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次函数压轴题PPT
∴ 点 F 到 AC 的距离为 9 × = , 4
又∵ AC=
=3 ,
∴ △ ACE 的最大面积=×3 × = ,此时 E 点坐标为( 5 ,﹣ 3 ).
24
9
7、(2013•曲靖压轴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y=x+4 与坐标轴分别交 于 A、B 两点,过 A、B 两点的抛物线为 y=﹣x2+bx+c.点 D 为线段 AB 上一动点,过 点 D 作 CD⊥x 轴于点 C,交抛物线于点 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 DE=4 时,求四边形 CAEB 的面积. (3)连接 BE,是否存在点 D,使得△ DBE 和△ DAC 相似?若存在,求此点 D 坐标;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得
,
所以,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x﹣1,
∵ y=x2﹣4x+3=(x﹣2)2﹣1,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2,
当 x=2 时,y=2﹣1=1,
∴ 抛物线对称轴上存在点 D(2,1),使△ BCD 的周长最小;
8
(3)如图,设过点 E 与直线 AC 平行线的直线为 y=x+m,联立, 消掉 y 得,x2﹣5x+3﹣m=0, △ =(﹣5)2﹣4×1×(3﹣m)=0,
7
解:(1)∵ 抛物线 y=ax2+bx+3 经过点 A(1,0),点 C(4,3),
∴
,解得
,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2﹣4x+3;
(2)∵ 点 A、B 关于对称轴对称, ∴ 点 D 为 AC 与对称轴的交点时△ BCD 的周长最小, 设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kx+b(k≠0),则,
S 四边形 CAEB=S△ ACE+S 梯形 OCEB﹣S△ BCO= ×2×6+ (6+4)×2﹣ ×2×4=12.
11
(3)设点 C 坐标为(m,0)(m<0),则 OC=﹣m,CD=AC=4+m,BD= OC=﹣ m, 则 D(m,4+m).
∵ △ A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BE 和△ DAC 相似 ∴ △ DBE 必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i)若∠ BED=90°,则 BE=DE, ∵ BE=OC=﹣m, ∴ DE=BE=﹣m,X Kb1. Co m ∴ CE=4+m﹣m=4, ∴ E(m,4). ∵ 点 E 在抛物线 y=﹣x2﹣3x+4 上, ∴ 4=﹣m2﹣3m+4,解得 m=0(不合题意,舍去)或 m=﹣3, ∴ D(﹣3,1); ii)若∠ EBD=90°,则 BE=BD=﹣ m,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EBD 中,DE= BD=﹣2m, ∴ CE=4+m﹣2m=4﹣m, ∴ E(m,4﹣m). ∵ 点 E 在抛物线 y=﹣x2﹣3x+4 上, ∴ 4﹣m=﹣m2﹣3m+4,解得 m=0(不合题意,舍去)或 m=﹣2, ∴ D(﹣2,2). 综上所述,存在点 D,使得△ DBE 和△ DAC 相似,点 D 的坐标为(﹣3,1)或(﹣2,122).
∴ 存在第四象限的点 Q( ,﹣ ),使得△ QOC 中 OC 边上的高 h 有最大值,
此时△ =192﹣4×2×(30﹣2b)=0 解得 b=﹣ ,
∴ 过点 Q 与 OC 平行的直线解析式为 y=x﹣ ,
18
令 y=0,则 x﹣ =0,解得 x= ,
设直线与 x 轴的交点为 E,则 E( ,0),
∴ N1(2,0),N2(6,0); ②当点 M 在 x 轴下方时,如答图 2 所示:
过点 D 作 DQ⊥x 轴于点 Q,过点 M 作 MP⊥x 轴于点 P,可得△ ADQ≌ △ NMP, ∴ MP=DQ= ,NP=AQ=3,
将 yM=﹣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 =﹣ x2+3x,
解得:xM=2﹣ 或 xM=2+ , ∴ xN=xM﹣3=﹣ ﹣1 或 ﹣1, ∴ N3(﹣ ﹣1,0),N4( ﹣1,0).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 N 有四个:N1(2,0),N2(6,0),N3(﹣
y
O
A
C
B
x
13
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a x 1 x 5,则 5a 5
2 a 1 ,
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1 x2 2x 5 . (2)由题意知,点 A 关于抛物2线对称轴的2对称点为点 B,连接 BC 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 P,
则 P 点 即为所求.设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kx b ,
16
解:(1)抛物线 y1=x2﹣1 向右平移 4 个单位的顶点坐标为(4,﹣1), 所以,抛物线 y2的解析式为 y2=(x﹣4)2﹣1;
(2)x=0 时,y=﹣1, y=0 时,x2﹣1=0,解得 x1=1,x2=﹣1, 所以,点 A(1,0),B(0,﹣1), ∴ ∠ OBA=45°,
联立
,解得 , ∴ 点 C 的坐标为(2,3),
过点 C 作 CD⊥x 轴于 D,根据勾股定理,OC=
则 sin∠ COD= = ,
解得 h 最大=
×=
.
=,
19
11、(2013•广安压轴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抛物线 y=ax2+bx+c 经过 A、B、 C 三点,已知点 A(﹣3,0),B(0,3),C(1,0).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 P 是直线 AB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 A、B 重合),过点 P 作 x 轴的垂 线,垂足为 F,交直线 AB 于点 E,作 PD⊥AB 于点 D. ①动点 P 在什么位置时,△ PDE 的周长最大,求出此时 P 点的坐标; ②连接 PA,以 AP 为边作图示一侧的正方形 APMN,随着点 P 的运动,正方形的大小、位 置也随之改变.当顶点 M 或 N 恰好落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时,求出对应的 P 点的坐标.(结 果保留根号)
(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 y2 的解析式; (2)若点 P 是 x 轴上一动点,且满足∠ CPA=∠ OBA,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 P 点坐标; (3)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 y2上,是否存在点 Q,使得△ QOC 中 OC 边上的高 h 有最大值? 若存在,请求出点 Q 的坐标及 h 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0
解:(1)在直线解析式 y=x+4 中,令 x=0,得 y=4;令 y=0,得 x=﹣4, ∴ A(﹣4,0),B(0,4). ∵ 点 A(﹣4,0),B(0,4)在抛物线 y=﹣x2+bx+c 上,
∴
,
解得:b=﹣3,c=4,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3x+4.
(2)设点 C 坐标为(m,0)(m<0),则 OC=﹣m,AC=4+m. ∵ OA=OB=4,∴ ∠ BAC=45°, ∴ △ A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D=AC=4+m, ∴ CE=CD+DE=4+m+4=8+m, ∴ 点 E 坐标为(m,8+m). ∵ 点 E 在抛物线 y=﹣x2﹣3x+4 上, ∴ 8+m=﹣m2﹣3m+4,解得 m=﹣2. ∴ C(﹣2,0),AC=OC=2,CE=6,
即 m=﹣ 时,点 E 到 AC 的距离最大,△ ACE 的面积最大,此时 x= 5 ,y=﹣ 3 ,
2
4
∴ 点 E 的坐标为( 5 ,﹣ 3 ), 24
设过点 E 的直线与 x 轴交点为 F,则 F( ,0),∴ AF= ﹣1= 9 , 4
∵ 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x﹣1,
∴ ∠ CAB=45°,
,解得:
,
故直线 AC 解析式为 y=﹣ x+3,
与抛物线解析式联立解得:
或
,
则点 D 坐标为(1, );
5
(3)存在,分两种情况考虑: ①当点 M 在 x 轴上方时,如答图 1 所示: 四边形 ADMN 为平行四边形,DM∥ AN,DM=AN, 由对称性得到 M(3, ),即 DM=2,故 AN=2,
x
14
(3)存在
(i)当存在的点 N 在 x 轴的下方时,如图所示,∵四边形 ACNM 是平行四边形,∴CN∥x 轴,∴点 C 与点 N
关于对称轴 x=2 对称,∵C 点的坐标为 (0, 5) ,∴点 N 的坐标为 (4, 5).
2
2
(II)当存在的点 N ' 在 x 轴上方时,如图所示,作 N 'H x 轴于点 H,∵四边形 ACM 'N ' 是平行四边形,
y
5k b 0,
由题意,得
b
5 2
.
解得
k
1 2,Biblioteka b5 2.
AO C
M BH
P
N
∴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1 x 5 . 22
∵抛物线 y 1 x2 2x 5 的对称轴是 x 2 ,∴当 x 2 时, y 1 x 5 3 .
2
2
22 2
∴点 P 的坐标是 (2, 3) . 2
∴ AC M 'N ',N 'M 'H CAO ,
∴Rt△CAO ≌Rt△ N 'M 'H ,∴ N 'H OC .
∵点 C 的坐标为 (0, 5), N 'H 5 ,即 N 点的纵坐标为 5 ,
2
2
2
∴ 1 x2 2x 5 5 , 即 x2 4x 10 0
2
22
解得 x1 2 14, x2 2 14.
∵ ∠ CPA=∠ OBA,∴ 点 P 在点 A 的左边时,坐标为(﹣1,0), 在点 A 的右边时,坐标为(5,0), 所以,点 P 的坐标为(﹣1,0)或(5,0);
17
(3)存在.∵ 点 C(2,3),∴ 直线 OC 的解析式为 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