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内科常规

肾内科常规

第一节泌尿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般护理】(一)保持病室安静、清洁、空气流通、病情较重者应减少探视。

(二)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避免不良因素刺激,减轻其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

(三)休息病情危重及进行特殊治疗的患者,如肾病综合症高度水肿、急性肾衰竭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轻症、水肿减轻及重症恢复期患者可适当活动,但避免劳累。

(四)生活护理对肾功能不全、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炎、肾病综合症急性期等患者。

协助其生活起居及做好个人卫生。

(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六)做好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按时服药,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感染,定期门诊复查等。

【专科护理】(一)饮食护理1.低盐饮食食盐量一般不超过6g/d,急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慢性肾衰竭伴有高度水肿、心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时不超过3g/d。

2.蛋白质摄入一般宜优质蛋白饮食,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患者,建议予优质蛋白饮食1.2g/(kg.d)。

慢性肾脏病1~2期的患者建议优质低蛋白饮食0.8g/(kg.d),慢性肾脏病3~4期的患者建议优质低蛋白饮食0.6g(kg.d)。

极低蛋白饮食0.3~0.4g/(kg.d)适用于慢性肾脏病5期未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但必须同时按医嘱补充a-酮酸。

3.液体入量应视病情、水肿程度及尿量而定。

若每天尿量达1000ml以上,同时无心功能不全一般不需严格限制,但不可过多饮水。

急、慢性肾衰竭或肾病综合症高度水肿,尿量小于500ml/d者应量出而入,每天液体入量=前一天24h尿量+不显性失水量(约500ml)。

心、肾功能正常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应尽量多饮水,每天摄入水量不应低于2000ml,保证每天尿量在1500ml以上。

4.热量补充足够的热量以免引起负氮平衡,尤其低蛋白饮食的患者,摄入的热量低于30kcal/(kg.d)。

5.补充各种维生素,避免饮用浓茶,少吃油炸及辛辣食品,戒烟控酒。

(二)病情观察观察患者脉搏、血压,有无恶心、呕吐、水肿、胸闷、气促、贫血、尿频、尿急、尿痛症状体征,尤其密切观察有无急性左心衰和高血压脑病的表现;根据病情记录24h出入量,监测尿量变化,定期测量体重或腹围,观察水肿消长情况。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抗生素、降压药等常用药物时,应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利尿剂应监测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观察有无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

(四)皮肤护理水肿较重的患者应衣着柔软、宽松。

下肢明显水肿者,卧床时应适当抬高下肢。

阴囊水肿者可用吊带托起。

长期卧床患者应保持皮肤及会阴部清洁,定时翻身,必要时使用气垫床等方法防止发生压疮,严重水肿者应尽量避免肌肉注射。

(五)当需要进行肾穿活检术、腹腔穿刺术、血液透析置管术,腹膜透析置管术、动静脉内瘘术等手术时,应做好术前、术后护理。

【健康教育】(一)向患者提供泌尿系统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讲述疾病的诱因、症状,危害及控制血压、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复发和并发症发生,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二)教会患者自我监测和护理,如正确测量血压,观察尿量变化,熟悉常用药物的名称,其作用及副作用,强调坚持长期服药、按时服药的重要性,提高依从性。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三)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控制水钠摄入。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酒,避免喝浓茶刺激性食物。

泌尿系感染者指导多饮水。

(四)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期精神紧张。

(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皮肤和会阴部清洁。

(六)向患者说明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重要性,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定期门诊复查,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的变化。

第二节泌尿系感染护理常规【一般护理】(一)按内科泌尿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二)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及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三)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摄入水量不应低于2000ml,保证每天尿量1500ml以上。

必要时静脉输液以保证入量。

(四)心理护理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减轻其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

【专科护理】(一)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高热者做好降温护理,同时观察尿路刺激征和腰、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等变化。

如经治疗后高热不退、腰痛加剧应注意是否出现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等并发症;如出现血压降低、脉搏速弱、皮肤湿冷,谵妄或昏迷等表现,应警惕中毒性休克的发生。

(二)中段尿培养最好在使用抗感染治疗之前或停药5d之后留取尿标本,留取尿标本需按无菌操作取清晨第一次(尿液在膀胱停留6h以上)新鲜的中段尿液,尿标本中勿混入消毒药液,女性患者应注意勿混入白带。

按医嘱给予抗感染和碱化尿液等治疗。

(三)按医嘱给予抗感染和碱化尿液等治疗。

【健康教育】(一)向患者讲述本病常识,坚持治疗及定期复诊的重要性。

积极治疗一些易感因素,如尿路结石等(二)向患者及家属讲述保持会阴部清洁的重要性,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女婴、孕妇、经期妇女。

平时注意多饮水,勤排尿。

(三)注意饮食营养,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四)急性尿路感染患者要坚持治疗,在症状消失,尿液检查阴性后,仍需按医嘱坚持服药,并继续每周尿常规检查,连续2~3周。

慢性尿路感染反复急性发作时除按急性期治疗护理外,还应寻找反复发作原因。

(五)留置尿管者告知和指导保持会阴部清洁,引流袋必须低于膀胱水平面以防反流,定期排空和更换引流袋,定期到医院更换尿管。

第三节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一般护理】(一)按内科泌尿系统疾病常规护理(二)休息高度水肿、高血压或病情危重者应卧床休息,但可在床上或床边适当活动肢体,防止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三)心理护理本病病程长,易复发,应安慰鼓励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正确引导患者,增强信心,告知患者因服用激素会出现体型改变,但会随着激素减量而逐渐恢复。

【专科护理】(一)饮食护理一般给予正常量的优质白蛋白摄入,但当肾功能不全时,应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供给足够的热量,每公斤体重不少于30~35kcal/d,多吃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豆类等。

水肿时低盐饮食,勿食腌制食品。

注意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铁、钙等的补充。

观察进食情况,定期监测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估机体的营养状况以及热量是否充足,饮食结构是否合理,并及时调整(二)预防感染保持病房环境清洁,保持室内温度、湿度合适,尽量减少病区的探访人次,告知患者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协助做好全身皮肤、口腔黏膜和会阴部护理,防止皮肤和黏膜损伤,高度水肿者应适当抬高水肿部位,注意防止肺炎和泌尿系感染等的发生。

(三)病情观察观察尿量、体重(同一时间、同一杆称、同一样衣服称体重)腹围、生命体征、肾功能、水电解质及酸碱度的变化,以及水肿消长情况,重视患者主诉,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四)用药护理应用利尿剂应观察用药的疗效,如观察患者的尿量、体重和皮肤水肿消退的情况,同时观察利尿药的副作用,如有无低血钾,低血钠等发生;使用输液泵控制液体输入速度,以保证药物均匀、准确输入体内。

应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应遵医嘱按时准确给药,激素宜早餐后顿服,观察患者服药情况,避免患者不服药或自行减药,使用环磷酰胺时应预防出血性膀胱炎,鼓励患者适当饮水,应用降尿蛋白药物时应注意电解质、肾功能的监测以及血压的变化,做好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宣教。

【健康教育】(一)休息与运动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同时应适当活动,以免肢体发生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避免情绪激动,保持乐观情绪,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二)饮食指导告知患者低优质蛋白、高热量、低脂、低盐、维生素丰富饮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食物,保证热量充足和富含多种维生素。

(三)预防感染日常生活注意做好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如出现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皮肤感染时,应及时到肾内科专科就诊。

(四)用药指导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任何药物都不可擅自减量或停药,告知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作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服药注意事项,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五)自我监测与复诊的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病情变化的特点及定期复查的必要性,动态监测水肿、尿蛋白和肾功能的变化。

第四节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常规【一般护理】(一)按内科泌尿系统疾病常规护理(二)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当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三)生活护理注意口腔卫生,以防咽炎、口腔炎、呼吸道感染。

严重水肿者应注意床单位整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翻身,以防发生压疮和感染。

(四)病区环境保持温度适宜,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五)心理护理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本病肾功能损害多数可逆,告知患者正确对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专科护理】(一)饮食护理1.急性期应限制水、钠的摄入,尤其是水肿明显而尿少者,每天进水量应量出而入,以减轻水肿和心脏负担,一般每天盐的摄入量应低于3g,病情好转、水肿消退、血压下降后,可由低盐饮食逐渐转为正常饮食。

2.注意控制钾的摄入,尤其尿量明显减少者。

3.蛋白质摄入肾功能正常时,给予正常量的优质蛋白摄入1g/(kg.d),当出现氮质血症时,应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给予低优质蛋白饮食,防止血中血尿素氮等含氮代谢产物的潴留,恢复期可进普食。

4.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二)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尿量、生命体征等。

观察有无突然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惊厥等高血压脑病表现,有无心慌、气促、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力衰竭表现,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准备好抢救物品,同时对症护理。

(三)用药护理注意观察利尿剂、降压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四)有透析指征的患者应按透析护理常规护理。

【健康教育】(一)休息与活动患者患病期间应多休息,病情稳定后可从事一些轻体力活动,痊愈后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但应注意避免劳累,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

(二)预防上呼吸道和皮肤感染本病的发生常因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有关,且感染可增加其演变成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

向患者介绍保暖、加强个人卫生等预防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的措施,告知患者患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和皮肤感染后,应及时就医。

(三)自我监测病情与随访指导急性肾炎的完全康复可能需时1~2年。

当临床症状消失后,蛋白尿、高血压等可能仍然存在,故应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

(四)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第五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常规【一般护理】(一)按内科泌尿系统疾病常规护理(二)休息与活动休息可使肾脏血流量增加,有利于肾脏的恢复。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直至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