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对话提示语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 我可怜兮兮地望着妈妈央求道:“妈妈,就看一会儿,就一会儿……” “作业完成了吗?”妈妈阴阳怪气地问道。 “还没有……”我已经听不到自己在说什么了。 妈妈头也不抬地说:“作业都没做好,还有时间看电视?” “哦,”我垂头丧气地应道,“现在就去做。” 就这样,抢电视大战以我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又开始了,我们家抢电视大战也开始了。原因是家里有个奥运迷 的妈妈,还有一个要看动画片的我。
“四年才那么一回!平时都是你在看!轮也轮到我了!”老妈理直气壮地宣布不平 等条约。“那是因为你本来就不爱看电视,”我不服气地说,“知道得几块金牌就好了 嘛!不用关注过程,再说奥运关你什么事呀!你又不是教练。”只见妈妈瞪了我一眼, 转头继续看精彩赛事。
李小明不好意思地说:“还是我给你洗吧。” “不用了。”大姐姐低头捡起水盆递给李小明说,“快去忙你 的吧。”
比一比,这两段话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卖桔子喽——,卖桔子喽——” “多少钱一斤?” “两块!” “甜吗?” “甜!不甜不要钱!” “那好,你给我来十斤不甜的。” “……”
思考:怎样让提示语变得生动形象?
• “医生快救救我儿子。” • “加油!加油!你是第一名。” • “孩子别哭了,我知道你委屈。” • “爸爸,我爱你!” • “这本书是谁的呀?”
片断1 : 妈妈: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 孩子:没及格。 妈妈:没及格,不也有个数吗?说! 孩子:我说了你别告诉我爸爸行吗? 片断2: 老师:这块玻璃是谁打碎的? 学生们:不知道。
不同位置提示语的作用
1、提示语在前,一般强调提示语。
2、提示语在后,一般突出说的话。
3、提示语在中间,一般突出前后说的话, 提示语既有语气上的停顿,也有意思上的停 顿。
4、省略提示语,使得对话流畅、急切。
父亲看了看大鱼,又看了看儿子, 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 去。”
“爸爸!”詹姆斯大叫起来。
李小明充满歉意地说:“哎呀!对不起,对不起!” “没有关系。”大姐姐温和地说。 “你看,”李小明手指着大姐姐的脏衣服说,“你的衣服……” “不要紧,我回家洗洗就行了。”大姐姐摆摆手笑着说。
李小明不好意思地说:“还是我给你洗吧。” “不用了。”大姐姐低头捡起水盆递给李小明说,“快去忙你的吧。”
比一比,这两段话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对话1 妈妈: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 孩子:就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 妈妈: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
• “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妈妈对着 看电视的我大吼,眼睛里流露出愤怒。
• “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这样的老妈真 让我郁闷,我气急败坏。
• “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 妈妈又拿这句我深恶痛绝的话来刺激我。
老师:见鬼了!难道玻璃是自己打碎的?我一定 要查个水落石出。
班长:老师,我有个办法,让全班同学都写匿名 举报信,你看怎么样?
让对话更生动: 1、动作+神态 2、动作+语言
提示语分段
李小明说:“哎呀,对不起,对不起。”大姐姐说:“没关 系”。李小明接着说:“你看,你的衣服……”大姐姐说: “不要紧,我回家洗洗就行了。”“还是我给你洗吧。”李小 明说。大姐姐说:“不用了,快去忙你的”。说完,大姐姐走 了。
李小明充满歉意地说:“哎呀!对不起,对不起!” “没有关系。”大姐姐温和地说。 “你看,”李小明手指着大姐姐的脏衣服说,“你的衣服……” “不要紧,我回家洗洗就行了。”大姐姐摆摆手笑着说。
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
范例
他说:“你一个人去吧,我现在没有时间。”
“你一个人去吧,我现在没有时间。”他说。
“你一个人去吧,”他说,“我现在没有时 间。”
提示语分段
李小明说:“哎呀,对不起,对不起。”大姐姐说:“没关系”。李小明 接着说:“你看,你的衣服……”大姐姐说:“不要紧,我回家洗洗就行 了。”“还是我给你洗吧。”李小明说。大姐姐说:“不用了,快去忙你 的”。说完,大姐姐走了。
作文题目《妈妈的唠叨》
作文片段1:我的妈妈可爱唠叨了,我学习的时候能听到她的 唠叨,穿衣吃饭也要听她的唠叨,甚至梳头洗脸也不放过。
作文片断2:“姑娘啊,还看电视呢?看一会儿就行了,马上 期末考试了,还不抓紧时间学习。”妈妈盯着看电视的我,没 好气地说道。如果只是关于学习,妈妈的唠叨也罢了,“姑娘, 你早上吃这么少,这哪行啊,一上午的课呢,你也正长身体呢。 快,把这鸡蛋放书包里。”说着,妈妈不容分说地把鸡蛋塞到 我的书包里。这些还不够,就连我洗脸妈妈也不放过,看我要 洗脸了,妈妈一定要有个洗脸指导,“姑娘,一定要先把手洗 干净,换掉脏水再洗脸。”妈妈说着,已经站在了我身边,递 给我一个新毛巾。
1、“妈,渴死我了!”
我气喘吁吁地说。 我一边用手擦着汗一边说。 我有气无力地说。 我焦急地说。 说着我端起一大杯水咕咚、咕咚猛喝起来。 我添着干燥的嘴唇,拉住妈妈的手。 我皱着眉头、跺着脚喊。 我一脚踢开门,把书包扔在沙发上。
2、“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 冒的。”
妈妈微笑着,摸着我的头,把帽子给我戴上。 妈妈不厌其烦地嘱咐着。 妈妈一把拉住要出门的我,把帽子塞到我手里。 妈妈关切地说。 说着,妈妈用毛子和围脖把我包得很严实。 话音刚落,一顶帽子就戴在我的头上。 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递个帽子给我。 妈妈皱了皱眉,把帽子扔给我。/妈妈用命令的语气说。 妈妈把我挡在了门口。 妈妈怎么就不知道烦呢?
对话的定义:两个人以上的人物互相说话。
提示语:引用人物的话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提示人物说话 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词语。
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在前 可以在后 可以在中间 可以省略
提示语的标点
提示语在前用“:” 提示语在”
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
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可哪儿能钓到这么大的鱼 呀!”儿子大声抗议。
回顾对话小场景
事件一 课后,小组长来
收昨天的家庭作 业了。可是,你 的作业却落在家 里了……
事件二 萝卜青菜,各
有所爱。每天我 们最期待的就是 动画片时刻,可 是爸爸却等待的 是新闻播报。于 是抢电视大战开 始了……
范例:抢电视
对话2 小新:老师,我要上厕所! 老师:不行,现在是上课时间,刚才下课怎么不去? 小新:下课时间那么宝贵,用来上厕所多可惜呀!
“老师,我要上厕所!”小新把手高高举起,屁股 也离开了凳子,大声对老师说。
“不行,现在是上课时间,刚才下课怎么不去?” 老师显然很生气,质问道。
“下课时间那么宝贵,用来上厕所多可惜呀!”小 新竟然把歪理说得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