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场景歌教学目标1.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处、园”等10个字,会写“花园、石桥”等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1)借助拼音读儿歌,自学会认的字。
(2)初读儿歌,画出文中的数量词。
(3)准备一张喜欢的照片或图片。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自主交流识记生字,会写“处、园”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数量词。
3.反复朗读,感受场景图展示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去过什么地方旅游?看到过什么?(指名说)2.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研学旅行,出发啦!想一想,一路上,我们会看到哪些美丽的场景呢?(课件出示少先队员去旅游的活动场面。
)板书课题:场景歌。
二、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1.自读第4小节,认读词语。
(1)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在课件情境图上点击出现词卡。
(3)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吧!(点读,同桌读,男女生赛读。
)2.交流识记生字。
(1)出示图片,认识铜号并识记“铜号”。
提示:“铜”字用加一加的办法:“同学”的“同”加上金字旁;换一换的办法:“洞”去掉三点水,换成金字旁。
(2)理解识记“红领巾”。
①指名读词语,正音“领”后鼻音,“巾”前鼻音。
②“领”是形声字,左边是“司令”的“令”,司令就是发号施令的人,头领。
③你在哪儿看见过“领”字?组词:领带、带领、本领。
④瞧,红领巾垂下来的样子,多像“巾”字!⑤后来,人们用“红领巾”称呼少先队员。
⑥“一队‘红领巾’”是什么意思?(指很多少先队员)(3)识记“队旗”。
①除了队旗,你还见过什么旗?(国旗、彩旗)②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队”字?加一加:双耳旁+人。
换一换:“认”去掉言字旁,换上双耳旁。
编儿歌识记:一人只有左耳。
3.再读韵文,感知量词。
(1)第4小节韵文,你会读吗?指名读。
(2)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句子之间的停顿,要有节奏,下面听老师读一读。
(3)学生自由读、全班齐读。
师:我们看到的像“一队、一把、一群、一片”这些词就叫数量词,数量词与后面的事物一定要搭配得当,否则会闹出笑话。
(4)再读整个小节。
(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前3小节,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带领我们游览了哪些地方?(板书:海边、乡村、公园)2.同学们在海边看到了什么?(1)学生看图说话,老师板贴:海鸥、帆船、军舰、港湾。
(2)齐读第1小节。
3.运用学法,同桌合作交流。
(1)少先队员又带领我们在乡村、公园看到了什么?(2)学生反馈交流,老师板贴:鱼塘、稻田、垂柳、花园。
(3)学生反馈交流,老师板贴:小溪、石桥、翠竹、飞鸟。
4.齐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重在激励。
1.同学们,今天我们去了大海边,来到了美丽的乡村,又来到了美丽的公园,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
2.这些字你们认识吗?一起读读。
帆艘军舰稻园孔队铜号(开火车认读、小组赛读。
)3.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
处园桥群队旗铜号领巾(1)仔细观察每个生字的结构。
(2)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处:半包围结构,捺要写得舒展,托住上部。
园:全包围结构,笔顺:竖、横折钩、横、横、撇、竖弯钩、横。
写“园”字要注意先里头后封口。
“元”字的第一横写得略短,第二横略长。
桥:左窄右宽。
“乔”字中的三个撇写法不相同——起笔撇要平,第三笔撇往左靠,与木字旁穿插,第五笔撇写作竖撇。
群:左部横左伸右缩;右部点、撇呼应,横间隔要均匀。
队:左窄右宽。
右边长撇往左下方舒展,与左边穿插。
旗:左低右高。
右边上下紧凑。
铜:左窄右宽。
字形方正。
号:上小下大,长横在横中线稍上。
领:“页”横画起笔在竖中线上,长撇伸向“令”下方。
巾:居中。
中竖是悬针竖,要直。
4.学生描红、练写。
提示握笔和写字姿势。
5.师生评议。
第2课时课时目标1.巩固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文识字。
1.情境延伸,领略海边风光。
(1)出发喽!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出示:海边景色)(2)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
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的沙滩上玩耍。
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3)你想读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4)相机正音:“艘”是平舌音,“帆”是前鼻音,“舰”是三拼音节。
(5)偏旁归类识字:舟字旁的字都和船有关,你们还知道哪些舟字旁的字?(6)结合图片,量词拓展。
(7)辨析“一艘”“一条”。
①“军舰”和“帆船”都是船只,为什么人们用“一艘”形容“军舰”,而用“一条”形容“帆船”?②提示:“艘”形容大型的船只。
“条”形容小小的船。
③你还能举例说一说吗?(8)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海边美丽的景色就能读出海边的美了。
(自由读、指名读)2.指导朗读,感受美丽乡村。
(1)前面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到处是一片翠绿鲜红?(2)课件出示:乡村景色,并请同学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3)一方鱼塘,小鱼儿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
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向人们招手呢,乡村美吗?谁想用朗读来展现乡村的美?(4)自主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①相机正音“稻”“园”。
②出示课件:提示:“稻”跟禾苗有关,组词:稻子、稻田。
(5)理解量词。
①理解量词“一方”。
还可以说:一方砚台,一方手帕。
②柳树发芽,随风飘扬,不禁让人想起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就是“垂柳”,读词语。
③量词拓展运用:一块稻田,还可以说:一块()。
(一块饼干、一块蛋糕、一块西瓜)除了一片花园,还可以说:一片()。
(一片白云、一片汪洋)(6)指导朗读。
弯弯的小河,随风飘荡的垂柳,乡村这么美,让我们读读吧!(自由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赛读。
)3.运用学法,走进美丽公园。
(1)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
(出示:公园景色)(2)出示小组学习单:1.说说旅行的最后一站你看到了什么。
2.读一读:小溪石桥翠竹飞鸟3.填一填:一()小溪一()石桥一()翠竹一()飞鸟(3)反馈交流,相机指导:“翠”平舌音;一座石桥还可以说一孔石桥。
(4)“翠”字上面是羽字头,猜猜它和什么有关?结合图片理解“翠”。
(5)齐读第3小节。
二、指导朗读,感悟画面。
1.语言训练,仿说句子。
谁能把我们途中看到的景色说一说呢!我们来到海边,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到了乡村,乡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到了公园,公园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呀,这么美的风景,老师也禁不住想读一读。
(配乐朗读。
)3.谁来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4.师生合作读。
师描述:他们举着队旗,吹着铜号,一路欢声笑语,一起去了清凉的海边。
(课件出示:海边风景图)生读:一只海鸥,一条帆船。
一艘军舰,一处港湾。
师描述:他们来到了美丽的山村。
(课件出示:山村风景图)生读:一方鱼塘,一块稻田。
一行垂柳,一片花园。
师描述:他们来到了美丽的公园。
(课件出示:公园风景图)生读:一道小溪,一座石桥。
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师描述:少先队员们看着这么美丽的景色,真开心啊!生读:一面队旗,一把铜号。
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5.齐读课文。
6.多种形式读。
(对读,拍手读,男女生读)7.根据画面,背诵课文。
三、游戏扩展,学以致用。
1.学习数量词。
一只一艘一条一块一片一方一行一道一座一丛一群一面师:课文里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生活中更多,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2.游戏:我指你说。
同学们,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用上数量词说一说。
(1)师生配合,示范玩法。
师:这是什么?生:这是一本书。
师:这是什么?生:这是一块黑板。
(2)全员参与,自主游戏。
找你最好的小伙伴玩这个游戏吧!3.发出倡议,课外延伸。
师:下课后可以跟小伙伴们在操场上继续玩这个游戏,看看校园里都有什么。
用上数量词说一说。
四、语言实践,拓展运用。
1.同学们,这里有一首《数字歌》,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1)找出儿歌中的数量词。
(2)同桌拍手读儿歌。
2.同桌间用量词描述课前带来的照片或图片。
3.小结: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学习了数量词,掌握了几种识字方法,还写了一手好字,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场景歌用好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