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江 苏 省 职 业 学 校 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
( 2010 — 2011学年 第 二 学期)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学校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 教案设计说明
实训篇六——轴类零件的加工 本节教学内容属于数控加工基础实训篇课题6的教学内容;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材要求将本节教学内容设计成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四个教学课题。
课题名称 课 时 课题一 外圆轮廓的粗精加工 4 课题二 车外沟槽 2 课题三 车外螺纹 2 课题四 阶段性综合训练 4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通过创设情景、展示图片、模拟仿真(让学生感知加工的正确性)、通过教师的正确示范、学生的模拟、最后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积极参与,体验理实一体课程的乐趣;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相互交流、表述特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通过学生及时对自己加工工件进行自评、互评、老师点评,不仅能够了解自己实训中的不足,也为指导教师改进实训教学提供了依据;最后通过及时练习、自主小结、独立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教学力求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认真观察、比较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大胆表述,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课题名称 实训篇六——轴类零件加工 课题序号 课题1——轴外圆加工 授课日期 第12周 2011年5月11日至 2011年 5月13日 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 10数控 授课班级人数 30
教学目的与
要 求
1、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2、能根据零件图正确编制外圆、圆弧加工程序,并学会必要的尺寸计算; 3、掌握车削外圆对刀、进刀方法; 4、能正确的装夹毛坯、刀具。
重点与难点 1、合理的选择进刀路线; 2、正确的装夹毛坯; 3、刀具的选择; 4、能对加工质量进行分析和处理。
示范内容 1、多媒体软件仿真示范; 2、车床上的实际操作示范。
巡回重点及 注意事项 1、教师巡视;(巡视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2、对于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实习课题图 或操作工序 安排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实习课日安排(分课题操作教学安排) 实习课题 课题1——轴外圆加工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数 4 教学目的 与 任 务 1、能根据零件图正确编制圆弧的加工程序,并学会必要的尺寸计算; 2、能用合理的方法控制圆弧的尺寸精度。 教 学 程 序
组织教学 设备(材料准备) 学生出勤情况 文明生产指导
备料7045 材料 综合评价记录表进行点名 班前教育
讲 解 与 示 范
工 艺 规 程 操 作 要 领
1、操作规范性讲解 2、加工工艺的讲解 1、对刀的示范 2、质量控制的示范
学 生 实 习 操 作 指 导
一、班前教育(提前2分钟) 1、主要检查学生的工作服装、护目镜佩戴、女同学帽子佩戴等情况 2、强调数控车床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 二、项目分析引入任务 1、识读零件图(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零件情况 2、工艺分析(20分钟) 注:(1)分小组讨论发放学习任务书 (2)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填写学习任务书 3、展示加工过程(8分钟) 注:(1)教师用仿真软件进行加工模拟。 (2)学生观察思考、感知正确的加工程序、加工过程。 三、教师演示、学生模仿 1、教师上机床进行加工演示(10分钟) 注:教师正确示范、学生现场获取信息、强调加工注意事项并强化安全操作意识。 2、学生模仿老师加工(15分钟)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巡 回 指 导
四、学生实操训练、巡回指导(90分钟) 1、教师巡视 2、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意图:1、通过完成训练项目,让学生“会” 加工轴的外圆;从而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 2、让学生在操作训练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结 束 指 导
五、自评、互评、交流讨论、分析总结(20分钟) 注:1、教师发放自评、互评表; 2、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讨论、提出困惑并填写自评、互评表; 3、教师:启发、提示、点评。
布 置 作 业
六、知识拓展(5分钟) 图形中圆弧超过180°该进行怎样的调整?
七、课题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 P172 题9-3 图9-6 外圆的车削加工 整 理 现 场 及 设 备 保 养
1、卸下工件、刀具并对自己加工的工件进行编号; 2、整理机床铁屑、给机床导轨润滑、机床可润滑部分进行注油润滑; 3、收拾投影仪多媒体、整理车间桌椅板凳。
教 学 后 记 及 改 进 措 施
1、加工过程中提醒学生可适时的调整修调开关,提高加工质量。 2、根据零件圆弧加工的情况,提醒学生正确选择G02\G03指令。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课题名称 实训篇六——轴类零件加工 课题序号 课题4——阶段性综合训练 授课日期 第14周 2011年5月25 日 至 2011年5月27日 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 10数控 授课班级人数 30
教学目的与
要 求
1、能根据零件图连贯的编出整个零件程序。
2、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3、合理采用加工技巧保证零件加工精度。 4、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重点与难点 1、轴类综合零件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的能力。 2、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3、合理采用加工技巧保证零件加工精度。
示范内容 1、多媒体软件仿真示范; 2、车床上的实际操作示范。
巡回重点及 注意事项 1、教师巡视;(巡视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2、对于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实习课题图 或操作工序 安排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实习课日安排(分课题操作教学安排) 实习课题 课题1——阶段性综合加工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数 4 教学目的 与 任 务 1、能根据零件图正确编制整个工件的加工程序; 2、能用合理的方法控制螺纹加工的精度。 教 学 程 序
组织教学 设备(材料准备) 学生出勤情况 文明生产指导
备料7045 材料 综合评价记录表进行点名 班前教育
讲 解 与 示 范
工 艺 规 程 操 作 要 领
1、工艺分析 2、发放学习任务书 1、切槽退刀示范 2、螺纹进刀和退刀的示范
学 生 实 习 操 作 指 导
一、班前教育(提前2分钟) 1、主要检查学生的工作服装、护目镜佩戴、女同学帽子佩戴等情况 2、强调数控车床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 二、项目分析引入任务 1、识读零件图(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零件情况 2、工艺分析(20分钟) 注:(1)分小组讨论发放学习任务书 (2)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填写学习任务书 3、展示加工过程(8分钟) 注:(1)教师用仿真软件进行加工模拟。 (2)学生观察思考、感知正确的加工程序、加工过程。 三、教师演示、学生模仿 1、教师上机床进行加工演示(10分钟) 注:教师正确示范、学生现场获取信息、强调加工注意事项并强化安全操作意识。 2、学生模仿老师加工(15分钟)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巡 回 指 导
四、学生实操训练、巡回指导(90分钟) 1、教师巡视 2、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意图:1、通过完成训练项目,让学生“会” 加工轴的外圆;从而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 2、让学生在操作训练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结 束 指 导
五、自评、互评、交流讨论、分析总结(20分钟) 注:1、教师发放自评、互评表; 2、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讨论、提出困惑并填写自评、互评表; 3、教师:启发、提示、点评。
布 置 作 业
六、知识拓展(5分钟) 图形中单线螺纹改成双线螺纹怎么样加工?
七、课题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 P172 题9-3 图9-6 编制全部程序、进行工艺分析 整 理 现 场 及 设 备 保 养
1、卸下工件、刀具; 2、整理机床铁屑、给机床导轨润滑、机床可润滑部分进行注油润滑; 3、收拾投影仪多媒体、整理车间桌椅板凳。
教 学 后 记 及 改 进 措 施
1、提醒学生注意加工螺纹退刀槽后,退刀的方式,避免碰撞。 2、根据编程零点,提醒注意合理选择螺纹切入点和退出点的位置。 3、提醒学生换刀时,注意换刀点位置,避免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