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国外的环境管理简介
第一节中国环境管理简介
中国环境管理始于20世纪70年代
标志事件——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
我国环境管理的机构设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资源保护委员会
•国家环保总局(国务院直属正部级单位)
•国务院其它与环保相关的部门机构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地方环境管理机构
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手段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环境保护的两个基本方针(272)
•“三十二字”方针
•“三同步、三统一”方针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预防为主
•谁污染、谁治理
•强化环境管理(核心)
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政策手段
1、“老三项”制度(27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
“三同时”——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新五项”制度(274)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污染限制治理制度
第二节美国环境管理简介
美国环境管理体制与机构
1、美国国家环境质量委员会(CEQ): 其建议只有被总统采纳才能实现•CEQ的职能:
2、美国国家环保局(EPA)EPA的三个主要部门
•EPA的职能:
3、联邦政府部门的环境保护机构
4、美国州政府的环境保护机制
国家环保局和州环保局的关系
美国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国家。
•许可证制度:
•排污交易制度:“排污抵消”和“泡泡政策”
•增加政府环境保护经费的投入:
•完善环境法律体系:
•加强环境管理的研究:
•开展环境教育:
美国环境管理的特点
•通过改革行政决策的方法和程序来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
•将法律与技术相结合来控制污染;
•将行政管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以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节欧盟环境管理简介
机构设置:
1985年,欧盟首脑会议决定把环境保护列为正式职责。
欧洲环保局的活动目标须由参与国一致确定,影响较小的决策也需要2/3国家通过才能生效。
机构的职能
欧盟环境管理的政策与基本策略
•欧盟环境活动的四大方面(286)
•环境政策目标(5点)
•环境行动计划及其类型
•4个优先研究领域
欧盟的主要环保措施(287)
•水方面
•大气方面
•燃料使用方面
•噪声控制方面
•化学品管理方面
•废物管理方面
•自然保护方面
•
欧盟环境管理的特点
•通过制定共同的环境保护政策来解决环境问题;
•注意处理欧盟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直接使用原则,优先适用原则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第四节日本环境管理简介
机构设置
1、公害对策会议及其主要职权(289)
2、日本环境厅及其主要职责(290)
3、公害对策审议会及其主要职权(291)
环境厅和公害对策会议两者间的主要区别(291)
日本环境管理的制度与基本策略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无过失责任制度
•公害纠纷处理制度
•加强环境法制
日本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
•具有较完备的环境管理机构
•适时修改法律,以适应环境管理的需要
•以环境标准作为政策的目标和手段
•地方政府的行为超前于中央政府
•企业环境管理重在“防”
•第十章全球环境管理
•第一节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和特点
全球环境问题:超越一个以上主权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酸雨、臭氧层耗竭、有毒有害化学品和废弃物越境转移、生物多样性减少及海洋污染,等等。
)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特征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普遍性、共同性;
•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其影响和危害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设计全球的后果;
•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的共同行动。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特点
•全球化
•综合化
•社会化
•政治化
环境问题政治化的表现:在宪法和国家计划中都有环境保护的内容, 政党的“绿化”, 环境外交日益频繁
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类不当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贫穷;人口增长;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全球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自然环境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了必须对人类环境行为进行全球管理;•地球环境中的财产属全人类所共有,共有财产需要人类共同给于保护;•为了维护国际社会的安全和政治秩序的稳定,也需要通过共同的行动对全球环境问题进行管理。
全球环境管理的内容:
污染控制管理,资源管理(分类依据:环境问题的类型)
第二节全球环境管理的主要行动
全球环境管理基本原则的特点(308)
为何“污染者负担”原则只是一般性原则?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1、国家环境主权原则(核心)
•国家对其自然资源拥有永久主权;
•国家虽有权按自己政策开发本国的自然资源,但必须保证这种活动不致损害他国和国际公有地区的环境。
2、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共同的责任& 有区别的责任(309)
3、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4、预防原则
全球环境管理的主要机构
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总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华,是联合国秘书处在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个全球环境性组织。
主要部门——环境规划理事会
环境秘书处
环境基金委员会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环境委员会
主要活动及工作目标(314)
3、世界自然保护基金
宗旨——为自然保护提供财政资助
主要工作内容(315)
全球环境管理的重要国际行动
1、加强国际环境合作
2、制定、签署和履行全球环境保护公约
3、开展全球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
1、《保护臭氧层公约》及其议定书
第一部全球性大气保护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2、《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有关问题
存在的争议(316)
3、《巴塞尔公约》和伦敦准则
针对危险废物(有害化学物质)(317)
4、《生物多样化公约》
行为效果的检查与监督
1、对特定环境状况的检查(最重要、最基本)
2、审查缔约国的报告和材料
3、国家的直接监督
第三节中国关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立场与态度
方针——积极认真、坚持原则、科学态度、实事求是
参与国际事务的两个方面
1、努力做好本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2、从1972年开始,中国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的国际活动。
基本主张和原则立场
1、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在保护环境的国际合作中,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需要;
3、不能抽象地谈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应明确导致目前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责任和治理这一问题的主要义务;
4、在国际环境保护合作中,应充分尊重各国主权,互不干涉内政;
5、应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有效参与。
我国在全球变化活动中的立场
1、对国际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所作的努力表示赞赏;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情况不同,应给予差别对待;
3、气候变化公约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4、中国提倡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扩大绿色植被来增加地球对CO2的吸收能力,这是中国对控制全球气候变化所采取的积极行动。
•我国在臭氧层保护活动中的立场(322)
•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中的立场(323)
•我国在控制有害化学物质越境转移的活动中的立场(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