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明确验证的方式和工作步骤,按照验证工作程序对需要验证的对象实施验证,使验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范围:验证工作的管理。
责任:验证程序中涉及的部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
内容:1、定义: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在产品生产中,验证是指用以证实在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中所用的厂房、设施、设备、原辅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其他有关的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的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2、验证的方式及其应用范围2.1、前验证前验证是正式投产前的质量活动。
系指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等在正式投入生产使用前,必须完成并达到设定要求的验证。
前验证对新产品、新工艺、新处方、新设备来说,是开发计划的终点及常规生产的起点。
对新产品、新工艺等,验证前必须检查各种技术资料是否完整,包括处方设计、筛选及优选;关键工艺及其变量、相应参数控制限度、产品稳定性考察资料以及试生产中数据等资料。
质量管理部门及计量部门的验证必须在其他验证开始之前完成。
2.2、回顾性验证回顾性验证指以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基础,旨在证实正式生产工艺条件适用性的验证。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非无菌产品生产工艺的验证。
以积累的生产、检验和其他有关历史资料为依据,回顾、分析工艺控制的全过程、证实其控制条件的有效性。
2.3、同步验证同步验证是指生产中在某项工艺运行的同时进行的验证,用实际运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来确立文件的依据,以证明该工艺等达到预期要求的活动。
这种验证方式适用于对所验证的产品工艺有一定的经验,其检验方法、取样、监控措施等较成熟。
同步验证可用于非无菌产品生产工艺的验证,可与前验证相结合进行验证。
2.4、再验证再验证系指对产品已验证过的生产工艺、关键设施及设备、系统或物料在生产一定周期后进行的重复验证。
再验证在下列情况进行:2.4.1、关键工艺、设备、程控设备在预定生产一定周期后;2.4.2、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原辅材料、主要生产设备或生产介质发生改变时;2.4.3、批次量有数量级的变更;2.4.4、趋势分析中发现有系统性偏差;2.4.5、政府法规要求。
3、验证工作基本内容验证包括:设备验证、检验及计量验证、生产过程验证(工艺验证)、产品验证等各个方面。
在开展验证工作前,应制订包括以上内容的验证总计划。
3.1、公用工程及介质公用工程及介质必须在工程竣工时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验收,以证明能达到预定的要求。
需要验证的公用工程及介质为空调净化系统、水系统(纯化水)、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压缩空气、锅炉及纯蒸汽系统、除尘系统等。
其中应以空调净化系统以及工艺用水系统为重点。
工艺用水系统的验证,包括制备装置、管道分配系统的安装确认、仪器仪表的校正,以及对工艺用水的运行确认。
3.2、设备验证设备验证是指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及运行的正确性以及工艺适应性的测试和评估,证实该设备能达到设计要求及规定的技术指标。
设备验证的程序如下:3.2.1、预确认:是对设备的设计与选型的确认。
内容包括对设备的性能、材质、结构、零件、计量仪表和供应商等的确认;3.2.2、安装确认:主要确认内容为安装的地点、安装情况是否妥当,设备上的计量仪表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设备与提供的工程服务系统是否符合要求,设备的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
在确认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可用以制定设备的校正、维护保养、清洗及运行的书面规矩。
即该设备的SOP草案。
3.2.3、运行确认:为根据SOP草案对设备的每一部分及整体进行空载试验。
通过试验考察SOP草案的适用性、设备运行参数的波动情况、仪表的可靠性以及设备运行和稳定性,以确保该设备能在要求范围内正确运行并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3.2.4、性能确认:为模拟生产工艺要求的试生产,以确定设备符合工艺要求。
在确认过程中应对运行确认中的各项因素进一步确认,并考查产品的内在、外观质量,由此证明设备能适合生产工艺品的需要稳定运行。
设备验证所得到的数据可用以制定及审查有关设备的校正、清洗、维修保养、监测和管理的书面规程。
3.3、质控部门及计量部门的验证3.3.1、质控部门验证的重点为内控项目、检验方法、实验仪器等。
应进行有效的验证并有书面记录。
3.3.2、检验方法的验证包括以下内容。
3.3.2.1、验证方案的建立:起草和审批;3.3.2.2、分析仪器的确认:其程序为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试验和再确认;3.3.2.3、适用性试验:包括该方法的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及选择性试验,如可能还可用其他不同测定方法作比较;3.3.2.4、结果及评价、批准:根据批准后的验证结果制订出检验规程。
3.3.3、计量器具及仪器的鉴定和校验,按国家计量部门的法规进行。
3.4、生产工艺验证生产工艺验证是指证明生产工艺的可靠性和重要性的验证。
在完成厂房、设备、设施的验证和质控计量部门的验证后,对生产线所在的生产环境及设备的局部或整体功能、质量控制方法及工艺条件的验证,以证实所设定的工艺路线和控制参数能确保产品的质量。
工艺验证试验可在生产线所在的已验证的厂房设施、设备和工艺卫生条件下实施,也可按具体情况分别实施。
3.4.1、生产环境:根据产品要求的洁净级别择项测定。
对成品间所使用或交替使用的清洁方法也应确认。
3.4.2、生产设备:根据产品工艺要求对设备验证的程序确认。
也可选用运行确认及性能确认结合产品工艺进行试验确认。
按产品工艺要求制订试验的项目及参数标准操作。
3.4.3、质量控制方法:按质控部门的验证并根据产品质量要求确定,再确定抽样方法。
3.4.4、工艺条件凡能对产品产生差异和影响的关键生产工艺都应经过验证。
验证的工艺条件要模拟生产实际并考虑可能遇到和条件。
验证后的产品质量以经过验证的检验方法进行评估。
验证应重复一定的次数,以证明工艺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3.4.5清洗工艺清洗工艺的验证是指对设备或工具清洗工艺的有效的验证,其目的是证明所采用清洗方法确能避免产品的交叉污染以及清洁剂残留的污染。
验证的内容包括清洗方法、采用清洁剂是否易于去除、冲洗液采样方法、残留物测定方法及限度等,验证时考虑的最差情况为设备最难清洗的部位、最难清洗的产品。
3.4.6、物料物料的验证包括除物料质量标准应符合法定标准及企业内控标准外,对供应商的工艺、管理、质量的评估及确认,以及是否符合本企业产品质量要求的确认。
3.5、产品验证产品验证是在生产各工序工艺验证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的全过程工艺的验证,以证明全过程的生产工艺品所获得和产品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
产品验证按每个品种进行,每一产品必须预先制订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的合格标准及其检验方法,并经验证。
产品的稳定性试验方法应经验证确能反映产品贮存期内质量。
对已成熟的产品可以采用回顾性验证方法验证。
回顾性验证主要是采用收集、调查以往若干批有关的生产档案及批档案,对其进行分析并推导出结论。
与该产品有关的生产档案及记录包括:有足够的连续批次的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的数据,厂房、设施和设备等的安装、验证和使用维护保养记录,原辅料的采购、供应商记录以及其他来自用户的信息反馈记录等。
通过收集、整理,必要时作适当的补充后进行调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以证明该产品的生产工艺顺利运转,产品质量稳定。
4、验证工作基本程序4.1、建立验证机构验证管理部门设在技术部,负责验证管理的日常工作。
根据不同的验证对象,分别建立由各专业部门组成的验证小组,受公司验证总负责人领导。
验证组织及分工:验证管理部门职责:1.制定及修订验证管理制度2.制定验证计划及监督实施3.验证方案管理4.验证工作的协调5.验证文件管理验证小组各部门职责质保部职责:检验方法验证,取样,检验,环境监测,报告,结果评价,验证文件,对供应商的确认。
车间职责:参与验证方案制订,实施验证,同时培训、考核人员,起草有关规程,收集验证资料,会签验证报告。
技术部职责:确定新产品的验证工艺条件、标准、限度及检验方法,起草新产品、新工艺的验证方案,指导验证。
设备部职责:设备公用工程系统预确认,制订设备公用工程系统验证的标准、限度、能力和维护保养要求,培训操作人员,安装及验证中提供技术服务。
采供部职责:物料验证,供应符合标准的物料。
4.2、提出验证项目验证项目由各有关部门如生产、质量、工程部门或验证小组提出申请,经验证总负责人批准后立项。
4.3、制定验证方案验证方案由各验证小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起草。
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验证对象、验证的目标和范围、验证的要求与内容、所需的条件、质量标准和测试方法以及时间进度,并应附有所需的原始记录要求和表格,明确试验的批次数。
4.4、验证的实施验证方案批准后,由各验证小组及分工组织力量实施。
实施过程可以按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工艺验证、产品验证等阶段进行,并作好各阶段的确认报告。
验证小组负责收集、整理验证的记录与数据后,起草阶段性和最终结论文件,上报验证总负责人审批。
4.5、验证结果的临时性批准验证的书面总结和审批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在验证试验完成后,如结果正常,验证总负责人可以临时批准已验证的生产工艺及产品投入生产。
产品验证中生产的试产品必须在最终验证报告批准后,方可报质量管理部门批准投放市场。
4.6、验证报告及其审批验证小组成员分别按各自分工写出验证报告草案,由验证小组汇总,并与验证总负责人分析研究后,完成正式验证报告。
验证总负责人根据验证方案的内容,对验证报告加以审查,然后批准并签署。
4.7、发放验证证书验证报告审批通过后,由验证总负责人签署验证合格证书,说明该项验证工作完成。
验证合格证书及验证报告存档,已验证的项目及相应的管理规程方可交付使用。
5、验证文件5.1、验证全过程的记录、数据的分析内容均应以文件形式保存,文件包括以下各项:5.1.1、验证总计划;5.1.2、验证项目及日期;5.1.3、验证目的;5.1.4、验证方案及批准人;5.1.5、厂房设施的验证;5.1.6、设备验证报告;5.1.7、工艺验证报告。
每一生产工序的工艺验证报告包括以下内容:5.1.7.1该工序验证的目的;5.1.7.2、工艺过程和操作规程;5.1.7.3、使用的设备;5.1.7.4、质量标准,取样方法和检查操作规程;该工序工艺验证报告,包括所用试验记录仪器校正记录,据及整理分析,验证小结等。
5.1.8、产品验证报告,验证各批的试验记录及数据;5.1.9、评价和建议,包括再验证的时间建议;5.1.10、验证证书。
5.2、验证文件应保存四年。
6、验证周期:1年或根据验证事项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