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2010年)近年来,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许多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1)名列前茅的经济指标山东经济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成为中国东部经济大省,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5490.7亿元。
居全国第三位。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6925亿元。
农林牧渔产业总产值3453.2亿元,居全国第一位。
进出口总额突破600亿美元。
(2)日趋优化的工业体系山东工业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全省有大中型工业企业2628家,省重点企业集团136个,例如山东电力集团,齐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济南钢铁集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兖矿集团等。
(3)蓬勃发展的金融体系山东金融与保险业发展迅速。
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央行,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发展的金融体系。
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514.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782.8亿元。
全省设立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共18家,全年保费收入817.2亿元。
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4)全面发展的农业经济山东省一直把农业作为发展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产值居全国第一。
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棉花产区,还是全国最大的花生产区,花生出口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近年来,山东省的蔬菜生产成为农业中第二主导产业,被称为全国最大的“菜篮子”,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蔬菜市场的主要供货地之一。
山东是著名的“水果之乡”,主要生产高品质的苹果、梨、桃、杏、枣、葡萄、西瓜等,产量居全国第一。
(5)日渐崛起的民族经济近年来,山东的民营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全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已达193.6万户,从业人员734.7万人,注册资本达到3503.1亿元。
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31.6%;实交税金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0.2%,山东省百强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31家。
南山集团,金锣集团2004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
山东的旅游业发展(2010年)山东省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健康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实施,国内打开了,引发了“外国人看中国”的入境旅游热。
山东旅游业步入快车道,是在“九五”期间。
人民生活的富裕给旅游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给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在国际旅游继续向前发展的同时,国内旅游渐成规模。
近年来,山东省旅游业又有突破性发展,主要指标开始进入全国行列,接待国内游客跃居全国第三位,接待入境游客上升到第七位。
新世纪前3年,旅游总收入从307亿元增长到610亿元,年均增长100亿元,高出全国同期年增长14个百分点。
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全省旅游总收入只达到上一年的94%,高出全国6个百分点。
2004年,山东省旅游总收入814.7亿元,比上年增长42.1%。
2005年更是突破100亿元。
旅游业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向主导产业的地位迈进。
截止到2004年年底,全省有12个优秀旅游城市,1A~4A级旅游风景区(点)114家,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16家,星级饭店500余家,旅行社137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64家。
2002年,我省旅游整体形象确定为“走近孔子,扬帆青岛”。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要从打造整体形象入手,主推“山水圣人”和“黄金海岸”两大品牌,进而带动激活全省旅游大市场。
山东省有哪些特色旅游项目山东省的旅游特色项目主要表现在“古色”、“绿色”和“红色”上。
“古色”旅游项目有“孔子故里除夕游”、“民俗旅游”、“齐文化旅游”等等;“绿色”旅游项目是指生态旅游;“红色”旅游项目是指“爱国主义旅游”。
(1)孔子故里除夕游主要针对境外游客,是通过孔子故里独特的年俗,风格吸引更多的游客,达到交流文化,发展旅游的目的。
主要活动有:让游客到居民或农家做客,同居民一块儿包水饺,贴春联,吃年夜饭,让游客体验孔孟之乡人民淳厚朴实,热情好客的良好遗风。
(2)民俗旅游得益于我省古老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
山东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很多农村和渔村都适宜开展民俗旅游。
如:潍坊安丘石家庄民俗旅游,烟台龙口冶基村和芝罘樗岗村,威海远遥村,泰安大汶口河畔的阜阳庄村。
通过激情邀请游客深入到农家庭院,与农民同吃、同住,体验农家生活和劳动,参与农家娱乐活动等多种方式让游客了解中国农村。
(3)齐文化旅游。
临淄是齐国故都,是齐文化发祥地。
近几年临淄投资开发了姜太公旅游中心,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齐文化旅游城,田齐王陵,大武汉墓博物馆,殉马坑,兵家城等,高品位,高文化含量的齐文化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
(4)生态旅游。
首先出现在莱芜。
莱芜市地处鲁中腹地,境内山水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齐鲁大峡谷旅游区内的房干生态旅游区,为开发生态旅游最早的景区之一,素有“绿色天堂”,“中华生态第一村”之美誉。
区内的九龙大峡谷,连绵曲折,九曲十八弯,让游客叹为观止。
2004年,该景区先后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3级旅游区和“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烟台自然景观众多,有众多的海岛,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到大自然中去旅游,远离尘世,会有意想不到的意境。
另外,临沂蒙山,济南的南部山区等地都相应开展了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
(5)“爱国主义”旅游是率先由枣庄开发的旅游项目,主要旅游线路是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大战遗址——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微山岛。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铁道游击队”的事迹更是家喻户晓。
本项目推出后,受到青少年、老干部及港台游客的青睐。
另外,济南、聊城、临沂和威海也适合开展“爱国主义”旅游。
2010山东旅游统计便览2009年主要指标国际旅游客源分布客源地2009年绝对量占外国游客同比增长(人次)(%)(%)按地区分组亚洲193794080.3515.85欧洲2406049.9823.87美洲151538 6.2813.85大洋洲48476 2.0130.64非洲103840.4335.46其他227990.9513.82按国籍分组韩国115156747.759.59日本54109522.4324.35美国104385 4.33 5.58新加坡66516 2.7642.2德国44299 1.8421.3俄罗斯44262 1.8454.85英国40337 1.67 5.28澳大利亚33625 1.3925.06加拿大33044 1.3731.52马来西亚31949 1.32-13.9法国29038 1.218.66菲律宾28344 1.1829.11意大利203940.8516.61印度185370.7713.24印度尼西亚172580.7256.83泰国134490.5624.1新西兰115660.4852.83越南83520.35125.67瑞典80660.3336.99瑞士78600.337.38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构成2009年2008年增减项目(%)(%)百分点总计100.0100.0——一、长途交通28.7329.78-1.051、民航23.1924.42-1.222、铁路0.960.790.173、汽车 2.7 2.390.314、轮船 1.87 2.18-0.31二、游览11.4511.130.32三、住宿12.3212.130.19四、餐饮8.037.810.22五、娱乐8.088.17-0.09六、购物18.5218.000.52七、邮电通讯 3.86 3.93-0.07八、市内交通 2.99 2.730.26九、其他 6.02 6.32-0.32009年国内旅游客源分布情况客源地占国内游客比重当年%去年%比重增减%按区域分组东北地区 6.66 6.84 -0.18 西北地区2.64 2.75 -0.10 华北地区14.0414.25-0.22华东地区59.9959.010.98华中地区 9.32 9.76 -0.44 华南地区 4.56 4.83 -0.27 西南地区 2.80 2.56 0.24 按省(区、市)分组 山东 49.7 48.1 1.6 江苏 5.2 5.6 -0.4 北京4.95.1 -0.1 河北 4.4 4.6 -0.2 河南4.1 4.0 0.1 辽宁 3.0 3.0 0.0 广东 2.6 2.7 -0.1 上海2.62.50.1浙江 2.4 2.7 -0.3天津 2.1 1.8 0.3山西 2.0 2.2 -0.1黑龙江 2.0 2.2 -0.2吉林 1.6 1.6 0.1安徽 1.6 1.7 -0.1湖南 1.5 1.6 -0.1湖北 1.4 1.6 -0.1四川 1.4 1.3 0.1陕西 1.4 1.6 -0.2福建 1.1 1.3 -0.2江西0.7 0.9 -0.2云南0.6 0.6 0.0甘肃0.5 0.5 0.0内蒙古0.5 0.6 -0.1广西0.5 0.5 0.0重庆0.4 0.4 0.0国内旅游收入构成2009年2008年增减(%)(%)百分点一、长途交通费17.78 17.350.431、飞机8.23 7.340.892、火车 4.15 4.010.143、长途汽车 5.05 5.65-0.604、轮船0.35 0.350.00二、住宿20.93 21.25-0.32三、餐饮18.31 18.33-0.02四、景区游览10.70 10.73-0.03五、娱乐 4.91 5.27-0.36六、购物20.65 19.45 1.20七、市内交通 1.97 2.07-0.10八、邮电通讯0.73 0.82-0.09九、其他 4.02 4.73-0.712009年分市旅游总收入、人均花费国内旅游入境旅游总收入(亿元)增长%(元/人)增长%(美元/人)增长%山东2452.2 22.3 807.3 1.7 569.4 3.8 济南256.5 21.8 885.9 -0.5 498.4 1.7 青岛489.1 16.4 1156.4 1.7 551.4 -11.7 淄博162.1 27.5 768.6 2.3 465.3 -2.3 枣庄45.3 25.5 602.1 2.2 318.1 0.8 东营35.6 24.5 662.1 2.6 871.6 8.4 烟台273.3 19.6 912.5 2.0 775.3 2.2 潍坊189.8 27.8 784.1 2.1 710.2 32.2济宁185.1 22.9 723.8 1.7 494.4 54.5 泰安188.1 31.1 765.8 3.4 625.5 25.0 威海188.6 18.8 966.0 2.7 498.4 4.6 日照101.7 24.4 557.5 2.9 453.4 55.1 莱芜16.5 25.9 374.2 4.2 951.3 -1.9 临沂182.2 23.5 731.3 2.9 607.5 -7.0 德州36.0 23.4 447.8 2.5 323.8 3.8 聊城41.0 18.7 548.0 4.0 437.8 -1.2 滨州33.8 27.1 636.7 2.2 312.1 2.5 菏泽27.4 37.2 532.9 5.9 263.9 -2.2分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和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2009年)GDP总量(亿元)服务业增加值(亿元)旅游总收入总量(亿元)相当于GDP%相当于服务业增加值%济南3351.4 1710.7 256.5 7.7 15.0 青岛4890.3 2210.3 489.1 10.0 22.1 淄博2473.1 831.0 162.1 6.6 19.5 枣庄1201.3 353.1 45.3 3.8 12.8 东营2076.6 460.5 35.6 1.7 7.7 烟台3728.7 1187.6 273.3 7.3 23.0 潍坊2727.8 861.2 189.8 7.0 22.0 济宁2279.2 744.0 185.1 8.1 24.9 泰安1715.7 609.0 188.1 11.0 30.9 威海1969.4 640.3 188.6 9.6 29.5 日照861.7 294.9 101.7 11.8 34.5 莱芜461.3 133.5 16.5 3.6 12.4 临沂2110.2 796.3 182.2 8.6 22.9 德州1545.4 510.3 36.0 2.3 7.1聊城1375.9 368.8 41.0 3.0 11.1 滨州1350.9 426.3 33.8 2.5 7.9 菏泽953.6 252.2 27.4 2.9 10.9说明:各市GDP总量和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来自于《2009年山东省统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