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微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
通过适当引导,带领学生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
达成目标
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
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 “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3、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积累更多
田园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片头。
二、欣赏诗歌:
现在我们就走进古代诗人范成大为我们描绘的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四时田园杂兴》,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味儿!你也一定会陶醉其中的。
播放课文朗读。
三、介绍作者。
范成大( 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
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四、解释诗题
“四时” “兴”是什么意思?
“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这里的“兴”是兴致,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这里指即兴创作的作品。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
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五、理解诗意
①昼: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
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生动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⑥未解:不懂。
⑦供:参加。
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一个“学”字,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
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
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
请你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六、领会诗境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请大家再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除了刚才读懂的画面,还出现了哪些画面?吟诵古诗。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
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
象。
这是我们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让我们一起走进田园感受此情此境吧。
七、归纳学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