初加工设备1套。

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达年新增年产茶叶10万公斤。

2.3建设任务和建设内容a)茶叶初制加工厂分别在富水、试马、过风楼三乡镇各建一个茶叶初制加工厂,每厂建厂房500㎡,购置茶叶初制加工生产线各一条。

b)建设10万斤茶业加工生产线在县城生态科技产业园区(金丝茶业公司厂区)扩建车间、库房等设施,购置乌龙茶和杜仲保健茶加工生产线各一条。

形成年加工生产乌龙茶5万公斤、杜仲保建茶5万公斤。

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表2-1设备清单乌龙茶设备按照年产5万斤规模配置,主要设备见下表:乌龙茶生产设备表表2-2杜仲保健茶设备按照年产5万斤规模配置,主要设备见下表:杜仲保健茶生产设备表表2-3通过广泛市场考察后,直接向上述设备生产厂家采购。

2.3.3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辐射带动农民增收项目建成实施后,实行以项目建设单位为龙头,以商南县茶叶协会为纽带,以基地农户为基础的“龙头+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负责茶园生产管理,协会提供技术服务,项目建设单位负责鲜叶收购、茶叶加工与销售,项目公司与农户以合同方式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依照“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谋发展、自负盈亏”的原则,统一生产方式,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产品销售,确保农民增收。

项目建成后,可直接提供107余人就业机会,年支付工资福利150万元左右;新增带动茶农2000户6000人,通过采摘交售自产鲜叶的方式,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可带动代理收购农户每公斤鲜叶增收5-10元左右;同时,还可带动社会运输力量运送茶叶鲜叶增收。

2.4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总工期12个月。

2010年12月完成项目的初步设计,2011年2月份正式动工,2011年底项目全部投入经营。

项目工程实施进度示意表表2-2第三章项目投资3.1投资估算3.1.1 项目总投资该扩建项目总投资1486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62万元,流动资金524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962万元a)土建工程---茶叶加工厂:初制加工车间、精制加工车间、库房、行政福利工程、总图运输工程等需投资413万元。

b)设备购置---茶叶加工厂:乌龙茶生产线设备需投资125万元,杜仲茶生产线设备需投资148万元。

---初制加工厂:每厂购置初制加工设备1套,51.9万元/套,3个基地初制厂共需投资155.7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