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桥梁典型病害加固施工案例分析g(广东长大易金明)

11桥梁典型病害加固施工案例分析g(广东长大易金明)

设计荷载:汽车—20,挂—100。
检测发现该桥主桥100米跨系杆拱
桥主墩盖梁处均存在2条竖向裂缝且纵
向贯通,宽度最大4mm ;该竖向裂缝
基本裂到了盖梁悬臂根部。
桥梁主要病害
主墩墩身为空心薄壁结构?盖梁高400cm,墩身空心部分进入盖梁350cm。
墩身外裂缝照片
二、桥梁典型病害
间隙大
间隙小
伸缩缝病害
桥面铺装病害
支座病害
蜂窝
裂缝
混凝土缺陷(蜂窝、麻面、裂缝、露筋等)
墩柱开裂
桩基病害
三、桥梁加固案例
工程概况
该桥主航道及辅航道均采用
60+100+60m系杆拱结构,中引桥由10孔30m预应力Τ梁组成,两岸引桥分别由8孔16m简支Τ梁、一孔30m预应力Τ梁及21孔16m简支Τ梁、2孔9m空心板梁、3孔30m预应力Τ梁组成,全桥长1346m。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国内桥梁界专家认为,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早期修建的许多桥梁,因交通量、荷载、环境作用与自然老化等因素,桥梁使用性能不断衰退;不同建设年代桥梁混杂、建设标准差异性大,部分桥梁适应能力不足;融资渠道、建设模式、收费及还贷方式、养护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复杂多样,导致一些桥梁疏于管养;人才队伍匮乏,养护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技术瓶颈有待突破。桥梁病害屡屡发生。
“由于我国桥梁领域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专利还不多,所以很多大型桥梁的建设都需要依赖国外进口设备”。
项海帆认为,中国要想从“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迈进,关键在于自主创新。
(摘自《“桥梁大国”距离“桥梁强国”有多远--项海帆》2011年)
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
11桥梁典型病害加固施工案例分析g(广东长大易金明)
桥梁典型病害加固施工案例分析广东长大道路养护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易金明
加固案例分析
一、我国公路桥梁基本情况
●桥梁数量世界第一●混凝土桥梁占90%
“我们造一座大桥常常需要上千名工人,以‘三班倒’的方式日夜不停地赶工。而国外的桥梁施工现场,往往只有上百名工人,按照正常时间上下班。”项海帆院士认为,这很能体现出中国在造桥设备和施工人员素质上与国外的差距。采用落后的技术和设备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需要较多的人力,造桥的效率和桥梁的精度与质量受到影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