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第七章 品德的发展与培养试题

心理学第七章 品德的发展与培养试题

第七章品德的发展与培养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章志光教授将个体所具有品德的心理结构称为()。

A.生成结构
B.执行结构
C.定型结构
D.既有结构
2.人们普遍认为“挟尸要价”中的主人公的做法是违背道德规范的,这种体验属于品德结构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动机
3.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水平。

A.自律水平
B.他律水平
C.自律与他律同时存在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4.皮亚杰运用()方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

A.道德两难故事法
B.社会道德反应测验
C. 对偶故事法
D.道德判断测验
5.小明在课堂上天马行空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说他这样不对,小明因此觉得自己犯错误了。

可知,此阶段的小明处于()阶段。

A.寻求认可阶段
B.惩罚服从取向
C.遵守法规取向
D.良心或原则取向
6.观察学习理论由心理学家()提出。

A.皮亚杰
B.阿德勒
C.班杜拉
D.费斯廷格
7.家庭教养方式不包括()。

A.威信型父母
B.专制型父母
C.放任型父母
D.宽容型父母
8.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种现象称为(B)。

A.从众现象
B.责任分散
C.去个体化
D.社会惰化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发展不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B.道德发展完全受社会规律支配
C.品德仅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的制约
D.品德不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10.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A. 儿童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
B.儿童道德发展的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C.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
D.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不答、少答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品德结构要素说,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意志
D.道德品质
2.道德行为的层次包括()
A.理性利他主义行为
B.良心主义行为
C.依从传统惯例的行为
D.自我中心性行为
E.非道德行为
3.下列属于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习俗水平的是()
A. 寻求认可取向
B.社会契约取向
C.相对功利取向
D.遵守法规取向
4.青年和成人一般使用何种取向进行推理()
A.寻求认可取向
B.社会契约取向
C.遵守法规取向
D.良心或原则取向
5. 学生的问题行为包括()
A.攻击性行为
B.不遵守纪律
C.神经过敏、退缩
D.早恋行为
6.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模仿学习受到()的直接影响。

A.榜样
B.强化
C.动机
D.人格
7.价值澄清包括()
A选择 B保持 C赞赏 D再现 E行动
8.道德意志包括哪些阶段()
A.决定阶段
B.树立信心阶段
C.坚持恒心阶段
D.意志丧失阶段
9.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包括()
A从他律到自律 B从效果到动机 C从评人到评己
D从片面到全面 E从认知到情感
10.鉴于中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应该从以下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A.晓之以理,以知育情
B.引起共鸣,以情育情
C.处之以境,以情育情
D.导之以行,以行育情
E.舆论强化,集体育情
三、辨析题(10分)
1.品德与道德是一回事。

(2)道德与品德的区别
四、简答题(10分)
请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10分)
五、案例题(15分)
1.研究者计划让儿童分别观察两名成人,一名表现出攻击行为,另一名不表现出攻击行为,随后在没有榜样出现的新情境中对儿童进行测试,以了解儿童在多大程度上模仿他们观察到的成人攻击行为。

一组儿童在玩耍过程中,一个成人榜样走进来,对充气娃娃敲打、辱骂,表现出攻击行为。

另一组儿童在玩耍过程中,成人榜样没有做出攻击行为。

结果发现,看到成人榜样打充气娃娃的儿童也表现出形同的攻击性行为。

请根据此案例,具体阐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六、论述题(35分)
1.请详细阐述影响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外部因素。

(15分)
2.请具体阐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2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