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职高等数学说课课件稿 获奖
高职高等数学说课课件稿 获奖
教学模块分配
基础模块
提高模块
应用模块
必修的基本概念、 基本计算、基本 理论。 (所有学生)
提高性的数学理 论、数学思想 (基础较好的学 生)
与铁路工程专 业相关的数学 知识 (重点教学内 容)
重、难点的确立及解决方法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及基 本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
难点
概念的引入、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高职教育中的《高等数学》
基础课部
数学教研组
说Hale Waihona Puke 课内0102 03
容
课 程 设 置 课 程 设 计 教 学 实 施 教 学 资 源 改 革 思 路
04
06
01
课 程 设 置 一 二 三
在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中的性 质、地位
在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中 的作用
教学 目标
在专业人 才培养方 案中的性 质、地位
高等数学的 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 ①运算能力 ②缜密、严谨的思 维 ①认真、细致的习 惯。
②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逻辑推理 能力) ③交流、协作能力
基本运算
③团结、合作的精 神。
制定教学 目标的依据
① 高职教育的培 养目标:一定理论 知识和较强实践能 力,面向基层、面 向生产、服务和管 理第一线职业岗位 的实用型、技能型 专门人才 ② 学生未来发展 的要求:如何使我 们的毕业生更好地 适应社会的发展, 顺利完成“从学校 到工作的过渡”, 职业道德教育与职 业素质教育
教材资源
1、选用合适教材。 2、尝试自编教材。 (难易适中 职业性强)
师资队伍
1
提 高 教 师 专 业 知 识 水 平
2
培 养 双 师 型 教 师
3
提 高 教 师 职 业 接 轨 能 力
4
提 高 教 师 教 学 改 革 能 力
06
改 革 思 路
模块化教学
改变教师思想
教学 改革
多样化课程 改变学生思维
课程模式多样化
知识讲座 选修课 必修课
高 等 数 学
数 学 建 模
数 学 史
数 学 文 化
教师思想的转变
学习知识→学习技能
讲授为主→学生参与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2问题驱动法
3讨论法 1案例教学法
4对比法 5直观性教学
考核、评价方法
强化
平时表现与到课情况40%
考核 评价 方法
课程考核 80% 期末考试 20%
实际问题设计及处理40%
课后作业20%
弱化
04
教 学 资 源
教学实践
教材、数 字化教辅
教学资源
师资队伍
教材、数字化教辅资源
1
2
教学资源数字化 1、电子教案库 2、教学课件库 3、习题库 4、试题库 5、应用题库
教材特点: 1、难易适中,浅显易懂。 2、强调概念、定理的背景分析和直 观解释,不追求严格的论证和推导。 3、着重实例的引入和分析,体现为 职业教育服务的特点。
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
教学内容选 取的依据
铁路工 程类专 业的要 求
教材的 特点
我校学 生的实 际状况
教学内容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课程内容 第一函 数的极限与连续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第三章 导数的应用 第四章 不定积分 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第六章 微分方程 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八章 多元微分学 第九章 重积分及其应用 第十章 无穷级数 复习与机动 授课学时 8 10 12 10 14 10 12 8 10 8 4
02
课 程 设 计
一
课程 设置 的理 念与 思路
二
教学 内容 的选 取及 依据
三
教学 模块 分配
四
重、 难点 的确 立及 解决 方法
课程设置的理念与思路
强化计算 淡化论证 强调使用
调整教学内容
够用为度
改变教学方法 保证教学效果
高职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材: 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系列规划教 材·数学平台课;岳忠玉、张绪绪主编, 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院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是学好各自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工具,是进一 步学习后继课程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①具备专业需要的实用计算能力和简单的模 在专业人才 型建立能力; 培养方案中 ②掌握数学思维方法,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的作用 ③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情感培养目标 能力培养目标 知识培养目标
办法
引入实例,以问题驱动,淡化理论,借助 多媒体,由浅到深。
03
教 学 实 施
教学方法、 手段 考核、评价 方法
教学组织、设计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手 段 多 样 化
打破 “一张试卷 定终身” 的局面
教学组织、设计
1
从 会 到 不 会
2
启发 诱导 参与
3
突 出 重 点
4
多 举 实 例
教学方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