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考情分析本章是培养学习法律意识、兴趣的一章,对理解、学好法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掌握“法律关系主体”、“法律事实”和“法律渊源”内容,考试重点突出,分值较少,题型主要是客观题,预计考试分值在3分左右。

2019年教材新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容。

【提示】1.我国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获得了宪法确认。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第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第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专题概要专题一法律基本概念专题二法律关系专题一法律基本概念知识点概要知识点法的特征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4.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5.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关键词】法的概念:国家意志性→制定或认可→强制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

【考题·多选题】(2018年)下列关于法的规范属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是社会规范B.法是技术规范C.法是行为规范D.法是道德规范『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特征。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知识点法律体系1.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含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具体七个基本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

【例题·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

A.行政法B.行政法规C.仲裁法D.民事诉讼法『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体系。

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可分为若干法律门类,称为法律部门。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7个法律部门。

选项A正确。

【例题·多选题】王美丽等同学认为,检验学生关于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水准的一个富有成效的办法,是看他们能否将摆在他们面前的法律、法规,准确而适当地列入相关法律部门之中。

他们列举了下列几方面的法律、法规,让张富贵同学将其中不属于民商法这一法律部门的法律挑选出来。

您认为应当作何选择()。

A.反不正当竞争法B.反垄断法C.破产法D.公司法『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体系。

民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法律关系规范的总称。

选项AB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属于经济法的范畴。

知识点法律渊源【概念解析】法律的渊源:亦称法律的形式,指法律的存在或表现形式。

【总结】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重点法条】(1)法律解释与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解释法律,其作出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提示】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2)部门规章(或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自行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部门规章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3)设区的市级人大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4)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或决定。

【考题·多选题】(2015)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

A.联合国宪章B.某公立大学的章程C.《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案例D.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我国法律渊源。

选项A属于国际条约和协定,是我国作为国际法主体同其他国家或地区缔结的双边、多边协议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选项B,公立大学不是我国的立法主体,其章程不属于法律渊源;选项C,《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公布的案例在我国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参考,不是我国的法律渊源;选项D,证监会发布的文件属于部门规章。

【考题·多选题】(2018)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

A.《支付结算办法》B.《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C.《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D.《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渊源。

我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国际条约和协定。

选项A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选项D是证监会发布,均属于部门规章。

选项B是司法解释。

选项C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属于法律。

【考题·单选题】(2014)下列关于各种法律渊源效力层级由高到低的排序中,正确的是()。

A.宪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法律B.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C.宪法、法律、部门规章、行政法规D.宪法、行政法规、法律、部门规章『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渊源。

法律效力等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考题·单选题】(2004年)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的渊源。

行政法规是指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本题中,A选项属于法律;C选项属于地方性法规;D选项属于规章。

【考题·单选题】(2016)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部分修改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B.部门规章可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增加其义务的规范C.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人民政府就地方性事务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D.除最高人民法院外,其他国家机关无权解释法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渊源。

没有法律或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增加其义务的规范,选项B错误。

地方性法规是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就地方性事务以及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需要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选项C错误。

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总结司法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解释的总称,选项D错误。

知识点法律规范(一)法律规范的概念与特征【概念解析】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1.法律规范不同于规范性法律文件。

规范性法律文件是表现法律内容的具体形式,是法律规范的载体。

2.法律规范不同于国家的个别命令,后者其效力针对特定的主体或场合,不具有可重复适用性和普遍适用性。

3.法律规范不同于法律条文。

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主要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二)法律规范的种类1.为主体提供行为模式的方式分为:2.是否允许当事人自主调整: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提示:义务性规范属于强行性规范。

(三)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考题·单选题】(2018年)下列各项法律规范中,属于确定性规范的是()。

A.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B.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者限制转让的标的物,依照其规定C.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D.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规范的种类。

确定性规范是内容已经完备明确,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范。

选项C是委任性规范,选项AB是准用性规范。

【考题·单选题】(2017年)关于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律规范等同于法律条文B.法律条文的内容除法律规范外,还包括法律原则等法要素C.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表现形式D.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一一对应『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不同于法律条文,选项A错误。

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选项C错误。

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选项D错误。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法律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B.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包括可为、应为和勿为三种模式C.法律规范中的假定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和情况D.法律规范等同于规范性法律文件『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不同于规范性法律文件;D错误当选。

专题小结专题二法律关系知识点概要专题二要点考试频率知识点法律关系概念【概念解析】法律关系VS好意施惠等道德、友谊关系。

1.法律关系必须是有法律约束力权利义务的社会关系,如:合同之债。

2.好意施惠等友谊关系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社会关系,如:您通过注会考试,我就嫁给您。

【例题·多选题】(2016年)甲、乙均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甲、乙之间的下列约定中,能够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有()。

A.甲送给乙一部手机B.二人共进晚餐C.甲将房屋出租给乙D.二人此生不离不弃『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

选项A是赠与关系,选项C是租赁关系;选项BD不发生法律后果。

【例题·单选题】下列情形,属于成立法律关系的是()。

A.甲应允乙同看演出,但迟到半小时,乙要求甲赔偿损失B.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C.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D.甲应同事乙之邀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筋溺水身亡『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一种社会生活关系,但并非所有的社会生活关系都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其他的社会生活关系受道德、习惯等的调整。

其中C项因甲的劝酒而导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所产生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受民法所调整,故C项正确。

ABD项属于道德、爱情、友情等领域,都不受法律所调整。

知识点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主体、客体、内容)(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概念解析】法律关系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人,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人。

1.主体包括2.公民和法人要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备权利能力,即具有法律关系主体构成的资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