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物理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实习报告
(姓名:班级:应用物理09-2 学号:0907000000)
在白老师的带领下,我们09和11级物理系全体同学一起,参观了一系列物理学在现在农业上的应用产业。

主要包括现代化鸡舍,和现代化温室育苗。

在此做以简单阐述的相关介绍。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是物理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它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技术,它可以有效替代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作物增产的作用。

物理农业是将电、磁、声、光、热、核等物理学知识和高新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特定的物理技术方法处理农作物,可在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同时,达到增产、优质、抗病和高效的目的,并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农产品达到质量、绿色、无污染的标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物理农业是实现生态农业,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的单项技术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日本、前苏联等国对磁场处理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大连和青岛相关部门在应用和推广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效,近几年已开发研制出的系列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产品,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已经开发研究出的物理农业设备主要有:植物声波助长仪、空间电场防病促生系统、种子磁化机、等离子种子处理机、电子杀虫灯和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等。

电子杀虫技术:电子杀虫灯是利用害虫(飞蛾)的趋光性、趋波性、雌雄飞蛾趋性等特点,采用具有特定光谱的特殊光源和灭杀装置,在夜间开启光源,利用光源对害虫(飞蛾)的较强引诱力,将害虫(飞蛾)引诱飞来,在飞扑光源过程中,使之触到设在光源外围的高压电网,此时高压电网瞬间放电将其击杀死亡,在该灯诱捕飞蛾过程中,又可利用同种飞蛾雌雄间相互发出和接受性激素气味信号吸引,吸引害虫(飞蛾)飞向杀虫灯,使害虫(飞蛾) 在未经交尾产卵前即被灭杀,达到有效地阻断害虫的生殖繁育链,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害虫对农作物危害,达到保护农作物的目的。

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系统在电极线与地面之间建立起自动循环间歇工作的空间电场,电极丝周围产生微量臭氧、氮氧化物和高能带电粒子。

在空间电场中的雾汽、粉尘、孢子会立刻荷电并受电场力的作用而做定向脱除运动,并迅速吸附于地面和墙壁表面,而附着在雾汽、粉尘上的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孢子也会在高能带电粒子、臭氧的双重作用下在做定向脱除运动的过程中被杀死、灭活。

在随后的自动循环间歇工作中,空间电场抑制
了雾汽的升腾和粉尘、孢子的飞扬,隔绝了气传病害的气流传播渠道。

温室空间电场防病促生系统在温室建立空间电场,放出高能带电粒子、臭氧和氮氧化物,使土壤与植株生活体系中形成微弱的直流电流,防治土传、气传病害,同时可以持续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并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畜禽舍空间电场防病防疫系统对畜禽舍的粪道及粪尿出口、地面至屋顶的空间、进气窗、排气窗、操作间等部分,进行气体的粉尘净化、病原微生物的灭杀、有害气体的分解与抑制。

试验证明,此项技术在温室可有效去除空气病菌40%~90%,降低空气湿度5%~20%,除雾效率为50%~99%,使室内空气清洁无异味,对生物气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

对畜禽舍内有害气体的分解率为:硫化氢(H2S)为50%~80%、氨气(NH3)为40%~75%、有机臭气 72%~98%,可防止高浓度氨气、硫化氢引起的畜禽呼吸道系统、消化道系统、眼结膜、眼角膜炎症等病变的发生,一般可减少65%以上,增强了蓄禽对疫病的抵抗力。

最后,通过这次参观,我意识到物理学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之广泛。

即使简单的物理知识,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勤于思考,学以致用。

既要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又要把知识转化为人类前进的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