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基础知识

古诗词基础知识


古 体 诗 近 体 诗
题材分类 送别诗 怀古诗 边塞诗 思乡诗 闺怨诗 借景抒情诗 咏物言志诗 田园诗 山水诗 政治诗
诗 歌
古体诗 句数、字数、格律要求不严格 七律 字 押 数 韵 律诗(八句) 五律 、 平 句 仄 近体诗 七绝 数 绝句(四句) 对 仗 五绝 有词牌限制格律,依据长短可分 词 为长调、中调、小令 有宫调、曲牌限制格律 曲 可分为杂剧、散曲。散曲又 可分为套数、小令
考点3:表达技巧的鉴赏
“表达技巧”从广义上看包括下面内容:
①表达方式:抒情、描写、议论、叙事等。
②修辞手法(辞格、修辞格):比喻、对比、 比拟、对偶、借代、夸张、双关、反问、设 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③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想象、联想、烘 托、渲染、对比、衬托、讽刺、象征、托物 言志、抑扬褒贬、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等。
【高考诗词有何特点】 1、诗的体裁为五、七言格律诗,词、 曲则为小令(其他可考性不大); 2、多为名家名篇,名篇中往往有名 句(太偏、太怪者可考性不大); 3、有较高的思想、认识、审美价值 4、艺术技巧均为常见技巧,大都是 其他文学作品所共有的而学生在学 习中又接触过的 技巧。
• 二、命题趋势: • ①材料的选择一定是浅显的(得分 率一直比较低)。 • ②命题思想两方面 • ⑴形象、语言、技巧 • ⑵思想、观点 • ③允许考生在尊重定论的基础上适 度发挥,但必然受到一定的约束, 不可信马由缰。
考点4:意境的鉴赏
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 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 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意境的鉴赏, 应是对一首诗的整体认识,是诗歌鉴赏 的重点之一。 意境的鉴赏方法,应该通过对一首 诗的包括意象在内的思想内容、感情格 调以及表达技巧等等进行综合分析来完 成。
考点5:形象的鉴赏
四、题型及 答题思路
(一)、简答题型 〖示例〗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觉春空。垂 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 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 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⑴两首词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 ⑵“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与“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均写愁情, 试分析其表现手法。 ⑶两首词内容和技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考试说明》要点解说
5个考点:考点1:内容的理解
“内容的理解” 不仅是鉴赏的 前提和基础,而且是鉴赏的关键, 如果看不懂一首诗,鉴赏就无从谈 起;有了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 鉴赏才会成为可能。因此, “内 容的理解” 历来是考查的重点。
考点2:语言的鉴赏
语言的鉴赏,可以着眼局 部,去鉴赏某个重点词语或精 彩诗句;也可以着眼整体,去 鉴赏一首诗的语言特点。
(四)
综合表述型
• 〖示例〗 观书有感 宋· 示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 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那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写诗也 颇有特点。试就这首诗的内容和表 现手法写一段120字左右的赏析性 文字。
“形象”在诗歌中,既指叙事诗中的人物 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但 更多的情况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比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花秋月、柳絮 榆荚、寂水寒山、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 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 小荷残菊、鹧鸪杜鹃等等。由于这些形象浸 染了作者感情,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 已经融为一体,所以通常称之为意象。
诗歌的时代烙印: 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 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 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 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 作的颠峰时期。 ④北宋诗重义理。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 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 中的时代强音。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 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 诗歌之中多重忠义。
(二)、评价题型
〖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 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 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三)、比较评价题型
〖示例〗 比较阅读下列诗词曲,回答问题 〘越调〙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 沉醉东风· 秋景 挂绝壁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 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 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 出发,你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为什 么?
一、整体感知 二、诗歌语言 三、情感类别 四、内容鉴赏 五、表达技巧 六、诗歌形象 七、诗歌意境 八、诗歌风格 九、答题策略 一〇、总结训练
三、考点说明 及命题趋势
考点要求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3分值6-8分,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高考要考什么(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考了什么】 体裁: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宋词, 元曲; 题材:写景,思乡,咏怀,咏史,送别, 咏物; 内容:主旨,情感,意境,诗眼,意象,语言, 体裁,章法,风格; 手法: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用典,直接 胸臆,情景交融。
古典诗词 鉴赏专题
第一课时
1、基础知识 2、复习策略 3、考点说明及命题趋势 4、题型及答题思路 5、答题失误分析
一、基础知识
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格 诗 表达方式分类 形 律 词 叙事诗 式 诗 曲 抒情诗 分 类 自由体诗 哲理诗
诗的 分类 创作分类 文人诗 民间诗
古 时 代 间 诗 分 现 类 代 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