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价格指数由于股票价格受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变化无常,不仅单个股票的价格波动频繁,股票市场的总体走势也起伏不定。
通常情况下,如果股票市场总体走势向好,在个别股票走高或继续走高的可能性就较大;相反,如果股票市场总体走势疲弱或下跌,则单只股票走高的可能性也不大。
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不仅要了解单只股票的价格变化情况,还要了解、把握股票市场的总体变化情况及变化趋势。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和需要,股票价格平均数和股票价格指数就应运而生。
股价平均数和股价指数是衡量股票市场总体价格水平及其变动趋势的尺度,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状态的灵敏信号。
投资者可以据此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经济界、新闻界、公司老板乃至政界领导人等也以此为参考指标,来观察、预测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形势。
因而股价平均数和股价指数往往成为市场经济新闻的中心。
股价平均数和股价指数具有代表性和敏感性的特征。
代表性是指列入指数计算的股票,能够代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总体发展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
由于上市交易的股票种类繁多,许多国家的交易所并不是把全部上市股票都纳入到股价指数的计算范围,而是在其中选择具有较强代表性的股票,作为指标股来计算股价指数。
敏感性是指股价指数的变化能够从总体上反映股票市场价格水平的整体变化情况,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
人们通常所说的股票价格指数实际上包括股票平均数和股价指数两种,它们分别是根据不同的编制方法得到的。
一、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股价平均法,另一种是指数计算法。
(一)股票价格平均数股价平均数采用股价平均法,用来度量所有样本股经调整后的价格水平的平均值,它反映一定时点上样本股价格的绝对水平。
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和修正股价平均数。
通过对不同时点上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
其公式为:其中:为平均股价;为各样本股收盘价;n为样本股票种数。
例1,从某一股市选取的样本股为A、B、C三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5元、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
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中,即得:股价平均数=(P1+P2+P3)/3=(10+15+30)/3=18.33(元)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的优点是计算简便,但也存在两个缺点:第一,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从而不能区分发行量或交易量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票市场的不同影响。
第二,发生样本股送配股、拆股时会使股价平均数失去真实性、连续性和时间序列上的可比性。
例2,上述C股票发生以1股送1股时,股价应该从30元调整为15元,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18.33元,而是(10+15+15)/3=13.33元。
也就是说,由于C股发生了送股,导致股价平均数从18.33元下降为13.33元,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的这两点不足,可以通过加权股价平均数和修正股价平均数来弥补。
2.加权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又称加权平均股价,是将各样本股票的发行量或成交量作为权数计算出来的股价平均数。
其计算公式为:式中:Wi为样本股的发行量或成交量。
以样本股成交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可表示为:计算结果为平均成交价。
以样本股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可表示为:例3,某股票市场选择A、B、C三种股票作为样本股,其发行量及在某日的成交量、成交价格如表3-1所示。
表3-1 股票的价格及其发行量、成交量ABC3.修正股价平均数这是美国道-琼斯公司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
修正股价平均数是在简单算术平均数法的基础上,当发生拆股、增资配股时,通过变动除数,使股价平均数不受影响,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具体作法是先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得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
修正除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得出的平均数与股份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
目前在国际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就采用修正平均股价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每当股票分割、发放股票股息或增资配股数超过原股份10%时,就对除数作相应的修正。
(二)股票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是将计算期的样本股股价与某一基期样本股的股价相比较的相对变化指数,用以反映市场股票价格的相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1.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步骤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分为五步:(1)选择样本股。
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股来编制股票价格指数,样本股可以是全部上市股票,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股票。
样本股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和影响力。
样本股的选择主要考虑两条标准:一是样本股的市价总值要占在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市价总值的相当比重;二是样本股票价格变动趋势能反映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总体趋势和运行情况。
(2)选定基期。
基期应该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均衡性,能代表正常情况下股票市场的均衡水平,基期定得合适才具有可比性,计算出来的股价指数才能如实地反映股市活动情况。
通常选择某一股价相对稳定的日期为基期。
(3)计算基期平均股价或市值。
收集样本股在基期的价格并按选定的方法计算样本股平均价格或市值。
通常以样本股的收盘价进行计算。
(4)计算计算期平均股价或市值,并作必要的修正。
收集样本股在计算期的价格并按选定的方法计算平均价格或市值。
通常以样本股的收盘价进行计算。
(5)指数化。
将基期平均股价定为某一常数(如1000、100、50或10),将计算期的数值除以基期的数值,并将其指数化,得到计算期股价的指数值。
2.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有简单算术股价指数和加权股价指数两种。
(1)简单算术股价指数在计算简单算术股价指数时,只考虑股票价格的相对变化,而不考虑股票的成交量或发行量。
简单算术股价指数又分相对法和综合法。
相对法计算简单算术股价指数方法是先分别计算个别样本股的指数,然后再加总平均。
其计算公式为:综合法计算简单算术股价指数的方法是将样本股计算期价格和基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除。
其计算公式为:其中为股价指数,为基期第i 种股票的价格,为计算期第i 种股票的价格,n为选定的样本股数。
例4:A、B、C三种股票为某股票市场的样本股,有关的数值如表3-2所示。
分别用相对法和综合法计算简单算术股价指数(设基期指数为100)。
表3-2 股票的价格及其发行量、成交量(2)加权股价指数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样本股票数量(发行量或交易量)对股价指数的影响,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
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加权股价指数是以加权法计算的股价指数,以样本股票发行量或成交量为权数,有基期加权、计算期加权和几何加权之分。
基期加权股价指数又称拉斯贝尔加权指数(Laspeyres index),简称L指数,是用基期发行量或成交量作为权数,计算公式为:式中:为第i种股票在基期发行量或成交量。
计算期加权股价指数又称派氏加权指数(Parshall Index),简称P指数,采用计算期发行量或成交量作为权数。
计算公式为:式中:为第i种股票在基期发行量或成交量。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氏指数。
几何加权股价指数是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指数,先分别计算出计算期和基期各样本股股价的几何平均值,再对比求出几何股价指数。
由于计算复杂,很少被实际应用。
在上例中,如果要计算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股价指数(设基期为100),其值为:二、我国主要的股价指数(一)上证综合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简称上证综合指数,从1991年7月15日起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公布。
它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以100为基期指数,以全部上市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按加权平均法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其中,本日股票市价总值=∑本日各股票收盘价×发行股数基期股票市价总值=∑基期各股票收盘价×发行股数如果新增或删除股票,或上市公司增资扩股,涉及到股票数额的增减,公式应该修正,方法如下:随着上市股票品种逐渐增加,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这一综合指数的基础上,从1992年2月起分别公布A股指数和B股指数;从1993年5月3日起正式公布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和综合五大类分类股价指数。
其中上证A股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上证B股指数以1992年2月21日为基期,以全部上市的A股和B股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
上证分类指数以1993年4月30日为基期,按同样方法计算。
(二)深证综合指数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包括:深证综合指数、深证A股指数和深证B股指数。
它们分别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全部A股、全部B股为样本股,以1991年4月3日为综合指数和A股指数的基期,以1992年2月28日为B股指数的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以指数股计算日股份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当有新股票上市时,在其上市后当天纳入指数计算。
当某一股票暂停买卖时,将其暂时剔除于指数的计算之外。
若有某一股票在交易中突然停牌,将取其最后成交价计算即时指数,直至收市。
深证综合指数为派氏加权价格指数,即以指数股的计算日股份数作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其基本公式为:如果样本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则改用变动之前一营业日为基准日,并用"连锁法"进行计算。
每日连锁计算的环比公式为:式中:今日即时总市值=各样本股市价×已发行股数;经调整上日指数股总市值是指根据上日样本股的股本或样本股变动而作调整后的总值。
(三)上证成份股指数上证成份指数,简称上证180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并更名而成的,其样本股是在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场代表性的180种样本股票。
作为上证指数系列核心的上证180指数的编制方案,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具有可操作性和投资性、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
上证成份股指数的样本股共有180只股票,选择样本股的标准是遵循行业内的代表性、规模、流动性三项指标。
即选取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股票作为样本。
上证成份指数的样本空间,是在剔除上市时间不足一个季度、暂停上市、经营状况异常或最近财务报告严重亏损、股价波动较大、市场表现明显受到操纵等股票的范围内选择的所有上海A股股票。
样本股的选择方法是:①根据总市值、流动市值、成交金额和换手率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②按照各行业的流通市值比例分配样本只数;按照行业的样本分配只数在行业内选取排名靠前的股票;③对各行业选取的样本作进一步调整,使成份股总数为18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