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基层管理人员角色认知与日常管理.
中基层管理人员角色认知与日常管理.
2004-08-06
37
使用、点检、保养之间的关系
使用
内容 培训 试操作
形式
发生时期
频度
使用说明书 操作规范
设备使用前 岗位培训
到掌握为止
点检 保养
检查 记录 实施 记录
点检指导书
中基层既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又是员工联系领导 的纽带;
中基层是生产的直接组织和参与者,所以中基层 既应是技术骨干,又应是业务上的多面手.
2004-08-06
16
(三)中基层职责、权限及素质要求
中基层的职责: ---劳务管理/生产管理/辅助上级;
中基层的管理职能: ---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
2004-08-06
8
角色认知
决策主管 高阶主管 中阶主管 基层主管
基层员工
基员 基主 95% 75%
中阶 50%
高阶 决主 25% 5%
5%
组执 织行 力力
25%
管 理 力
50%
领计 导划 力力
75%
思规 考划 力力
95%
决 策 力
2004-08-06
9
自我角色的认知
1.对企业来说:中基层是直接管理作业人员,是Q(品质) 、 C(成本) 、D(交期)指标达成的最直接的责任者。
2004-08-06
24
现场管理的要点:
1.导演和啦啦队长 2.乐观积极 3.实事求是 4.合理分配工作 5.用人不疑 6.认真倾听
7.维护下属的自尊 8.称赞下属 9.关心下属 10.为下属制造机会 11.言行一致 12.让出荣誉
2004-08-06
1. 中基层要代表三个立场:对下代表经营者的立场,对上代表 生产者的立场,对待直接上级既代表员工的立场,同时又代 表上级的辅助人员的立场.
2. 西方有一种说法:驾驭好你的领导,只有了解了领导的风格, 才能更好地协调好关系,开展好工作.
3. 下级对上级有以下五个期望:办事要公道,关心部下,目标明 确,准确发布命令,及时指导,需要荣誉.
PD AC
PD AC
P-Plan-计划、策划 D-Do-实施 C-Check-评价实绩与标准的差异 A-Action-总结 调整,排除差异,继续防止
2004-08-06
21
4.方法:运用规则、观念、工具,以达成管理的目标。
5.制度:管理的运用需要条理,这个条理则由大家制定, 由大家遵守。
6.科学性:基于理论研究、实践验证,汇集整理成若干 的方法,而且此方法,既简易又可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 标。
混合专业化 生产过程时间组织: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平行
顺序结合移动
2004-08-06
31
流水线节拍
R流水线节拍=F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计划 期的产品产量
案例:某流水线生产计划日产量为150件,采 用两班工作制,每班规定12分钟的停歇时间, 计划废品率为4%,计算流水线节拍?
2004-08-06
32
班组生产作业计划
1、排程优先原则: 按照交期先后次序/按照顾客优劣次序/按照 制程瓶颈有无次序/工序原则
2、进度延迟对策: 提供产能/延长工作时间/减少紧急订单插入/ 协调出货计划
2004-08-06
33
班组日常生产派工
派工分为两部分:
准备包括:检查技术文件/工具申请书/材料搬运 通知/设备调整通知
2004-08-06
23
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现场管理干部的十项要求:
1.热爱自己的职业 2.走动式管理 3.运用合适的教育方法 4.以各种前瞻性的设想来开展工作 5.培养问题意识 6.积极动手,主动报告 7.积极掌握业务知识和管理方法 8.善用“红白脸”,运用各种激励手段 9.以身作则 10.倾注一切热情和力量去面对工作,下定背水一战的决心
2004-08-06
10
自我角色的认知
中基层在企业、公司、员工、同事之间,扮演着 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赋予其不同的价值。
首先,中基层是企业价值和利润的创造者; 其次,中基层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左右手; 再次,中基层是作业人员的帮助者和支持者; 最后,其他中基层是战友和兄弟;
2004-08-06
2004-08-06
5
(一)中基层定义
定义: 是指对现场的作业人员、材料、设备、作业方 法、生产环境等生产要素,直接指挥和监督,以达成 企业的各项管理目标的管理人员.
使命:根据公司目标和现有条件,高效率地达成自己 应承担的组织的目标或者被分担的业务.
任务:指挥工作/管理人员
2004-08-06
11
对企业正确的认识
1.企业不是顺风车 2.企业不是收容所 3.企业不是福利院
2004-08-06
12
(二)中基层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基层是基层的一级管理,是班组的领导者。 中基层在班组中实际起着厂部、车间两级领导 的代表作用,具体负责厂部、车间所布置任务 的贯彻落实。同时中基层作为企业最基层的组 织者和管理者,既要直接参加劳动,完成自己 的计划,又要指挥全班组的生产,完成全班组 的任务;既要带头遵纪守规,又要严格考核, 搞好班组管理。
2004-08-06
19
(四)管理的原则和要义
管理的概念:
---指企业组织,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从“制造产品或 服务”的阶段开始规划、执行与控制生产或服务的行为 。它是一种方法, 也是一种制度;是一种科学,也是一 种艺术。
2004-08-06
20
管理概念包含以下七项内容:
1.管理目的:高品质、低成本、守交期、士气、安全。 2.管理区分:品质管理、成本管理、制程管理。 3.管理步骤:
2.对企业高层来说:中基层是企业高层命令、决定的贯 彻者和执行者,既是管理精神传播的窗口,又是高层主管 与作业人员沟通的桥梁。
3.对中基层来说:其他中基层是同事,是工作上的协作配 合者,同时又在晋升方面形成竞争关系。
4.对作业员工来说:中基层是直接领导,并对其进行作业 指导,评价其作业能力及作业成果。
2004-08-06
35
三、班组设备管理
(一)机器设备的分类和定义
设备的含义包括仪器设备、测量用具、夹具、工具等。 具体可以分为: (1)设备---如机床、波峰焊等大型加工设备 (2)计量仪器---用作品质判定的测量用具 (3)工装夹具---为了提高效率/保证品质,组装、加工或测量 用来定位或者判定用的辅助器具,多由企业自行设计制作。 (4)工具(螺丝刀、扳手) (5)样板或样品---指用来作观感判定(颜色、外观) 、实物判 定(尺寸、形状)用的物品,是测量的一种代替形式
2004-08-06
3
优秀的中基层应该具备
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正确的品质观念 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 正确的作业管理方法 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 良好的交流沟通技巧
2004-08-06
4
中基层管理特征
一、中基层认知教育
(一) 中基层定义与角色认知、企业认识 (二) 班组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中基层的职责.权限与素质要求 (四) 管理的原则和要义 (五) 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六) 新官如何上任
中基层的管理对象: ---人/机/料/法/环/信息/时间;
2004-08-06
17
中基层权限
中基层的权限: 1.指挥和管理本班组的生产经营活动 2.劳动组织调配权 3.完善制度权 4.拒绝违章指挥和停止违章作业权 5.员工奖罚建议权 6.奖金分配权 7.举荐权 8.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权。
2004-08-06
2004-08-06
27
新官如何上任
1.改变思想 2.开展工作
分析形势 变革慢行 早出成绩 吸收失败的教训
3.明确自己的职责任务 4.带人先带心
2004-08-06
28
第二讲 中基层日常管理要项
一.班组生产管理
班组生产管理的任务:QCD 班组生产管理内容:PDCA 班组生产管理的工具:制造单/管理看板/网络
7.艺术性:管理的执行,既没有太多异常状况,也没有完 全的一成不变,管理的尺度分寸,依赖管理者的灵活掌 握、巧妙运用。
2004-08-06
22
管理者的思考方向:正确做好应做的事情就是 管理。真正的管理就是循环PDCA的管理周期, 可以运用以下原则来观察、展开工作:
1.以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 2.反省工作方法 3.站在他人的立场 4.下一工序即客户 5.从重视个别效率到重视整体目标
面对他的直接上级又应站在部下和上级辅助人 员的立场上讲话.
中基层的特点用16字概括:
职位不高,决策不少,“麻雀”虽小,责任不小.
2004-08-06
15
中基层的重要作用
中基层影响着决策的实施,因为决策再好,如果 执行者不得力,决策也很难落到实处.所以中基 层影响着决策的实施,影响着企业目标的最终实 现;
设备/生产日报/进度管理箱
2004-08-06
29
现场管理十大内容
人
Q
质量
机
C
成本
料
管理 对象
管理 项目
D
交货期
法
M 士气
环
S
Hale Waihona Puke 安全2004-08-0630
班组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过程:生产技术的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 程/辅助生产过程/服务生产过程
生产类型: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 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
开始包括:下达工作指令/安排作业进度/下达检 查指令
日常生产派工方式:标准派工法/定期派工法/临
时派工法/轮换派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