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学习策略一、单项选择题1.学生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来记忆马克思是“1818年5月5日”出生的这一历史事实,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编码组织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答案】D【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添加、构建和生成,以便提供有利于回忆和理解的更多线索的各种方法,其中,记忆术是适用于简单知识学习的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
注意策略指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选择性地指向重要内容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告知目标、使用标识重点的线索等;复述策略指为了促进信息保持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各种方法,包括画线,复习策略等;编码与组织策略指用某种结构将要学习的内容组织起来的各种方法,包括列提纲,画图表,流程图,网络关系图等。
2.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
A.元认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A【解析】元认知策略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
精细加工策略是指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根据定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因此答案选A。
3.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加工策略【答案】B【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流程进行控制的学习策略,可分为计划策略、监察策略和调节策略。
调节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属于调节策略。
4.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学习策略是()。
A.谐音法B.抄写法C.过度学习D.概括【答案】D【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增加新信息意义的策略,包括记忆术和灵活处理信息。
ABC三项,体现了记忆术中的不同方法。
5.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牢记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答案】B【解析】表征是指知识在个体心理的反映和存在方式。
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里是如何呈现,如何表现出来的。
数学老师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以及画示意图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
其中,看清题目是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表征问题的类型,画示意图属于外部表征,是为了利用图形将问题用外部形式表示出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因此答案选B。
6.“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A.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策略B.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C.掌握大量言语信息D.形成学习兴趣【答案】A【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
“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要求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7.在儿童的学习策略训练中,使策略与动机激励相结合的最有效方法是()。
A.使儿童能陈述策略学习的重要性B.开展学习竞赛C.使得儿童知道策略应用的适当条件D.使得儿童亲身体验到应用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答案】B【解析】合作与竞争是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方式之一,研究表明,个体相互促进的作用方式与竞争型群体目标结构相对应。
在竞争型目标结构中,个体成员的目标具有对抗性,只有其他成员达不到目标时,某个个体才能达到目标、取得成功。
竞争情境最大的特点是能力归因,激发学生用社会标准进行比较。
而归因与努力也属于学习策略中的资源管理策略,因此开展学习竞赛可以使策略与动机激励有效结合。
8.记忆圆周率“3.14159……”时采用口诀“山顶一寺一壶酒……”,这种加工策略是()。
A.位置记忆法B.首字联词法C.限定词法D.关键词法【答案】C【解析】记忆术属于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中的谐音联想法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学习材料,有助于记忆。
A项,位置联想法使通过联系自己熟悉的某些地点顺序来记忆名称或客体顺序的方法。
B项,首字联词法是利用每一个词的第一个字形成缩写进行记忆的方法。
D项,关键词法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9.在期末复习时,学生采用将课文内容以列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C【解析】复述策略是通过画线、复习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加工,以利记忆的过程;精细加工策略一般通过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等策略,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组织策略通常采用列提纲、画网络关系图、流程图和表格等形式,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等。
因此答案选C。
二、概念题1.学习策略答:学习策略是指一种操作对策系统。
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针对一定的学习任务,依据学习的一般规则,主动地对学习的程序及工具、方法进行有效的操作,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具体地说,学习策略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艺术性、主动性和对策性。
学习策略既可以是一般性策略,也可以是具体策略。
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区分为三种,并对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行了分析:①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可以分为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三种。
②精细加工策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
③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2.过度学习答: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指在学习达到刚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即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的记忆。
过度学习有利于识记材料的保持,但是也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不能一味的重复再重复。
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限度的过度学习比刚能背诵的效果好,但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其保持效果不再增加。
如学习四遍后恰能背诵,则再学习两遍效果最好,但再学习效果则适得其反,对人的身心造成危害。
3.PQ3R方法答:PQ3R方法是在美国颇为流行的一种学习方法,又称“五步读书法”,是摩尔根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分析处理学习的作业而设计的方法。
PQ3R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查”,即浏览。
在读书之前先泛读序言和介绍目录,弄清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判断其是否有阅读的价值及怎样去读。
②“问”,即设疑、提问。
在初读后记下疑问,以便进行思考,使阅读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③“读”,即精读。
仔细阅读全书,记住书中阐述的论点和论据并与自己的论点进行比较,最好能联系实际以加深理解。
④“记”,即复述和记忆。
概括出段落大意,然后根据这一梗概进行复述。
⑤“复习”,即进一步巩固所读材料,在复习中加深理解。
PQ3R程序的进行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有意义地组织信息,辅助其他有效的策略的使用。
4.具体求解策略答:具体求解策略是推动问题由起始状态向目标状态前进的一种问题解决策略,是解题的实质性步骤,常用策略有三种:①推理,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包括顺向推理、逆向推理和双向推理等。
②发散思维,是指解题时克服定势,从多种角度看问题,从多种途径寻找答案。
③集中思维,是指要善于评价自己的思路,找出自认为比较好的一条途径,集中精力地优先加以考虑。
发散思维只有和集中思维结合起来才是高效的创造性思维。
没有这种评价能力,分不清轻重主次,是找不到最优思路的。
5.元认知策略答: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视和控制的策略。
它大致可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三种。
①计划策略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
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②监控策略指在认知活动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自己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
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③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更正、调整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总是和认知策略一道起作用的,它监控和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
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目的、任务以及自己已有的能力、知识水平、学习风格等影响学习的因素,体验到自己所拥有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方法,以及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从而自觉地选择、安排、调整并使用最佳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简答题1.简述精加工策略。
答:(1)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把所学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即运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
(2)比较流行的精细加工策略有以下几种:①位置记忆法位置记忆法是指通过与你熟悉的某种地点顺序相联系起来记忆一些名称或者客体顺序的方法。
例如,为记一个杂货单,可以在心中将其中某条目沿着你从家到学校的路线顺序排列。
以后要回忆这个清单的时候,只要在内心走过这条路线,找到与每个地点相联系的条目即可。
②首字联词法首字联词法是指利用每个词的第一个字形成一个缩写。
例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③谐音联想法谐音联想法又称联想法,是指学习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的方式,来帮助记忆。
如: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记为:马克思-巴掌-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
④关键词法关键词法是指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例如,英文单词“Tiger”可以联想成“泰山上一只虎”。
⑤视觉想象视觉想象是指通过形成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对联想的记忆。
例如,可以将“飞机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
⑥灵活处理信息精细加工,除了采用记忆术之外,很重要的还要采用一些方法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
例如,寻找信息之间的意义,主动应用。
a.有意识记在学习时,我们不要孤立地去记东西,而要找出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样即使所学信息部分遗忘了。
可以利用信息之间的关系推出来。
b.主动应用学生在学习信息时,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信息的意义,而且要帮助学生感觉到这些信息有用,能把这些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并在课堂以外的环境中应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