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控制技术与方法

控制技术与方法


2)计划评审技术的特点
体现了系统工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科学 性的原理
能够帮助主管人员进行计划,并掌握全局, 找出主要矛盾,抓住关键环节
能够有效的对工作进度进行控制 能够通过网络分析,得出完成计划的多个
可行方案,为选取最优方案创造条件 工程项目越复杂,其优点越显著。
3)计划评审技术的优点
平衡记分卡的四方面指标: 1)财务 2 )顾客 3 )内部过程 4 )学习与成长
18.6 管理审核
管理审核: 是一个工作过程,它以管理学基本原理
为评价准则,系统地考查、分析和评价一 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进而采取 措施使之克服存在的缺点或问题。管理审 核在我国又称作为企业诊断。
基本模型
成本 收入
E P
Q0
Q·P CF +Q·CV
CF Q
R=Q·P–(FC+CV·Q) Q0=FC/(P –CV)
R:销售利润 Q:销售量 P:售价 FC:固定成本总额 CV: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例: 在一个生产企业中,生产某一产品的固定成本 是86 000元,售价为每台65元,每台的材料费是 20元,工资为7元,其它变动成本为4元。
很难对具体的作业时间估计得很准确 当网络很复杂时,一旦某项关键工作完工
拖期,重新调整网络计划和寻找关键线路 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计划评审技术本身并不是计划工作,不能 自动的进行计划控制。
18.4 综合控制
损益控制法:是根据一个组织(企业)的 损益表,对其经营和管理成效进行综合控 制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实行分权制或事业 部制组织结构的企业。
基本要求:适时、突出重点、指出例外情况、尽 量简明扼要。
定期报告编制及内容: (1)需要掌握的情况 A投入程度 B进展情况 C重点情况 D全面情况 (2)报告的内容(略)
3)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 (1)资本利润率 (2)销售利润率和
营业收入利润率 (3)成本费用利润
率 (4)资产负债率 (5)流动比率 (6)速动比率 (7)应收账款周转
投资报酬率控制法:是以投资额和利润额 之比,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来衡量整 个企业或企业内部某一部门的绩效。
管理审核与经营审核
18.5 平衡记分卡
平衡计分卡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哈佛商学院的罗 伯特·凯普兰和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戴维·诺顿提 出的。
平衡计分卡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 75 年来最 具影响力的管理工具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 使用财务指标衡量业绩的方法。而是在财务指标 的基础上加入了未来驱动因素,即客户因素、内 部经营管理过程和员工的学习成长,在集团战略 规划与执行管理方面发营比率 (1)市场占有率
(2)相对市场占有 率
(3)投稿产出比率
4)盈亏平衡分析
概念:根据销售量、成本、利润三者之间 的相互关系,对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和赢利 情况的变化进行分析,又称量本利分析。
作用: (1)预测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2)分析各种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3)进行成本控制 (4)判断企业的经营安全率
2)预算的种类
◆运营预算 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的预算。
◆投资预算 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造、更新等, 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的预算。
◆财务预算 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 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3)预算的不足之处:
容易导致控制过细 容易导致本位主义 容易导致掩盖效能低下的缺点 最大缺陷也行是缺乏灵活性
促使管理者去进行计划工作
促使管理者将计划的拟定工作交给下级去 做
促使管理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可能需要采取 纠正措施的关键问题上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前馈控制
使具有分网络的整个网络系统有可能在恰 当的时间针对组织结构中的恰当职位和管 理层次,提出报告和为采取行动施加压力
4)计划评审技术的局限性
管理学
18 控制技术与方法
18.1 预算控制 18.2 非预算控制 18.3 计划评审技术
18.4 综合控制 18.5 平衡记分卡 18.6 管理审核
18.1 预算控制
1)预算的含义
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时期的计划,也就是用财 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的结果。它预估了在未来特 定时期内的收入,也规定了各部门支出的额度。是最广泛的 一种控制方法。 预算是一种计划、一种预测、一种控制手段。 预算控制是将实际和计划相比较,确认预算的完成情况,找 出差距并进行弥补,以实现对组织资源的充分合理地利用
1)该企业不亏本时的产品数量是多少?
2)若企业今年必须赢利25 000元,那企业今年至 少需要生产的台数应是多少?
3)若企业的生产能力为2500台,试问:如企业不 亏本,则企业生产这一产品的定价是多少?
18.3 计划评审技术
1)计划评审技术的由来和含义
最早是由美国海军在计划和控制北极星导弹 的研制时发展起来的。PERT技术使原先估计的、 研制北极星潜艇的时间缩短了两年。
计划评审技术(PERT):是把工程项目当作 一个系统,用网络图或表格或矩阵来表示各项具 体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以时间为中心, 找出从开工到完工所需时间最长的关键线路,并 围绕关键线路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以 及对各项工作的完成进度进行严密控制,以达到 用最少的时间和资源消耗完成系统预定目标的一 种计划与控制方法 。事件、活动和关键路线。
作用:获取第一手信息。 优点: (1)掌握第一手信息; (2)使得组织管理者保持和不断更新自己对组织
的感觉; (3)能使得上级主管人员发现被埋没的人才; (4)有激励下级的作用。 缺点: (1)有被下属误解的可能: (2)不能充分授权的表现。
2)报告
目的:提供一种如有必要,即可用做纠正措施依 据的信息。
4)可变预算和零基预算
可变预算:
零基预算:
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 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 即以零为基础,重新审查每项活动的 意义和效果,重新排出各项活动的优 先次序,并依此分配资金和其他资源。
18.2 传统的非预算控制 1)深入现场 2)报告 3)比率分析 4)盈亏分析
1)深入现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