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四种命题
一、四种命题:
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逆命题。
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否命题。
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逆否命题。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a则b”的形式,并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①负数的平方是正数;
原命题: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
真命题
逆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
假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
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它不是负数。
真命题
②在实数范围内,如果a b >,那么ac bc 22>。
原 命 题:若a b >,则ac bc 22>。
假命题
逆 命 题:若ac bc 22>,则a b >。
真命题
否 命 题:若a b ≤,则ac bc 22≤。
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ac bc 22≤,则a b ≤。
假命题
规律: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真值相同.............;逆命题与否命题.......的真值相同
.....。
二、四种命题间的关系:
1、命题“若a b >,则a c b c ++>”的逆否命题是
(A )若a b <,则a c b c ++<
(B )若a b ≤,则a c b c ++≤
(C )若a c b c ++<,则a b <
(D )若a c b c ++≤,则a b ≤
2、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x y + 6,则x ¹2或y ¹4;②“若xy =1,则x ,y 互为倒数”的逆命题;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的否命题;④“梯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逆否命题.其中的真命题是_____________(填写所有符合要求的序号).
3、若p的逆命题是r,r的否命题是s,则s是p的否命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①互为逆否关系的两个命题真假性相同,即原命
...
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假
..........,所以,这四.........;否命题与逆命题同真假
种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只可能是0或2或4.
②对于否定形式的命题不方便判定其真假性,可以利用其逆否命题代替.
路边苦李
王戎7岁时,与小伙伴们外出游玩,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果子,小伙伴们纷纷去摘取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有人问王戎为什么?
王戎回答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小伙伴摘取一个尝了一下,果然是苦李。
王戎是怎样知
道李子是苦的呢?他运用了怎样的推理方法?
王戎的推理方法是:假设李子不苦,则因树在“道”边,李子早就被别人采摘,这与“多子”产生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李为苦李。
在证明一个命题时,可以先假设结论不成立,从这样的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矛盾,或者与定义、公理、定理等矛盾,从而得出其假设是错误的,即所求证的结论是正确的。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三、反证法:
1、基本思路:
①反设:假设结论不成立,即结论的反面成立;
②归谬:将结论的反面作为已知条件,再利用一部分(或全部)已知条件,通过正确的推理得出矛盾(与题设矛盾、与定理或公理矛盾、与常识矛盾、与前后结论矛盾);
③结论: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
2、适用题型:
①“多结论并存”的命题;
②结论本身以否定形式
....出现的命题;
③命题简单明了,但没有更多的公理、定理等依据帮助论证的命题;
④结论中含有“至多……”、“至少……”形式的命题;
⑤关于唯一性、存在性、有界性的一类命题;
⑥结论的反面比正面更具体、更容易研究、更容易理解的命题.
1、已知x 、y 、z 均为实数,且A x y p =-+222,B y z p =-+223,C z x p =-+226
,求证:A 、B 、C 三量中至少有一个大于零.
2、用反证法证明:
3、求证:ABC D 内不存在...
这样的点P ,使得经过点P 的任意一条直线把ABC D 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4、已知()f x x px q =++2,求证:()||f 1、()||f 2、()||f 3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2
.
5、求证:形如()n n N + 43的整数不能..化为两整数的平方和.
6、设a 、b 、
(),c Î01,求证:()a b -1、()b c -1、()c a -1三量不可能同时大于14。
7、已知x 、y R +
Î,且x y +2>,求证:y x +1和x y +1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