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要素模型
labor,)
特定要素模型
图 3-2: 劳动的边际产量
MPLM
MPLM LM
特定要素模型
图3-3: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PPF
食品的生产函数 Output of food, QF (increasing 1'
F
)
PPF
QF =QF(K, LF)
Q2
2' 3'
Labor input in food, LF (increasing ) 劳动资源配置
PF X MPLF (粮食部门的劳动 需求曲线) PM X MPLM (制造品部门的 劳动需求曲线)
制造品部门使用 的劳动, LM L1M 劳动总供给, L L1F
粮食部门使用的劳动 , LF
特定要素模型
MPLMPM=PF MPLF =w -MPLF/MPLM = -PM/PF (3-7)
左边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某一特定生产点上的斜率, 右边是负的制造品的相对价格
引言
贸易对国家内部的收入分配有显著影响 原因如下:
资源不可能马上也不可能无成本地在部门间转移 各部门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有所不同
特定要素模型引入了收入分配问题。 特定要素模型
特定要素模型
假设 生产两种产品:制造品和粮食 三种生产要素: 劳动 (L), 资本 (K) 和土地 (T). 生产制造品需要投入劳动和资本 生产粮食需要投入劳动和土地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国际贸易
图 3-11: 贸易和相对价格
制造品的相对价格, 制造品的相对价格 PM /PF RSA RSWORLD (PM /PF )A (PM /PF )W (PM /PF )J RDWORLD 制造品的相对产量, 制造品的相对产量 QM/QF RSJ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国际贸易
贸易模式
Q1 M
制造品消费量, 制造品消费量 DM 制造品产量, QM 制造品产量
总 结
国际贸易通常影响各国内部的收入分配,所以贸 易中有受益者也有受损者. 产生收入分配效应的原因有两个: :
生产要素不能迅速地无成本地在部门间转移. 一个国家产品组合的的变化对不同生产要素需求
的影响是不同的
总 结
特定要素模型是一个有关收入分配效应的很有用 途的模型,它吧可以在部门间转移的一般用途的 要素和有特殊用途的特定要素区分开来。
特定要素模型
图 3-5: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生产
QF
斜率 = -(PM /PF)1
Q1 F
1
PP Q1 M QM
特定要素模型
粮食和制造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劳动的配置和收
入的分配会怎样?
两种情形:
– 价格同比例变化 – 相对价格变化
特定要素模型
图 3-6: 价格同比率变化
Wage rate, W PM 1 X MPLM W2
L2F 1 2 3 AA L2M
Q2 M
PP
Output of manufactures, QM (increasing ) 制造品的生产函数
Labor input in manufactures, LM (increasing )
QM =QM(K, LM)
特定要素模型
价格、工资和劳动配置
每个部门分别雇佣多少劳动?
无贸易时,一国的产出等于其消费. 国际贸易使制造品和粮食消费的组合可以不同于其
生产组合
当然,一国的消费不能超出其预算约束 PMDM+PF DF= PMQM+PF QF DF - QF =PM /PF ( QM-DM )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国际贸易
图 3-12: 参与贸易国家的预算约束线
粮食消费量, 粮食消费量 DF 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 QF 预算约束 (slope = -PM/PF)
– 取决于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
劳动需求:
– 当增加的1人/小时所生产的价格等于雇佣1人/小时所 需的费用时,对应的劳动投入量就是各部门对劳动 的需求。
特定要素模型
制造品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可写为:
MPLM x PM = w (3-4)
– 制造品部门的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价值产品.
粮食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可写为:
Figure 3A-2: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With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MPLM
Income of capitalists
w/PM Wages MPLM Labor input, LM
Appendix: Further Details on Specific Factors
Figure 3A-3: A Rise in PM Benefits the Owners of Capital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MPLM
Increase in capitalists’ income (w/PM)1 (w/PM)2 MPLM Labor input, LM
Appendix: Further Details on Specific Factors
Figure 3A-4: A Rise in PM Hurts Landowners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MPLF
Decline in landowners’ income (w/PF)2 (w/PF)1 MPLF Labor input, LF
制造品产量
收入分配和贸易利益
国际贸易使制造品和粮食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 贸易使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受益,使进口部 门特定要素所有者受损 贸易对流动要素所有者的影响不确定
收入分配和贸易利益
如果要那些获益者补偿那些受损者的损失,燃煤 十分还会觉得有利可图?
如果答案肯定,那么贸易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
在该模型中,资源的不同使各国的相对供给曲线不
同,并因此产生了国际贸易. . 每个国家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从贸易中获益, 而与进口产品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所有者受损。流 动要素所有者的损益情况不确定。
总结
当贸易受益者补偿受损者的损失后,获益者仍然 有利可图时,可以认为贸易从整体上带来了收益。
Appendix: Further Details on Specific Factors
斜率 = - (PM /PF)1
Q1 F 1 Q2 F 2 斜率 = - (PM /PF) 2 PP
Q1 M
Q2 M
QM
特定要素模型
图 3-9: 相对价格的决定
制造品的相对价格, 制造品的相对价格,PM /PF RS
1 (PM /PF )1 RD
(QM /QF )1
制造品的相对产量, 制造品的相对产量 QM/QF
粮食的生产函数为: QF = QF (T, LF) (3-1) (3-2)
特定要素模型
从国家整体上说,各部门投入的劳动之和等于总的
劳动供给量L: LM + LF = L (3-3)
我们可以通过上述方程推导出生产可能性边界
(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PPF)
变经济中的任何实物数量,只有相对价格变化时, 才会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产生影响。
特定要素模型
当只有 PM 上升时, 劳动从粮食部门转向制造品部
门,工资会上升
W上升的幅度比 PM 上升的幅度小,因为制造品部
门雇佣了更多的劳动,所以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
特定要素模型
图 3-7: 制造品价格上升
Wage rate, W
MPLF x PF = w
– 粮食部门的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价值产品
(3-5)
特定要素模型
由于劳动力可以在部门间自由流动,所以两个 部门的工作w是相等的 工资率可以由劳动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这一条件 来确定。劳动总供给为: LM + LF = L (3-6)
特定要素模型
图 3-4: 劳动配置
W W
1 W1
潜在的利益源泉.
国家总能从贸易中获益,其根本原因是贸易扩大 了一个国家消费品的选择范围.
选择范围的扩大意味着总能找到一种收入再分配的
方法使每一个人都可能从贸易中获利。
收入分配和贸易利益
图 3-14: 贸易扩大了一国的消费可能性
粮食消费量, 粮食消费量 DF 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 QF
2
Q1
1
F
预算约束线 (斜率 = - PM/PF) PP
劳动需求 量向上移 动7%
PF X MPLF
1
Wage rate, W
工资率上 W 2 升幅度小 于 7% W 1
2 1 PM 2 X MPLM PM 1 X MPLM
制造品部门使用的劳动, LM
粮食部门使用的劳动 LF
从粮食部门向制造品部门转移的劳动
特定要素模型
QF
图 3-8: 制造品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产出变动
资本供给的增加将会使制造品相对供给曲线向
右移动.
土地供给的增加将会使制造品相对供给曲线向左移
动.
劳动供给的增加带来的效应不确定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国际贸易
贸易和相对价格
日本和美国的劳动资源相同,但日本的资本拥有量
比美国大
– 日本制造品的相对供给曲线位于美国相对供给曲线 的右下方
国际贸易使相对价格趋同
10% wage increase
PM X MPLM
PM increases 10%
2
PF 2 X MPLF Wage rate, W
2
PF increases 10%
PF 1 X MPLF 1
W1
制造品部门使用的劳动, LM
粮食部门使用的劳动, 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