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胰腺触诊
胰腺属腹膜后脏器,位置深,正常人不能触及。胰腺横卧于上腹部第一、 二腰椎处(脐上5~10cm左右)。
触及此处肿块要考虑胰腺占位性病变。压痛要注意炎症。如胰腺癌、急慢 性胰腺炎等。
叩诊(补充和证实视诊和触诊的结果)
叩诊方法:直接叩诊法与间接叩诊法,但 多用间接叩诊法。
⑴腹部叩诊音分布
⑴腹壁紧张度
正常人:紧张度适中(触之柔软,虽稍有阻 力但易压陷)。
紧张度增加:揉面感—结核性腹膜炎 板状腹—胃肠穿孔所致的急 性弥漫性腹膜炎
紧张度减低或消失: 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经产妇,瘦弱的
老年人,或刚放过大量腹水的病人。
⑵压痛及反跳痛
正常腹部触诊时:不引起疼痛,如由浅入 深触诊发生疼痛,称压痛。一般表示该区 域的脏器有病变。
急性腹膜炎
腹肌紧张,同时伴有压痛和反跳痛,称 为腹膜刺激征,是急性腹膜炎的重要体 征。
压痛点
胆囊压痛点(Murphy氏点):
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胆囊炎
阑尾压痛点(Mc Burney点) :
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 界处-阑尾炎
⑶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 多由肿大或异位的脏器、良恶性肿瘤、
定义:腹腔内有较多积液时,仰卧位,腹部 两侧因腹水积聚,叩诊呈浊音,肠管漂浮在 中间,故中间叩诊呈鼓音。病人换体位呈侧 卧位时,浊音区也随之移动。
腹水叩诊方法
让患者仰卧,自腹中部脐平面向一侧叩诊,叩由鼓音为浊音时,板指 不动, 令患者卧转向另一侧,再叩如该处由浊音变为鼓音,即称为移动性 浊音。用同样方法 ,再叩另一侧。 ( 表明腹水>1000ML)。
腹部叩诊:可了解腹腔某些脏器的大小、 叩痛、充气情况、积液、包块等。
叩诊音响分布:正常情况下,除肝脾区,增 大的膀胱或子宫,两侧腹部近腰肌处为 浊音外,其余均为鼓音。
叩诊的临床意义
明显的鼓音为: 胃肠胀气、人工气腹和胃肠穿孔。
明显的浊音或实音为: 腹腔肿瘤、肿大脏器、大量腹水等。
⑵腹部脏器叩诊内容:
肝脏搏动、肝区摩擦感少见。
脾脏触诊
触诊方法:单手、双手触诊法
正常:仰卧、侧卧均触不到脾 触诊内容及描述:
⑴大小(size)“三线”、“三度” ⑵质地(quality):软、中、硬 ⑶表面情况(superficial state) ⑷边缘(edge) ⑸压痛(tenderness) ⑹摩擦感(friction fremitus)
⑸脏器触诊内容
• 肝脏触诊 (palpation of liver) • 脾脏触诊 (palpation of spleen) • 胆囊触诊 (palpation of gallbladder) • 肾脏触诊 (palpation of kidney) • 膀胱触诊 (palpation of bladder) • 胰腺触诊(palpation of pancreas)
压痛点:局限于一点的压痛如阑尾点、胆 囊点、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 肋脊点、肋腰点。
反跳痛:如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迅速将 手抬起,腹痛加重,称反跳痛。
压痛及反跳痛(意义)
压痛:腹腔炎症、肿瘤、破裂、扭 转及腹膜受刺激(炎症、出血 等),触压腹壁均可引起疼痛
反跳痛:方法如前(深压触诊法)。 表明腹膜壁层已受炎症累及。
⑴肝脏叩诊 ⑵胆囊叩诊 ⑶胃泡鼓音区叩诊 ⑷脾脏叩诊 ⑸肾脏叩诊 ⑹膀胱叩诊
肝脏叩诊
在右锁骨中线上,从肺部清音区(第2、3 肋间隙)开始向下叩诊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 肝上界。
从右锁骨中线脐面开始向上叩诊,由鼓音 转为浊音时为肝下界。估计肝上下界间距离, 正常约9-11CM。
正常肝上界于第5肋间隙,肝下界于右季 肋下缘(右锁骨中线)。
脾肿大测量:三线
第1线(甲乙线): 左锁骨中线左肋缘 交点至脾下缘
第2线(甲丙线): 左锁骨中线左肋缘 交点至脾最远距离
第3线(丁戊线): 脾右缘与前正中线 距离


脾脏肿大分度: 轻度:肋下〈3cm,见于慢性肝炎,伤寒, 粟粒性结核,败血症等 中度:肋下>3cm,但在脐水平以上,见于肝硬化, 淋巴瘤,慢性溶血性黄疸 高度: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见于慢性粒 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晚期血吸 虫病及某些代谢性疾病等
囊肿、炎性肿块或肿大的淋巴结等所形成。 为了鉴别包块的性质:触诊时应注意
了解包块的: 位置、大小、形态、硬度、 压痛、搏动、移动度、与邻近的关系。
腹部包块
正常腹部可触及的包块有: ①腹直肌肌腹和腱划 ②腰椎椎体和骶骨岬 ③乙状结肠粪块 ④横结肠 ⑤盲肠
应注意与病理性包块区别!
包块临床意义
炎性包块:质中、压痛、不移动 良性肿瘤:质中、光滑、无压痛、
低 平:消瘦者腹部下凹低平
腹部外型
异常
1、腹部膨隆:(明显高于胸骨下端至耻骨联合) (1).全腹膨隆:呈球形或扁园形,见于
腹腔积液:呈蛙腹(外形随体位而变)
腹内积气:呈球形(不随体位变化)
腹内巨块: (足月妊娠、巨大卵巢囊肿、畸胎瘤)
呼吸运动
正常人: 男性及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 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肝脏及胆囊叩诊
肝浊音界下移——肺气肿,张力性气胸。 肝浊音界上移——右肺不张,肺纤维化。 肝浊音界消失——胃肠穿孔,人工气腹,间位
结肠。代之以鼓音。 肝浊音界缩小——急性肝坏死,暴发性肝炎,
胃肠胀气,肝硬化。 肝浊音界扩大——肝炎,肝癌,脓肿,肝淤血。
叩击痛
肝区及其它部位的叩击痛:
用左手置于肝浊音区上,右手握拳由轻 到中等力量叩击该区,观察病人表情并询问 病人有无疼痛。
后行深触诊(下压约2CM),对大量腹水
病人可采用浮沉触诊。
触诊内容:
⑴腹壁紧张度(rigidity) ⑵压痛和反跳痛
(tenderness and rebound tenderness) ⑶脏器触诊(organs) ⑷腹部包块(mass) ⑸液波震颤(flud thrill) ⑹震水音 (succussion splash)
二、视诊(inspection) 三、触诊(palpation) 四、叩诊(percussion) 五、听诊(auscultation) 六、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腹部分区
为了便利于描述腹部器官的病 变,通过几条假想的线将腹部划分 成几个区。(九区法和四区法)
检查步骤
一、视 诊:注意事项
医生站于患者右侧
腹式呼吸减弱消失:
见于腹膜炎、腹水、剧烈腹痛、
腹内巨块、妊娠、膈肌麻痹。
腹式呼吸增强: 见于癔病、胸水。
腹壁静脉
正常人: 不显露、瘦者略可见。
腹壁静脉曲张: 见于门静脉高压、上下腔静脉梗阻。
检查其血流方向有鉴别意义
曲张静脉分布及血流方向:
门脉高压症:围绕脐周,放射状分布 血流方向正常
巨大卵巢囊肿与腹水叩诊音的鉴别
一、浊音的分布 二、卵巢囊肿的浊音不呈移动性 三、尺压试验鉴别
肋脊角叩诊(肾区叩痛)
病人采取坐位或侧卧位,叩击部位于双侧肾区即脊肋角。一手掌平放 在一侧肾区,另一手握拳,轻击平放的手掌背。
临床意义:正常人肾区叩痛阴性。肾脏有肾炎、肾盂肾炎、结核、结石 等疾病时患侧肾有叩击痛。
肝脏触诊
触诊方法:单手、双手触诊法及钩指触诊法 触诊要点:a、用食指前外侧指腹触肝
b、沿腹直肌外缘,平脐水平开始 c、腹式呼吸配合,稍前下压,稍后抬起 d、避免肝上摸肝(肝下缘下方开始) e、注意双线触诊(右肋缘下、剑突下) f、大量腹水时可冲击触诊
肝脏触诊内容及描述:
⑴大小:右肋下〈1cm,剑突下〈3cm ⑵质地 :(三级:软如唇;韧如鼻;硬如额) ⑶表面形态及边缘:整齐、光滑 ⑷压痛 ⑸搏动 ⑹肝区摩擦感
注 意:观察患者反应与表情,对精神紧 张者,通过交谈转移注意力, 减少腹肌 紧张。
方 法:右手四指并拢,手掌平放于腹部, 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弹力, 柔和地 进行滑动触摸。
触诊

方法
1、浅部触诊法
2、深部触诊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深部滑行触诊 双手触诊 深压触诊
冲击触诊(浮沉触诊)
步 骤: 先行浅触诊(下压约1CM左右),然
胆囊触痛的检查方法
方法:左手掌平放右肋下部,拇指勾压 胆囊点,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
Murphy征阳性:胆囊触诊时,在吸气过 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碰到钩压的拇指 ,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 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中止。临床意义 :见于急性胆囊炎
肾脏触诊
正常:肾一般不能触及,有时可触及 右肾下极
肾肿大:见于肾积水或积脓,肾肿 瘤,多囊肾
移动度大 恶性肿瘤:质硬、表面不平、无压痛、
移动度差
⑷液波震颤
液波震颤(波动感): 用手触击腹部可有液波震颤
方 法: 令病人平卧,医生用一手掌面轻贴病人一
侧腹壁,再令患者或一助手将其手尺侧,沿正 中线压于腹壁。医生用另一支手轻叩击对侧腹 壁,所产生的震动波,即可通过液体传至对侧 被手感之震动,此法用于检查大量腹水患者。
上腔静脉阻塞:上腹壁和胸壁; 血流方向均向下
下腔静脉阻塞:侧腹壁、臀部 血流方向均向上
胃肠蠕动波
正常人:
`
不见胃肠轮廓及蠕动波
胃肠梗阻时: 可见胃肠轮廓及至左肋缘向右的蠕动波。
腹壁其它情况
⑴ 皮疹 (skin rash) ⑵ 色素 (pigmentation) ⑶ 腹纹 (abdominal lines) ⑷ 瘢痕 ( scar) ⑸ 疝 ( hernia) ⑹ 脐部 (umbilicus ) ⑺ 体毛 (body hair) ⑻上腹搏动 (epigastric impulse)
胆囊位于深处,仅能检查其有无叩击痛, 胆囊区叩击痛是胆囊炎的重要体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