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5的高中化学组卷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09•海南)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13•江苏)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 L 1mol •L ﹣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 ﹣的数目为NA B . 78 g 苯含有C=C 双键的数目为3NA C . 常温常压下,14 g 由N2与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D . 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3.(2012•江苏)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0.1 mol Cl 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B . 常温常压下,18 g H 2O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 C . 标准状况下,11.2 L CH 3CH 2OH 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 D . 常温常压下,2.24 L CO 和CO 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 4.(2009•广东)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2.4L 中含有n A 个分子 B . 1L0.1mol/LNa 2SO 4溶液中有0.1个Na + C . 1molH 2与1molCl 2反应生成n A 个HCl 分子 D . 1molCa 变成Ca 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5.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 、H 2、O 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 )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 p (Ne )>p (H 2)>p (O 2) B . p (O 2)>p (Ne )>p (H 2) C . p (H 2)>p (O 2)>p (Ne ) D . p (H 2)>p (Ne )>p (O 2)6.依照阿佛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 .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 .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 . 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7.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 气体R 和5L 气体Q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 (g )+5Q (g )═4X (g )+nY (g )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 值是( ) A . 2 B . 3 C . 4 D . 5 8.(2012•河北模拟)由C 16O 和C 18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与同温、同压下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的密度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混合气体中C 16O 和C 18O 的分子数之比为14:15 B . 混合气体中C 16O 和C 18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 . 混合气体中C 16O 和C 18O 的质量之比为15:14 D . 混合气体中C 16O 和C 18O 的密度之比为1:1 9.(2010•平顶山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 .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C .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 D .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 10.(2011•新疆二模)已知Q 与R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 ═2Q+R 中,当1.6g 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 ,则参与反应的Y 和生成物Q 的质量之比为( ) A . 46:9 B . 32:9 C . 23:9 D . 16:9 11.(2011•江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00mol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 分子 B . 1.00mol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12.在同温同压下1摩氩气和1摩氟气具有相同的()A.质子数B.质量C.原子数D.体积13.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mol NH4Cl、16mol KCl和24mol K2SO4的营养液.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A.2、64、24 B.64、2、24 C.32、50、12 D.16、50、24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g乙烷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3×6.02×lO23B.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中含氧原子数为6.02×1023C.常温下,100mLO.1mol/L醋酸溶液中含醋酸分子为0.01×6.02×1023D.一定条件下2mol二氧化硫和1mol氧气混合,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6.02×102315.(2011•浦东新区一模)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A.0.01 mol/L的酒精溶液B.0.02 mol/L的Na2SO4溶液C.0.02 mol/L的KNO3溶液D.0.03 mol/L的氨水16.等质量的①CH4、②H2、③HCl、④SO2,在标况下体积由大到小顺序是()A.②>①>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②>④>①D.①>④>②>③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为22.4L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C.1molH2和1molHe中,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原子数相同、质量也相同D.体积为6L的O2,其质量可能为8g 18.分别由下列四组物质制取气体:①浓盐酸和MnO2;②(NH4)2SO4和Ca(OH)2;③NaCl和H2SO4(浓);④FeS和H2SO4(稀).所产生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密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19.已知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A.32g/mol B.64 C.64g D.64g/mol 20.“物质的量”实际上是表示()A.物质的质量B.摩尔(mol)C.粒子的相对质量D.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体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熔融状态下或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得电子的物质被还原,是还原剂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含有6.02×1023个微粒的物质叫做1摩尔B.1mol氧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C.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体积随压强增大和温度降低而变小D.在标准状况下,任何物质的摩尔体积约22.4L二.解答题(共1小题)23.有A、B、C三种饱和一元羧酸,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3:30:44,若把5molA、3molB和2molC混合均匀后,取此混合酸5.86g,恰好与0.1mol•L﹣1的Ba(OH)2溶液500mL完全中和.(1)求A、B、C三种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2)求A、B、C三种羧酸的化学式.(3)写出A、B、C三种羧酸的结构简式.1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B.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 NAC.0.1mol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 NAD.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2.(2011•江山市模拟)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N A个SO3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B.在标准状况下,1L庚烷(C7H16)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7/22.4N AC.16.9g过氧化钡(B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约为0.3N AD.7gC n 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 A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B.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 AC.4℃时9mL水和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含有相同的原子数D.同温同压下,N A个NO与N A个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不相等4.1.A.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 Al为+3价元素,转移电子数为1.5NAB.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 NASO3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态哦C.0.1mol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 NA正确D.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没有N2O4时分子数为1NA,只要生成N2O4,分子数将小于1NA2.解:A、选项中SO3标准状况下为固体,A错误;B、选项中标准状况下,庚烷为液体,故B错误;C、选项中16.9gBaO2为0.1mol,过氧化钡是由钡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其阴、阳离子总数为0.2NA;故C错误;D、Cn H2n的碳元素与氢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氢元素的质量为=2×7g=1g,物质的量=1mol所以氢原子数为NA,故D正确;故选D.3.2013年9月5的高中化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09•海南)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A.B.C.D.分析:苯和汽油互溶,二者都不溶于水,结合物质的密度可知,密度小的在上方,以此来解答.解答:解:苯、汽油都不溶于水,二者互溶,且密度都比水小,在水的上层,从图象上看,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2.(2013•江苏)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 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B.78 g 苯含有C=C 双键的数目为3NAC.常温常压下,14 g 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D.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分析:A、次氯酸根离子是弱酸阴离子,水溶液中发生水解;B、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完全等同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C、N2与CO摩尔质量相同都为28g/mol,都是双原子分子;D、依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结合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的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电子转移;解答:解:A、次氯酸根离子是弱酸阴离子,水溶液中发生水解;1 L 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小于NA,故A错误;B、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完全等同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不存在碳碳双键,故B错误;C、N2与CO摩尔质量相同都为28g/mol,都是双原子分子,14 g 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0.5mol,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故C正确;D、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0.3mol,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氧化还原反应中0.3mol二氧化氮反应转移电子0.2mol;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有盐类水解应用,苯分子结构的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应用,题目难度中等.3.(2012•江苏)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B.常温常压下,18 g H2O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C.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 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D.常温常压下,2.24 L CO 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分析:A、氯气溶于水一部分反应,一部分溶解,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B、质量换算物质的量结合分子数计算;C、标准状况乙醇不是气体;D、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分析,在标准状况下换算物质的量;解答:解:A、氯气溶于水一部分反应,一部分溶解,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 A,故A错误;B、18 g H2O 物质的量为1mol,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故B正确;C、标准状况乙醇不是气体,11.2 L CH3CH2OH 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C错误;D、常温常压下,2.24 L CO 和CO2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的分析判断,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题目难度中等.4.(2009•广东)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2.4L 中含有n A 个分子 B . 1L0.1mol/LNa 2SO 4溶液中有0.1个Na + C . 1molH 2与1molCl 2反应生成n A 个HCl 分子 D . 1molCa 变成Ca 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分析: 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利用物质状态、物质结构、电子转移数目及电离水解等知识先计算物质的量,再利用N=n ×n A 判断说法是否正确来解答.解答: 解:A 、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注意两点:是否为标准状况、是否为气态,该题未说明,故A 错;B 、n=CV=1L ×0.1mol/L=0.1mol ,Na 2SO 4═2Na ++SO 42﹣,因此溶液中含有0.2n A 个N a +,故B 错;C 、根据H 2+Cl 22HCl ,1molH 2与1molCl 2恰好反应生成2molHCl ,因此该反应有2n A 个HCl 分子生成.故C 错;D 、钙原子的最外层有两个电子,1molCa 变成Ca 2+时被氧化,失去电子数为2n A ,故D 对; 故选:D .点评: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倍受青睐的考点,考查角度多,易出错,具有很好的区分度,解答一定认真分析题干,找准考查角度,认真应对,那就很容易突破该考点.5.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 、H 2、O 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 )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 p (Ne )>p (H 2)>p (O 2) B . p (O 2)>p (Ne )>p (H 2) C . p (H 2)>p (O 2)>p (Ne ) D . p (H 2)>p (Ne )>p (O 2)分析: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压强与摩尔质量呈反比.据此判断. 解答: 解:Ne 的摩尔质量为20g/mol ,H 2的摩尔质量为2g/mol ,O 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 .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压强与摩尔质量呈反比,摩尔质量越大,压强越小.所以三种气体的压强(p )从大到小的顺序是p (H 2)>p (Ne )>p (O 2). 故选:D .点评: 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难度不大,可借助pV=nRT 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注意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6.依照阿佛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 .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 .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 . 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分析:根据pV=nRT 可知,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又n=,若质量关系不相等,则无法确定体积体积与摩尔质量的关系及物质的量与密度的关系;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又根据pM=ρRT 可知,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解答:解:A 、由pV=nRT 可知,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又n=,若质量关系不相等,则无法确定体积体积与摩尔质量的关系,若气体的质量相等,则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故A 错误;B 、由pV=nRT 可知,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又V=,若质量相等时,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密度成反比,故B 错误;C 、由pM=ρRT 可知,同温同压下摩尔质量与密度成正比,则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故C 正确;D 、由pV=nRT 可知,同温同体积下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故D 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pV=nRT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公式的变形及公式中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来分析解答即可.7.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A.2B.3C.4D.5分析: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呈正比,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说明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则反应应向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进行,以此判断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解答:解: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说明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则反应应向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进行,即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则有:2+5>4+n,n<3,选项中只有A符合,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以及推论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压强的变化分析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关系,避免繁琐的计算.8.(2012•河北模拟)由C16O和C18O组成的混合气体与同温、同压下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的密度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混合气体中C16O和C18O的分子数之比为14:15B.混合气体中C16O和C18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混合气体中C16O和C18O的质量之比为15:14D.混合气体中C16O和C18O的密度之比为1:1分析:C16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C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二者组成的混合气体与同温、同压下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的密度相同,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根据十字交叉法计算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B、根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C、物质的量相同,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D、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解答:解:C16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C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二者组成的混合气体与同温、同压下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的密度相同,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根据十字交叉法计算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分子数之比为1:1,故A错误;B、由上述计算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B正确;C、物质的量相同,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混合气体中C16O和C18O的质量之比为28:30=14:15,故C错误;D、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混合气体中C16O和C18O的密度之比为28:30=14:15,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难度中等,根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推断二者的物质的量关系是解题关键,可以借助Pv=nRT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及讨论.9.(2010•平顶山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一定相等分析:A、对于气体物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时,物质的量相等;B、根据N=n×N A分析;C、没有明确两种气体存在的条件,如果不是相同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不确定,则质量不能确定;D、没有明确酸的组成,例如一元酸和二元酸,虽然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但H+数一定不相等.解答:解:A、没有明确是否气体物质,如果不是气体物质,则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如果乙烯和一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分子数一定相等,故B正确;C、如果不是相同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不确定,则质量不能确定,故C错误;D、如果分别是一元酸和二元酸,虽然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但H+数一定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阿伏伽德罗定律只适合气体.10.(2011•新疆二模)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 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A.46:9 B.32:9 C.23:9 D.16:9分析:根据“反应X+2Y═2Q+R中,已知Q和R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则可假设Q和R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a、22a,依据Q、R的质量比以及1.6gX,生成4.4g R,代入计算,进而得到Y、Q的质量比.解答:解:可假设Q和R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a、22a,设生成4.4gR需要Q的质量是xX+2Y═2Q+R18a 22ax 4.4g,解得x=3.6g,由质量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4.4g+3.6g﹣1.6g=6.4g,所以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为6.4g:3.6g=16:9,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及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物质的质量,明确相对分子质量与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1.(2011•江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分析:根据物质的构成、离子的电子排布来分析微粒的物质的量,并根据溶液的配制来分析溶液的体积,利用电解反应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来计算电解产物的量即可解答.解答:解:A、因NaCl为离子化合物,则不存在NaCl分子,故A错误;B、因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电子稳定结构,则最外层电子的物质的量为8mol,其电子总数为8×6.02×1023,故B正确;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适量水中,配成1L溶液,而不是溶于1L的水中,故C错误;D、NaCl 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0.5mol×22.4L/mol=11.2L氯气(标准状况),而不是22.4L氯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计算,明确物质的构成、电子排布、溶液的配制,电解等知识点来解答,学生熟悉物质的量的计算、利用原子守恒来判断电解产物的物质的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在同温同压下1摩氩气和1摩氟气具有相同的()A.质子数B.质量C.原子数D.体积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n=结合物质的构成、原子的构成来判断.解答:解:A、1molAr含有质子数为18N A,1molF2含有质子数为2×9N A=18N A,质子数相等,故A正确;B、1molAr的质量为40g,1molF2的质量为38g,质量不等,故B错误;C、1molAr的原子数为N A,1molF2的原子数为2N A,原子数不等,故C错误;D、同温同压下V m相等,根据V=n×V m,则在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氩气和氟气的体积相等,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原子的结构和分子的组成.13.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mol NH4Cl、16mol KCl和24mol K2SO4的营养液.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A.2、64、24 B.64、2、24 C.32、50、12 D.16、50、24分析:本题可以根据离子守恒的思想来解决,即根据只有(NH4)2SO4可以提供硫酸根,24mol K2SO4中硫酸根为24mol作为解题的入手点.解答:解:由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配制的营养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与含50molNH4Cl、16molKCl和24molK2SO4的营养液中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营养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NH4+)=50mol,n(Cl﹣)=66mol,n(K+)=64mol,n(SO42﹣)=24mol,根据硫酸根离子守恒可知,需要n[(NH4)2SO4]=24mol,再由铵根离子守恒得n(NH4Cl)=50mol﹣24mol×2=2mol,由氯离子守恒,则n(KCl)=66mol﹣2mol=64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守恒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g乙烷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3×6.02×lO23B.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中含氧原子数为6.02×1023C.常温下,100mLO.1mol/L醋酸溶液中含醋酸分子为0.01×6.02×1023 D.一定条件下2mol二氧化硫和1mol氧气混合,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6.02×1023分析:A、根据乙烷的结构判断,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1个乙烷分子中含有1个C﹣C键,6个H﹣H键;B、从臭氧的分子式判断,分子式为O3;C、醋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D、根据二者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判断,不能完全反应.解答:解:A、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1个乙烷分子中含有1个C﹣C键,6个H﹣H键,15g 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15g 乙烷含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3×6.02×lO23,故A正确;B、臭氧的分子式为O3,11.2L 臭氧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含氧原子数为1.5×6.02×1023,故B错误;C、醋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常温下,100mLO.1mol/L醋酸溶液中含醋酸分子小于0.01×6.02×1023,故C错误;D、二氧化硫和l氧气反应为可逆反应判断,不能完全反应,一定条件下2mol二氧化硫和1mol氧气混合,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小于4×6.02×1023,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乙烷的结构特点、臭氧分子的组成、醋酸的电离特点以及可逆反应的特点等问题.15.(2011•浦东新区一模)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A.0.01 mol/L的酒精溶液B.0.02 mol/L的Na2SO4溶液C.0.02 mol/L的KNO3溶液D.0.03 mol/L的氨水分析:根据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假设溶液为1L时计算选项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来比较即可解答.解答:解:A、1L0.01 mol/L的酒精溶液中酒精的物质的量为1L×0.01mol/L=0.01mol,酒精是挥发性溶质,溶液沸点较低;B、1L0.02 mol/L的Na2SO4溶液中溶质的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L×0.02mol/L×3=0.06mol;C、1L0.02 mol/L的KNO3溶液中溶质的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L×0.02mol/L×2=0.04mol;D、1L0.03 mol/L的氨水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L×0.03mol/L=0.03mol,氨气是挥发性溶质,溶液沸点较低;故选B.点评:本题考察角度新颖,学生熟悉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挥发性溶质对溶液沸点的影响.16.等质量的①CH4、②H2、③HCl、④SO2,在标况下体积由大到小顺序是()A.②>①>③>B.④>③>①>C.③>②>④>D.①>④>②>④②①③分析:同温同压下,质量相等,由PV=nRT可推知,体积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体积越小.解答:解:由于n=,代入PV=nRT,得PV=RT,所以同温同压下,质量相等,体积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体积越小,①CH4、②H2、③HCl、④S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2、36.5、64,所以在标况下体积由大到小顺序为②>①>③>④.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本题也可令质量为某值,求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较其大小判断,但较上述解法稍微麻烦.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为22.4L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C.1molH2和1molHe中,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原子数相同、质量也相同D.体积为6L的O2,其质量可能为8g分析:A.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是使用范围分析;B.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酸的浓度、酸的元数有关;C.根据N(分子数)=nN A、m=nM及分子的构成计算判断;D.根据m=计算其质量.解答:解:A.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体,对固体和液体不适用,所以标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不一定为22.4L,故A错误;B.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酸的浓度、酸的元数有关,盐酸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硫酸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盐酸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2倍,故B错误;C.根据N(分子数)=nN A、m=nM及分子的构成知,1molH2和1molHe中,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原子数和质量不同,故C错误;D.温度和压强未知,所以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根据m=知,6L的O2,其质量可能为8g,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范围、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等知识点,注意氦气是单原子分子不是双原子分子,为易错点.18.分别由下列四组物质制取气体:①浓盐酸和MnO2;②(NH4)2SO4和Ca(OH)2;③NaCl和H2SO4(浓);④FeS和H2SO4(稀).所产生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密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分析:根据各反应生成的气体,结合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来判断大小顺序.解答:解:①反应方程式为:4HCl(浓盐酸)+MnO 2MnCl2+Cl2↑+H2O,②反应为:(NH4)2SO4+Ca(OH)2CaSO4+2NH3↑+H2O,③反应为:2NaCl+H2SO4(浓)2HCl↑+Na2SO4,④反应为:FeS+H2SO4(稀)═FeSO4+H2S↑,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顺序为:Cl2>HCl>H2S>NH3,故顺序应为:②<④<③<①,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做题时要注意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这一点.19.已知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A.32g/mol B.64 C.64g D.64g/mol分析:依据题意利用气体摩尔体积概念计算物质的量,结合质量计算摩尔质量,解答:解:在标准状况下448mL某气体物质的量==0,02mo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64g/mol,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