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水土保持区划前言:水土保持区划是自然特点、水土流失类型、水土保持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划分与合并的研究。
在继承前人水土保持区划研究和我国各种区划工作与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水土保持区划的目的、任务和特点。
通过研究,中国水土保持区划的目的是通过开展水土保持区划和建立区划信息系统,揭示不同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特点,为区域资源水土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一、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龙口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隶属于烟台市。
东经120°13′~120°44′,北纬37°27′~37°47′。
东与蓬莱市毗邻,南与栖霞市、招远市接壤,西、北濒渤海,隔海与天津、大连相望,是环渤海经济带上一个璀璨的明珠。
东西最大横距46.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7.43公里,海岸线长68.38公里,全市总面积893.82平方公里。
2、地质地貌龙口市处胶东低山丘陵北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台阶式下降,东南部多低山丘陵,西北部为滨海平原。
市域状若枫叶。
全市地貌形态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三种类型:境内东南部为低山区,面积计155.6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7.47%,共有大小山头311座,其中海拔600米以上的9座,500~599米的6座,400~499米的8座;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低山北缘,属构造侵蚀和构造剥蚀类型,由于长期风化侵蚀,山顶呈浑圆状,山坡平缓,沟谷浅而宽,呈“U”字形,沟谷内冲洪积物发育,土层较厚,面积281.1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1.56%;平原根据成因及地貌特点,可分为山间河谷冲积平原、山前冲积平原和滨海堆积平原三种类型,总面积为454.0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0.97%。
3、水文气象龙口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与邻县、市多以山的分水岭为界,故境内河流皆源于东、南部山区,曲折西北行,共有大小23条河流,主要河流有黄水河、泳汶河、南栾河、龙口河、北马南河、八里沙河,均为季节性河流。
除黄水河、八里沙河外,其余河流皆为境内河流,属季风雨源型。
龙口市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17℃,平均年降水量590.4mm,四季分明,季风进退明显,湿热同季。
因受海洋影响,气温适中,光照充足。
年降水量的75%以上集中在5-9月。
年无霜期190天。
4、土壤龙口市有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4个土类。
棕壤类,广泛分布在全市各地,占总面积的63.3%;褐土类,与棕壤呈复区存在,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占总面积的9.4%;潮土类,主要分布在河谷两岸和滨海滩地,占总面积的23.1%;砂姜黑土类,主要分布在龙口开发区、龙港街道、北马镇现代洼地的边缘上,占总面积的4.2%。
5、植被自然植被分为森林、灌丛、草灌丛、滨海草甸和砂生、盐生、沼生和水生植物8个类型。
森林植被包括赤松林、黑松林、麻栎林、日本落叶松林、籽椴林、刺槐林、枫杨赤杨林、杨树林和竹林9个种类。
灌丛植被包括栎类、胡枝子、杜鹃灌丛,鹅儿枥灌丛,坚桦白檀灌丛,杜鹃灌丛,牛奶子灌丛,胡枝子灌丛,绣菊灌丛,紫穗槐灌丛,柽柳灌丛9个类型。
草灌丛植被包括山槐、荆条线、黄背草群落,胡枝子、金茅、羊胡草群落,酸枣、百里香、黄背草群落3个类型。
滨海草甸植被包括獐茅草甸、杂草草甸和白茅草甸3个类型。
盐生植被包括盐地碱蓬群落和盐角草群落2个类型。
砂生植被包括砂钻苔草群落、单叶蔓荆群落和北沙参群落3个类型。
水生和沼生植被包括芦苇群落和菖蒲群落2个类型。
6、主要河流特征和现状黄水河是我市最大的河流,纵贯市内东部,发源于栖霞市猪山、狼山顶、十字坡,进入我市流经石良、七甲、兰高、诸由观入渤海。
干流总长55公里,我市内长32公里,属常年河。
其主要支流有绛水河、丛林寺河、鸦鹊河、荆家河、凉水河、黄城集河、莱茵河、东营河、黑山河。
1959年,在黄水河上游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库——王屋水库,可灌溉良田10万亩。
黄水河水量四季分配不均,丰枯差异较大。
过去,每逢汛期河堤决口,良田受淹。
1974年,黄县县委决定根治水患,组织力量建成涵洞,筑起坚固河堤,裁弯取直河道,达到安全排洪。
泳汶河是我市第二大河流,纵贯市境西部,发源于我市与招远市交界处的罗山北麓,流经下丁家、东江、芦头、新嘉、北马、龙港、徐福入渤海。
干流总长36公里,属常年河。
其主要支流有南栾河。
1960年,在上游修建了一座中型水库——北邢家水库,可灌溉良田2万亩。
南栾河位于我市中西部,发源于招远市美秀顶,流经芦头、北马入泳汶河。
全长18公里,我市内长13公里,属季节河。
河中段迟家沟西修建有一座中型水库。
北马南河位于我市西部,发源于招远市石棚南山,进入我市流经北马、开发区入渤海。
全长17公里,我市内长15公里,属季节河。
其支流有河里张家河。
上游建有一座小型水库。
八里沙河位于我市西南部,发源于招远市马格庄东南山,流经北马、开发区入渤海。
全长15公里,我市内长9公里,属季节河。
其支流有安家河。
二、社会经济情况1、乡、村、户数、总人口、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家畜龙口市辖东莱、新嘉、龙港3个街道办事处及北马、诸由观、石良、兰高、七甲、黄山馆、徐福、下丁家、芦头、东江10个镇,633个行政村(居委会)。
目前全市大约共21.4万户,人口6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7万人。
农业劳动力多为妇女和中老年人,家畜多为猪、牛、羊。
2、土地利用类型园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32.137%,建设用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32.131%,林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16.173%,耕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10.133%,未利用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9.426%。
3、生产结构及产值、人均产值、人均收入龙口市2013年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比例为3.5:60.7:35.8,国民生产总值935亿元,人均135605.51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1610元、19089元。
4、水土保持措施全市新增造林面积近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5%。
3条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按期完工,凤凰山垃圾处理场二期扩建加快推进,重点区域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全面加强。
全市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企业分别发展到15家和11家。
5、生活条件城乡规划不断完善,预计城镇化率达到64.3%。
城市组团加速融合。
新区商住开发项目和公共设施加快建设,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新建改建城区道路10条,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5万平方米、管道天然气用户1.4万户、城市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
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已覆盖471个村;省级示范镇增加到2个。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三、水土流失情况1、水土流失面积及分布,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比龙口市靠近山东省两大土壤侵蚀中心之一的鲁东半岛丘陵区侵蚀中心,土壤侵蚀一直较为严重,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土壤侵蚀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龙口市以微度侵蚀的土地所占比例最大,占土地总面积的63.6%,有明显侵蚀的比例合计为36.4%。
有明显侵蚀的土地侵蚀程度又以轻度、中度为主,极强度和剧烈侵蚀所占比例仅为1.5%。
土壤侵蚀强度评价结果侵蚀分级标准面积所占侵蚀模数侵蚀总所占等级t/(km2·a-1) /hm2比例/%t/(km2·a-1) 量/t比例/%微度<500 56830 63.6 125.6 71378.58 .1轻度500~2500 21136 23.7 1024.7 216580.62 4.7中度2500~5000 7175 8 3216.4 234005.42 6.6强度5000~8000 2830 3.2 6017.3 170289.61 9.4极强度8000~15000 835 0.9 9487.5 79220.69 .0剧烈>15000 576 0.6 18520.1 106675.81 2.2合计89382 100 982.5 878150.51 002、土壤侵蚀的类型、数量及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比例龙口市土壤侵蚀类型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工程侵蚀3种类型。
龙口市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年侵蚀量为714180.1t,侵蚀面积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88.5%;风力侵蚀面积较小,只是在沿海地带零布,年侵蚀量为22173.0t,为3种侵蚀中最小,侵蚀面积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2.8%;工程侵蚀主要是由于沿海煤矿和南部山区金矿开采导致的,面积也较小,仅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8.7%,但是其年侵蚀量却高达70418.9t。
3、水土流失程度,径流模数、径流总量、侵蚀模数、侵蚀总量。
龙口市年侵蚀总量为878 150.5 t,其中微度侵蚀等级的侵蚀量占8.1% ,而强度以上侵蚀虽然只占土地总面积的4.7 %,侵蚀量却占到总侵蚀量的40.6%。
龙口市年均侵蚀模数是982.5 t/(hm •a),属于轻度侵蚀区,年侵蚀总量为878150.5t。
4、水土流失成因及评价龙口市靠近山东省两大土壤侵蚀中心之一的鲁东半岛丘陵区侵蚀中心,土壤侵蚀一直较为严重。
龙口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0.4 mm,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2.7% ,降雨集中容易导致水力侵蚀。
又因为低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7.47%,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1.56%,在夏季容易发生面蚀和沟蚀。
沿海部分区域受到海岸侵蚀,水库附近区域有少量的库岸侵蚀。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人为侵蚀中的开发建设项目引起的侵蚀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在低山区和丘陵区还有少量的风蚀。
四、水土保持工作情况1、成绩与经验重点区域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全面加强。
全市新增造林面积近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5%。
3条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按期完工。
对坡度>15%的坡耕地应该进行退耕还林,不宜还林的地区也要进行坡改梯整治,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土壤侵蚀量;对未利用地和裸岩应该尽量进行植树种草,以便增加植被覆盖度,可以起到减少土壤侵蚀的作用;开采矿产资源导致的破环植被和荒弃地是龙口市近年土壤侵蚀加剧的主要原因,需要特别重视,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应该谨慎审批,加强开采过程中的管理和开采后废弃地的植被恢复。
2、存在问题①思想意识不够。
大多数居民都对水土流失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对于水土保持积极性不高。
政府对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工作不够具体和细致,对于造成水土流失的开矿等建设项目没有起到足够的监督作用,即“重开发轻保护”。
②投入有限。
政府对于生态环境的财政投入多为表面工程,真正从防治水土流失这一根本点出发而投入的财政经费及其有限,也缺乏专门的水土保持规划人才指导。
五、水土保持分区1、分区原则①自然规律与社会经济相结合。
区域的划分及相应的建设方向和改造措施的提出,既要考虑社会经济法则,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