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


第五章 频域法
重点习题与题型
• 题型1:典型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的绘制 • 题型2:最小相位系统的渐近对数幅频特性和系统开环传递函数间的关系 • 题型3:应用Nyquist 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L()/dB 40 30 20 -40 0 0 20 -20
5 0 0.1 1 2 3 4
思考题:图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
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 量。试绘制系统方框图,并说明系统的工作原理。
水温调节系统工作原理图
水温调节系统方框图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教学内容
• • • • 自动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的建立; 拉氏变换及反变换; 系统传递函数模型; 系统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教学要求
• 熟练掌握:一阶、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Routh稳定判据。 • 掌握:稳态误差的求取。 • 了解: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教学重点内容
• 系统稳定性及动态、静态的基本概念; • 一阶及二阶系统参数与动态性能指标间的关系与计算; • 如何运用劳斯稳定判据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需掌握的知识点 • 一阶系统 C ( s) 1 ( s) R( s) Ts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 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的任务 •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 自动控制系统校正及设计基本方法,全面培养学生分析系统、 设计系统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站在系统 的、全局的高度来思考。
100 -60 /(rad/s)
第六章 控制系统综合
教学内容
• 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 • 串联校正,并联校正,PID控制方法。
使系统稳定的参数范围:
典型题型4:综合题
第四章 根轨迹法
教学内容 •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 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 借助计算机工具绘制自动控制系统的根轨迹; • 利用根轨迹来分析系统的性能。 教学要求 • 熟练掌握:根轨迹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绘制法则; • 掌握: 利用根轨迹来分析系统性能; • 了解:运用计算机工具来绘制系统根轨迹。
分析 时域法
控制系统建模 根轨迹法 频域法 综合 性能指标
控制系统的 一般概念
课程的体系结构
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教学内容
• • • • 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环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教学要求
• 熟练掌握:开环与闭环的概念、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概念。 • 了解:相关的工程应用实例。
anc( n) an1c( n1) ... a1c a0c bm r ( m) bm1r ( m1) ... b1r b0r(t )
C ( s ) bm s m bm 1 s m 1 ... b1 s b0 G( s ) n n 1 R( s ) an s an1 s ... a1 s a0
教学重点
• 开环和闭环的概念; • 负反馈工作原理。
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教学方法与设计
• 结合实例,引出教学知识点(比如对开环、闭环等概念); • 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均辅以例题,达到加深概念的理解,掌 握基本原理的目的。
重点习题及其题型
• 类型1:根据系统的工作原理图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系统的组成并绘 制出相应的系统框图; • 类型2:负反馈工作原理的运用。
Xc A( ) W ( j ) Xr
( ) W ( j )
• 频率特性的求取(只要求掌握解析法) 解析方法
1)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W(s) 2)令s = j 3)得到W(j) 4)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频率特性的表示
幅相频率特性图(Nyquist图) 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伯德图)
一阶系统只有一个特征参数T。在一定输入作用下,系统响应由时 间常数T唯一确定。 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主要是调节时间。T越小,系统的快速性越好。
二阶系统(重点)
2 n G( s ) 2 • 闭环传递函数为: (s) 2 1 G(s) s 2 n s n
典型二阶系统在欠阻尼下的性能指标及其与系统参 数的关系
%e


1 2
100%
4 , 当Δ 2时 n ts 3 , 当Δ 5时 n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的定义 稳定的充要条件 系统的闭环极点均位于s平面的左半平面。 稳定的判据-劳斯稳定判据的应用
稳态误差 给定稳态误差和扰动稳态误差; 系统的稳态误差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及输入信号; 控制系统的型和稳态误差的关系。
第五章 频域法
教学重点
•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开环对数渐近幅频特性的绘制) • 用频率法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 系统暂态特性和频率特性之间的关系。
需掌握的知识点
•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输出的稳态分量与输入的复数比,称 为系统的频率特性
X c ( j ) W ( j ) A( )e j ( ) X r ( j )
R(s)
-
G6 G2
-
G1 G7
-
G3 G5
A
G4
C(s)
如何应用系统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准则,求取系统的 闭环传递函数?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教学内容
• • • • • 单位阶跃响应与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Routh稳定判据; 稳态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 典型题型2:利用稳定判据,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例1: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直接应用劳斯稳定判据来判别。
a 3 s 3 a 2 s 2 a1 s a 0 0
例2:已知系统的动态结构图,要求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Rs

Kg s(s 3)(s 10)
C s
例3:利用稳定判据,分析系统参数的稳定域。
R(s) _
K s( s 1)
C(s)
• 例2:给出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如何来确定系统的闭 环传递函数
e
/ 1 2
=0.25,计算得ξ=0.4 =2,计算得
tp

1 2 n
n
1.7
2 n s 2 2 n s 2 n
(s)
2.9 s 2 1.36 s 2.9
j
d) -2.4824
e) -3.4725
-4
-3
பைடு நூலகம்
-2
-1
-0.5
0
1

第五章 频域法
教学内容
• • • • •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与频率特性的几种表示方法;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 用频率法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暂态特性和开环频率特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求
• 熟练掌握: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 掌握:借助计算机工具绘制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用频率法分析控制系统 的稳定性,系统暂态特性和开环频率特性之间的关系。 • 了解:相关工程应用实例的频域分析。
典型题型3:劳斯稳定判据的应用 例:已知系统结构图,判定其稳定性。
K * (1 2 s ) 解 G( s ) 2 s ( s 2)(s 5)
K K * 10 v2 D( s) s 4 7s 3 10s 2 2K * s K * 0
解法
运用Routh判据
s 2T j s 1)
K-增益
• 类型2:已知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会熟练求取系统的闭环传递 函数。 D(s) R(s) Y(s) E(s) U(s) Gc(s) G o(s) H(s)
(1) 如何运用反馈公式求 Y ( s ) E( s ) E( s ) Y ( s ) U ( s ) , , , , R( s ) R( s ) D( s ) D( s ) R( s )
课程的基本要求
深刻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区分开环与闭环控制系 统; 能够熟练建立系统的传递函数数学模型,掌握系统复杂动态 结构图的化简,了解机电系统的微分方程的建立; 理解系统时域分析的基本概念,熟练求解一阶和二阶系统的 响应,深刻理解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掌握Routh稳定性判 据的基本思想,掌握系统的稳态误差的求解; 深刻理解频率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绘制 方法,重点掌握系统暂态特性和开环频率特性的关系; 掌握典型系统根轨迹的绘制原则; 理解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能够利用计算机工具实现系 统的串联校正、并联校正,基本掌握PID控制方法。
对于参考输入,系统型 对应 Gk (s) K (τ i s 1 ) s ν (Tj s 1 )
j1 i 1 n- ν m
中的积分环节数。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典型题型与习题 • 典型题型1: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问题
例 1一位置随动系统, K= 4。求①该系统的阻尼比、自 然振荡角频率和单位阶跃响应;②系统的峰值时间、调 节时间和超调量;③若要求阻尼比等于0.707,应怎样改 变系统放大系数K值。
频率特性的绘制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 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间 的对应关系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如果开环是稳定的,那么闭环稳定的条件是:当由 时,Wk(j) 的轨迹不包围(-1,j0)点。 如果开环是不稳定的,那么闭环稳定的条件是:当 由- 时,Wk(j) 的轨迹应该逆时针绕(-1,j0) 点N = P圈。 稳定裕量(幅值裕量与相位裕量)-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