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精编高中生物曲线图专题复习总结(经典版)

2014精编高中生物曲线图专题复习总结(经典版)

2014精编高中生物曲线图专题复习总结(经典版) 1 / 5 精编高中生物曲线图专题复习 曲线图 (1)识图:识图的关键是三看(既识标、明点、析线)。 ①看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生物学含义(自变量x轴和函数y轴表示的意义),这是理解题意和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 ②看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终点,转折点,交叉点)所表示了什么生物学意义。 ③看曲线的走势(走向变化趋势是上升,下降,波动变化等)及其含义。 (2)析图 图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殊点,曲线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趋势和走向,分析曲线变化因果关系。联想:通过联想,再现与图像曲线相关的知识点,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 〖析图〗解题策略 1、联想: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找准理论原理。 2、信息转换: 对坐标轴或题干中的信息进行转换,转换成自己较熟悉的形式,类似于“同等变形”。通过信息转换,将自变量(横坐标)与因变量(纵坐标)真正“挂上钩”。 3、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化繁为简: 如果有多条曲线,可能会有多个自变量。可进行“分别分析”(先单独分析其中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再单独分析第二个自变量);最后“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分别分析”时逐一分析每条曲线,或做出必要的“辅助线”。

(1)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O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光合速率达到最大;以后稳定不变。 (3)〖说图〗答题策略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在充分识图、析图基础上扣题作答。 2、运用生物学理论原理,正确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根据曲线的变化情况,将曲线分成若干段,分别叙述,防止缺漏或混为一谈。 4、要用专业术语和专业名词,尽量运用课本上的语句表达,或对课本语句作适当修改后运用。 5、用词要恰当:可从题干中分析要用的词,或根据曲线的变化情况确定要用的词。如: 促进、抑制; 正比、反比(定量,有一具体的斜率) 正相关、负相关(定性,无具体的斜率) 加强、减弱;过强;过快;“逐渐……”等, 对这些词要用心比较,领悟其中的差异。 6、语言简炼、流畅,突出重点和得分点,不拖泥带水。书写工整清晰,不乱涂乱改,无错2014精编高中生物曲线图专题复习总结(经典版) 2 / 5 别字。 (4)用图 识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用图是目的(用图是对学生能力的考验与培养)。 联想:通过联想再现与图像曲线相关的知识点,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 迁移:将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与图像曲线紧密结合,在头脑中构建新的曲线——知识体系。 应用:运用新的曲线——知识体系揭示问题的实质,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5) 构图:文字信息转变成坐标曲线 构建坐标曲线图的原则:抓住“二标一线一名称”。“二标”,即横、纵坐标的表达含义、刻度和单位;“一线”,即曲线的变化走势,特别应抓住曲线的三点:起点、转折点、终点;“一名称”,即要准确命名“坐标曲线图”。 一看坐标轴: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 二看曲线的变化趋势: ①上升(直线上升,逐渐上升)?②下降(直线下降,逐渐下降)? ③还是保持稳定?④先上升后下降?先下降后上升? 三看关键点: ①曲线的起点、终点; ②曲线与横轴的交点、与纵轴的交点、两条曲线相交的交点; ③曲线的顶点、转折点、最低点等。 1、下列甲、乙、丙、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的生物学过程,对其曲线变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B点时若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时不可能为茎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 B.乙图A点时,害虫不存在抗药性个体,而B点时,害虫存在抗药性个体 C.丙图表示肠脂肪酶受pH影响的示意图 D.丁图曲线A点时,人的胰岛A细胞兴奋性增强,胰岛B细胞的兴奋性随后增强 2.下列对有关图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阶段的淋巴细胞内,能进行的生理过程中都有图2a中的①②③ B.图2b能真实反映染色体复制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 C.图2c是某狗的尿液中Na+、K+和尿素浓度变化,其中在a时给该狗注射的某种物质最可能是胰岛素 D.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与氧气浓度变化的关系可由图2d来表示 3. 在淡水池中,若只有金鱼藻生存,则下图曲线中最能代表池水中CO2浓度变化的是

A B C 2014精编高中生物曲线图专题复习总结(经典版)

3 / 5

4、针、阔叶林混交,对马尾松和山毛榉的存有量逐年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行榉存

有量的比值记作Y值,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马尾松与山毛榉存在竞争关 系 B.a、d年份的优势种分别是山毛榉和马尾松 C.根据曲线能推出结论:混交林中的山毛榉比马尾松更适应当地的环境 D.混交后的混交林要比人工单纯林更能抵抗虫害 5.关于下图及其表述的含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a曲线表示玉米离体叶片光下利用14CO2进行光合作用时14C含量变化的情况 B.图b曲线表示酵母菌随氧气浓度增加产生CO2的浓度变化的情况

C.图c曲线表示生态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情况 D.图d曲线表示小鼠由30℃→10℃环境耗氧气量变化情况

6.下图曲线表示农田中Ⅰ昼夜温度变化;Ⅱ光照强度;Ⅲ植物吸收CO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B . 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C .在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 D 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 7.图一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请分别指出图一中表示时间的字母与图二中(1)、(2)、 (3)、 (4)所发生的生理结果相对应的选项是( )

a b c d e Y值

时间 b e a h d c g f CO2 释 放

CO2 吸 收

(1) (2) (3) (4) 叶绿体 线粒体 O2 CO2 叶绿体 线粒体 CO2 O2 叶绿体 线粒体 O2 CO2 CO2 O2 O2 CO2 叶绿体

线粒体 O2 CO2

图一 图二 2014精编高中生物曲线图专题复习总结(经典版) 4 / 5 A. d e f g B. d c b a C. e g a h D. f c b d 8.在群落发展过程中,群落中一些种群兴旺了,一些种群衰落以至 消失了。群落的这种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有规律的 变化称为演替。下图为从温带原始裸地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 变化曲线。它们表示的是 A.I曲线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Ⅱ曲线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重量) B.I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Ⅱ表示草本植物的各类数量 C.I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Ⅱ表示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D.I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Ⅱ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

9.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②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④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动物A和B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现将它们置于某一相对独立的环 境并通过实验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表示A、B在120d(d表示天)内的种群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A作为被捕食者,营养级较低,所含总能量多且个体一般较小,故总个体数较多 B.B的突然增加,A会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而B由于缺乏食物也会减少 C.物种B在第7d时比在第90d时能量传递效率高 D.在实验条件下两者分别在116d和120d后死亡,这种情况在自然条件下也是如此 11.(上海高考题)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下图表示当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X、Y和Z变化时,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光强度的关系。 (1)图中X1、X2、X3的差异是由于某种原因 影响了光合作用的 所导致。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量,由X3增加为X1,最常采取的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是 。 (2)图中Y1、Y2、Y3的差异是由于 影响了光合作用的 所致。 (3)图中Z1、Z2、Z3的差异表现在光合作用中 反应的不同,如果Z因素代表植物生长发育期,则代表幼苗期、营养生长和现蕾开花期的曲线依次是 2014精编高中生物曲线图专题复习总结(经典版) 5 / 5 12.右图是一坐标曲线图,据图回答: (1).若纵坐标代表一个初级消费者种群,横坐标代表时间,那么出现AB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纵坐标代表酶的催化效率,横坐标代表温度,那么B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值表示 。

(3).若纵坐标代表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横坐标代表正常人饭后的时间,从糖代谢的角度考虑,出现BC段的原因是 。 (4).若纵坐标代表植物某一器官的生长情况,横坐标代表生长素浓度的变化,那么,该图反映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 。

曲线图 1---10 BCCBB CBAAD 11.二氧化碳和温度 暗反应 施放干冰,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燃烧柴草)或适当升温 光波长(或光质) 光反应 光反应和暗 Z3、Z2、Z1

12.(1)食物丰富,天敌较少,气候条件适宜 (2)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 (3)C6H12O6

氧化分解;C6H12O6转变成肝糖元、肌糖元、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4)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