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体格检查
四、相关护理诊断
1、体液不足
2、体液过多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4、有体液失衡的危险
5、急性意识障碍
6、慢性意识障碍
7、体像紊乱
8、牙齿受损
9、口腔黏膜受损
10、有跌倒的危险
第四节颈部检测
颈部检查包括颈部外形与运动、颈部血管、甲状腺及气管。
1、颈静脉
(1)正常:去枕平卧时颈静脉可充盈,但在坐位或半坐位(即上身与水平面成45度角)时,颈静脉多不显露,亦看不到颈静脉搏动。
(13)慢性意识障碍
(14)有急性意识障碍的危险
(15)皮肤完整性受损
(1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7)体温过高
(18)体温过低
第三节头部检查
一、头发和头皮
1、检查方法视诊和触诊
2、检查内容头发颜色、疏密度,有无脱发及其特点。
3、正常头发颜色、曲直和疏密度因种族遗传因素和年龄而已。
4、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脱发常见于伤寒、甲状腺功能减退、腺垂体功能减退、头皮脂溢性皮炎、头癣、斑秃等疾病,或放射治疗和肿瘤化学治疗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致毛发异常增多。
(2)、叩诊音a、清音:为正常肺部的叩诊音
b、浊音:正常情况下产生于叩击被肺覆盖的心脏和肝脏的相对浊音区,病例情况下见于肺部炎症所致肺组织含气量减少时。
C、实音:正常情况下见于叩击无肺组织覆盖区域的心脏和肝脏,病理状态下见于大量胸水或肺实变等。
d、鼓音:正常情况下见于左前下胸部胃泡区和腹部,病理性情况下见于肺内空洞、气胸和气腹等。
2)正常肺部叩诊为清音,于锁骨中线、腋中线和肩胛线上分别位于第六、第八和第十肋间隙。肺下界移动范围为6-8cm。
3)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1)肺界叩诊异常:包括:1)肺上界2)肺前界3)肺下界
(2)肺下界移动范围改变1)肺下界移动范围减小2)肺下界及其移动范围消失
(3)胸部叩诊音异常1)浊音或实音2)过清音3)鼓音
(3)牙齿
(4)牙龈异常表现包括牙龈水肿;牙龈缘出血;牙龈游离缘出现蓝灰色点线:称铅线,为铅中毒的特征;牙龈溢脓。
(5)舌异常表现包括干燥舌;草莓舌;牛肉舌;裂纹舌;镜面舌;毛舌;地图舌;舌体增大。
舌运动的异常:伸舌有细微舌震颤,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伸舌偏向一侧,见于舍下神经麻痹。
(6)咽及扁桃体
(7)腮腺
(2)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坐位或半坐位时颈静脉明显充盈,程颈静脉怒张,提示静脉压增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阻赛综合征等。颈静脉搏动可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等。
2、颈动脉
(1)正常:安静状态下不宜看到颈动脉搏动
(2)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惊喜状态下出现明显的颈动脉搏动多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严重贫血者。
(5)眼压(6)ຫໍສະໝຸດ 膜(7)巩模(8)瞳孔
正常瞳孔直径2-5mm,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敏捷,表现为受光线刺激后双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
异常表现及其意义:a瞳孔形状与大小:双侧瞳孔大小不等见于脑外伤、脑肿瘤、脑疝等颅内疾病,双侧瞳孔大小不等且变化不定,多为中脑功能损害的表现。b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两侧瞳孔散大并伴对光反射消失为濒死状态的表现;c集合反射:集合反射消失见于动眼神经功能损害。
(9)眼底检查
2、耳
3、鼻
4、口
(1)、口唇异常表现包括口唇颜色改变:口唇苍白常见于贫血、虚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口唇发绀见于心肺功能不全;口唇干燥并皲裂见于严重脱水;口唇疱疹;口角糜烂;口唇肥厚增大;口角歪斜。
(2)口腔黏膜异常表现包括口腔黏膜色素沉着;口腔黏膜损害:粘膜疹见于猩红热、风疹及某些药物中毒;黏膜上有白色或灰白色凝乳块状物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重病衰弱者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物者;口腔黏膜溃疡见于口腔炎症。
(7)胸膜摩擦音
四、心脏
1、视诊
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1)心前区局部隆起:心前区饱满见于成人大量心包积液
(2)心尖搏动位置变化:见于:1)心脏疾病2)胸部疾病3)腹部疾病
(3)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改变1)减弱2)减弱或消失3)增强、范围增大
(4)心前区其他部位的搏动:1)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搏动,多见于肺动脉高压;2)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搏动,见于右心室肥大;3)剑突下搏动,见于肺气肿或肺气肿伴右心室肥大,或腹主动脉瘤。
(5)肩胛上区
(6)肩胛下区
(7)肩胛间区
3、人工划线
(1)前正中线
(2)锁骨中线(左、右)
(3)胸骨线(左、右)
(4)胸骨旁线(左、右)
(5)腋前线(左、右)
(6)腋后线(左、右)
(7)腋中线(左、右)
(8)肩胛线(左、右)
(9)后正中线
二、胸壁、胸廓与乳房
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1)胸壁静脉充盈或曲张
e、过清音:见于肺气肿。
4、听诊
5、嗅诊常见的异常气味及临床意义有:
(1)、汗液味:酸性汗味见于发热性疾病如风湿热;狐臭味见于腋臭病人;脚臭味见于脚癣合并感染者。
(2)呕吐物:酸臭味见于幽门梗阻;粪臭味见于肠梗阻。
(3)呼气味:浓烈的酒味见于酒后;刺激性大蒜味见于有机磷中毒;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氨味见于尿毒症;腥臭味见于肝性昏迷。
第一节概述
一、体格检查的目的
二、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三、基本检查的方法
1、视诊为护士通过视觉了解病人全身或局部状态有无异常的检查方法,包括全身和局部视诊,以及呕吐物和排泄物的观察。
2、触诊(1)、浅部触诊
(2)、深部触诊a、深部滑行触诊b、双手触诊法
(3)、深压触诊法
(4)、反跳痛
3、叩诊(1)、叩诊方法a、间接叩诊法b、直接叩诊法
(2)眼睑
(3)结膜
(4)眼球异常表现包括a、眼球突出:双侧眼球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侧眼球突出多见于框内占位性病变或局部炎症,偶见于颅内病变。b、眼球下陷:双侧眼球下陷见于严重脱水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单侧眼球下陷见于Horner综合症。C、眼球运动异常:麻痹性斜视多由颅脑外伤、鼻咽癌、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病变所致;自发的眼球震颤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疾患和视力严重低下。
(2)听诊顺序:通常按逆时针方向自二尖瓣区开始,然后依次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和三尖瓣区。
(3)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有无额外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4)正常:成人心率为60-100次/分,女性稍快,老人偏慢,小于3岁儿童多在100次/分以上。
(5)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1)心动过速:病理情况下见于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和休克等。
(4)弹性
(5)水肿
(6)皮肤损害见于皮疹、压疮、皮下出血、蜘蛛痣和肝掌。
三、浅表淋巴结检查
1、检查方法视诊和触诊,以触诊为主。
2、检查内容头面部、颈部、上肢和下肢淋巴结,注意淋巴结所在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有无压痛、活动度、界限是否清楚,以及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和瘘管等。
3、正常浅表淋巴结呈组群分布,体积较小,直径多在0.2-0.5cm,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毗邻组织无粘连,通常不易触及亦无牙痛。
(2)心外因素
4、听诊
(1)心脏瓣膜听诊区:心脏瓣膜听诊区有5个:1)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心脏大小正常时,多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稍内侧;心脏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或左下移位,听诊部位也随之移位。2)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3)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5)三尖瓣区:位于胸骨体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
4)呼吸节律异常:包括:a、潮式呼吸b、间停呼吸c、叹息样呼吸
2、触诊
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1)胸廓扩张度改变:包括:a、一侧胸廓扩张度增强b一侧胸廓扩张度降低c双侧胸廓扩张度降低
2)语音震颤改变:包括:a、语音震颤增强b、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
3)胸膜摩擦音
3、叩诊
1)胸部叩诊音的分类:清音、浊音、实音、鼓音和过清音
(2)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1)呼吸运动异常:包括:a、胸式呼吸增强而腹式呼吸减弱b、胸式呼吸减弱而腹式呼吸增强c、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d、呼吸运动增强
2)呼吸困难:包括:a、吸气性呼吸困难b、呼气性呼吸困难c、混合性呼吸困难
3)呼吸频率和深度异常:包括:a、呼吸过速: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B、呼吸过缓: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C、呼吸浅快d、呼吸深快e、呼吸深慢:又称为库斯莫尔呼吸(Kussmaul)呼吸,主要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酸中毒等。
2、检查内容
(1)、性别
(2)、年龄
(3)、生命征
(4)、发育与体型
(5)、营养
(6)、意识状态
(7)、面容与表情异常表现特征性面容包括急性发热面容、慢性面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面容、粘液性水肿面容、二尖瓣面容、满月面容、面具面容、贫血面容、肝病面容、肾病面容、病危面容。
(8)、体位异常表现包括被动体位和强迫体味。强迫体位包括强迫仰卧位、强迫俯卧位、强迫侧卧位、强迫坐位、强迫蹲位、强迫停立位、辗转体位、角弓反张位。
2、触诊
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1)抬举性心尖搏动:为左心室肥大的重要体征。
(2)心前区震颤
(3)心包摩擦感
3、叩诊
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1)心脏病变:包括:1)左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呈薛形(主动脉型心),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亦可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2)右心室增大3)双心室增大4)左心房与肺动脉段扩大5)心包积液
4、听诊
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1)异常肺泡呼吸音:包括1)肺泡呼吸音增强2)肺泡呼吸音减弱或者消失3)呼吸音延长4)粗糙性呼吸音5)断续性呼吸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