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窑操作教材员培训讲义1

水泥窑操作教材员培训讲义1


要求操作员有较高的素质 预分解窑人窑生料CaC03有90%左右已经分解,所以生
料从分解带到过渡带温度变化缓慢,物料预烧好,进入烧
成带的料流就比较稳定。但由于预分解窑系统有预热器、 分解炉和窑3部分,窑速快,生料运动速度就快,系统中 若出现任何干扰因素,窑内热工制度就会迅速发生变化。
所以操作员一定要前后兼顾,全面了解系统的情况,对各
碱性耐火砖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烧成温度创造了条件。 窑速也由3.0r/min提高到3.6r/min左右,最高已达4.2r/min, 使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相应缩短,从而提高了出过渡带矿物的 活性。烧成温度的提高和窑速的加快,也促进了C3S矿物的形成 速率。而第三代空气梁式篦冷机的广泛应用,使出窑熟料到 急速淬冷,冷却机热回收效率已达73%以上。所有这些使我国 预分解窑的产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燃料消耗大大降低。
体温度来进行调节的。如果风量分配合理,但分解炉温度低, 人窑生料分解率低,C5和C1出 口气体温度低,说明分解炉用煤 量过少。如果分解炉用煤量过多,则预分解系统温度偏高,热 耗增加,甚至出现分解炉内煤粉燃尽率低,煤粉到C5内继续燃 烧, 致使在预分解系统产生结皮或堵塞。
窑用煤量的大小主要是根据生料喂料量、入窑生料CaCO3分 解率、熟料升重和fCaO来确定的。用煤量偏少,烧成带温度会 偏低,生料烧不熟,熟料升重低,fCaO高;用煤量过多,窑尾 废气带入分解炉热量过高,势必减少分解炉用煤量,致使入窑
入烧成带的物料预烧好。如果遇到垮圈、掉窑皮或小股塌料,
窑内热工制度稍有变化,增加一点喂煤量,系统很快就能恢复
正常;假如窑速太慢,窑内物料层就厚,物料与热气体热交换
差,预烧不好,生料黑影就会逼近窑头,窑内热工制度稍有变
化,极易跑生料。这时即使增加喂煤量,由于窑内料层厚,烧
成带温度回升也很缓慢,容易出现短火焰逼烧,产生黄心料, 熟料fCaO也高。同时大量未燃尽的煤粉落入料层造成不完全燃 烧,还容易出现大蛋或结圈。
烧成带较长,窑速很快,预分解窑烧成带的长度约为窑简体直 径的5.0—5.5倍,较其它窑型都长。又由于入窑生料CaC03分解 率一般高达90%左右,因此窑内物料预烧好,化学反应速度加 快,所以出现窜料的可能性减少,这为提高窑速创造了良好条 件。正常情况下窑速一般控制在3.6rpm/min左右。由于窑速快, 窑内料层薄,物料填充率只有7%左右,而且来料比较均匀。所 以熟悉预分解窑的窑操作员普遍反映,这种窑料子好烧,好控 制,好操作。 由于三通道尤其是四通道燃烧器的广泛应用以及
生料分解率降低,分解炉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窑的热负
荷高,耐火砖寿命短,窑运转率就低,从而降低回转窑的生产 能力。
窑速和窑喂料量成正比关系 回转窑的窑速随喂料量的增加而逐渐加快。当系统正常运行时,
窑速一般应控制在3.6r/min,不过近年来又有提高的趋势,最 高已达4.2r/min,这是预分解窑的重要特性之一。窑速快,窑 内料层薄,生料与热气体之间的热交换好,物料受热均匀,进
炉燃烧空气量,也有利于降低系统阻力。与此同时,相应增加分解炉 用煤量,以利于提高人窑生料CaCO3分解率。如果窑尾O2含量偏低, 窑头负压小,窑头加煤温度上不去,说明窑内用风量小,炉内用风量 大。这时应适当关小三次风管阀门开度。需要时增加窑用煤量,减小 分解炉用煤量。
窑和分解炉用煤分配比例 分解炉的用煤量主要是根据人窑生料分解率、C5和C1出口气
种参数的变化要有预见性。发现问题,预先小动用煤量,
尽可能少动或不动窑速和喂料量,以避免系统热工制度的
急剧变化,要做到勤观察、小动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 排除。
预分解窑风、煤、料和窑速的合理控制 操作好预分解窑,风、煤、料和窑速的合理匹配是至关重要的。喂
多少料,需要烧多少煤,也就决定了系统排风量。根据窑内物料的煅 烧状况,窑速该打多 快,窑操作员必须随时做到心中有数。
风、煤、料和窑速合理匹配是烧成系统操作的关键 窑和分解炉用煤量取决于生料喂料量。系统风量取决于
用煤量。窑速与喂料量同步,更取决于窑内物料的煅烧状 况。所以风、煤、料和窑速既相互关联,又互相制约。对 于一定的喂料量,煤少了,物料预烧不好,烧成带温度提 不起来,容易跑生料;煤多了,系统温度太高,物料易被 过烧,窑内容易产生结圈、结蛋,预热器系统容易形成结 皮和堵塞;风少了,煤粉燃烧不完全,系统温度低。在这 种情况下再多加煤,温度还是提不起来,CO含量增加,还 原气氛下使Fe203变成FeO,产生黄心熟料。在风、煤、料 一定的情况下,窑速太快生料黑影就逼近窑头,易跑生料; 窑速太慢,则窑内料层厚,生料预烧不好,容易产生短火 急烧形成黄心熟料,熟料fCaO含量高。
窑和分解炉风量的合理分配 窑和分解炉用风量的分配是通过窑尾缩口和三次风管阀门开度来实
现的。正常生产情况下,一般控制氧含量在窑尾为1%左右,在炉出口 为3%左右。如果窑尾O2含量偏高,说明窑内通风量偏大。其现象是 窑头窑尾负压比较大,窑内火焰较长,窑尾温度较高,分解炉用煤量 增加时炉温上不去,而且还有所下降。 出现这种情况,在喂料量不变 的情况下, 三次风管阀门开度较小时可开大三次风阀门,以增加分解
冷却带短,易结前圈 预分解窑冷却带一般都很短,有的根本没有冷却带。出窑熟料温度
高达1 300℃以上,这时熟料中的液相量仍未完全消失,所以极易产生 前结圈。
黑火头短,火力集中 三通道或四通道燃烧器能使风、煤得到充分混合。所以煤粉燃烧速
度快,火焰形状也较为活泼,内流风、外流风比例调节方便,比较容 易获得适合工艺煅 烧要求的黑火头短、火力集中的火焰形状。
烧成系统工艺流程
预热器部分:在上升气流的带动下,生料从二级筒排 气烟道进入一级筒,在一级筒内进行热交换和收尘后, 气体从预热器出口排走,而原料从一级筒下料管进入 二级筒排气烟道,在上升高温热气的带动下又进入二 级筒进行热交换与收尘并进入下一级,如此逐级下行 循环往复。当原料从四级下料管出来后,进入分解炉 与喷来的煤粉及三次风管过来的高温三次风充分混合 燃烧,进行预分解。预分解后的原料经五级筒后进入 窑内。(注:热交换大部分在上升管道内进行)
由于入窑生料CaCO3,分解率很高,窑内分解带大大缩短,过渡带尤 其是烧成带相应延长,物料窜流性小,一般窑头看不到生料黑影。因 此看火操作时必须以观察火焰、窑皮、熟料颜色、亮度、结粒大小、 带料高度、升重以及窑的传动电流为主。必须指出,因为窑速快,物 料在窑内停留时间只有25min左右,所以窑操作员必须勤观察,细调 整,否则跑生料的现象也是经常发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