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专线铺轨技术交底
①路堤基床
基床厚度为2.5m,其中基床表层厚度0.6m;基床底层厚度1.9m。
基床表层应优先选用A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当缺乏A组填料时,经经济比选后可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基床底层应优先选用A、B组填料,否则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
基床表层填料的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基床底层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00mm,或摊铺厚度的2/3。
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
曲线半径R(m)
路基面外侧加宽值(m)
160km/h
1600≤R≤2000
0.4
2000<R<3000
0.3
3000≤R<10000
0.2
R≥10000
0.1
140km/h
1200≤R≤1400
0.4
1400<R<2000
0.3
2000≤R≤6000
0.2
R>6000
路基基床的压实标准:细粒土、粉砂、改良土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砂类土(粉砂除外)采用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砾石类、碎石类、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采用孔隙率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基床底层块石类采用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路基基床压实标准
层位
填料类别
压实指标
细粒土、粉砂、改良土
砂类土
(粉砂除外)
砾石类
碎石类
块石类
表层
压实系数K
-
-
---地基系来自K30(Mpa/m)-
-
150
150
-
相对密度Dr
-
-
-
-
-
孔隙率n(%)
-
-
28
28
-
底层
压实系数K
(0.93)
-
-
-
-
地系数K30(Mpa/m)
(100)
100
120
130
150
相对密度Dr
-
0.75
-
-
-
孔隙率n(%)
-
-
31
面砟带材料粒径级配
筛孔边长(mm)
35
30
25
20
15
10
过筛质量百分率(%)
100
95~100
55~75
25~40
5~15
0~5
0.1
120km/h
R<800
0.5
800≤R<1200
0.4
1200≤R<1600
0.3
1600≤R<5000
0.2
R≥5000
0.1
3.路基边坡及抗震措施
本段线路不涉及到高路基,路基变坡采用1:1.75。
本段线路地震动峰值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Ⅶ度),不考虑抗震措施。
4.基床结构型式、填料规格及压实标准
按信号专业要求设置胶接绝缘钢轨,胶接绝缘钢轨与相邻钢轨同轨型、同钢种,此外还应满足《胶接绝缘钢轨技术条件》(TB/T2975)的规定。
枢纽内利用既有线改建地段,按以上标准更换钢轨。
(2)轨枕
沈阳北站车站站台范围内及站台两端向外10m地段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宽轨枕,按每公里1760根铺设预应力混凝土宽轨枕(图号:专线3397);设有护轮轨的地段轨枕采用新Ⅲ型钢筋混凝土桥枕(图号:专线3448),按每公里1667根铺设;其它地段轨枕采用2.6m长Ⅲ型有挡肩钢筋混凝土枕(图号:专线3393),按每公里1680根铺设。
3、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线路方向、标高、轨距满足设计要求,详见附页。
4、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包括“施工工艺”项目、“单项作业标准”项目、代号)
见附页
附图
交底人
接底人
施工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现场领工员:
作业人员:
注:此表写不下可用附页。
技术交底记录表(附页)
路基
1.路基标准横断面型式
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压实标准:对细粒土、粉砂、改良土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砂类土(粉砂除外)采用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砾石类土、碎石类采用孔隙率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块石类采用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并应符合下表规定。
路基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压实标准
层位
填料类别
压实指标
细粒土
粉砂、
一次修筑单、双线路基的路拱形状为三角形,由中心向两侧设4%的人字排水坡。曲线加宽时,仍保持三角形路基面形状不变。另外基床底层顶部应做成向外4%的横向排水坡。
2.路基面宽度
设计范围内客运专线为有碴轨道。
双线直线路基面宽度线间距5m时为13.8m。单线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为8.8m。
曲线地段路基面宽度DK393+700—DK402+800按V-120km/h加宽,DK402+800—DK404+200按V-140km/h加宽,加宽值在缓和曲线范围线性渐变。
改良土
砂类土
(粉砂除外)
砾石类
碎石类
块石类
不浸水部分
压实系数K
0.9
-
-
-
-
地基系数K30
(Mpa/m)
80
80
110
120
130
相对密Dr
-
0.7
-
-
-
孔隙率n(%)
-
-
32
32
-
浸水部分及桥涵两端
压实系数K
-
-
-
-
-
地基系数K30
(Mpa/m)
-
(80)
(110)
(120)
(130)
相对密度Dr
当加宽值大于1m、改建线路道床位于新建与既有路基上时,对帮宽一侧的既有碴脚外的既有路基面向下0.6 m挖除并换填为A组土。加宽填料与新建路基填料相同。
加宽时应在新旧路基结合部挖台阶,台阶宽不小于1m。
当路基帮宽在0.5~2m时或路堤较高时,除坡面防护外还在新增路基与既有路基间加宽范围内自路基基床表层以下每隔0.6m铺设一层土工格栅,以增加路基的整体性。
线路有砟轨道静态平顺度(mm)
项目
高低
轨向
水平
扭曲(基长6.25m)
轨距
120km/h<ν≤160km/h
4
4
4
4
+4/-2
ν≤120km/h
4
4
4
4
+6/-2
测量弦长(m)
10
-
3.道床状态参数指标符合下表规定。
道床状态参数指标(平均值)
轨道类型
指标
无缝线路
有缝线路
道床横向阻力(KN/枕)
≥10
≥9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XXX
分部(分项)
工程
轨道工程
交底项目
客专线铺设
图纸名称
图号
1、工期及主要工作量;构造、尺寸、限界要求:
里程:DKXXX-DKXXX共XX公里客专线铺设。
2、主要设备、材料、构件的型号、规格和质量要求(包括下料单名称编号)
主要工具:耙子、铁锹、镐、撬棍
机械:液压起拨道机、小挖沟机、铲车。
并行不等高地段,设计路肩高于既有路肩,其高出部分填料采用渗水料。路基面设向外侧4%横向排水坡,设计路肩低于既有路肩时,排水横坡应通过设计路肩设置。路堤坡脚设2m宽天然护道,坡度4%。
轨道
1.客专正线为无缝线路,采用有砟轨道。铺轨时采用60kg/m标准钢轨铺设,待日后换成长钢轨。
2.轨道平顺度铺设精度标准符合下表规定。
道床材料采用一级道砟,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铁路碎石道砟》(TB/T 2140)和《铁路碎石道床底砟》(TB/T 2897)的规定。
桥上采用单层道床,厚35cm,砟肩至挡砟墙间以道砟填平。
道床顶面应与轨枕中部顶面平齐。
2)宽轨枕地段
道床由面砟带、碎石道砟及底砟组成,其材质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砟》(TB/T2140)中一级道砟的规定。宽枕下两侧分别设置一条面砟带,每条面砟带宽度为95cm,厚度为5cm。面砟带下采用与混凝土枕道床相同的道床结构和道床厚度,枕端道砟埋深为8cm,材料粒径级配应符合下表规定。
31
-
注:有括号的仅为改良土的压实标准
③基床加固措施
根据土质及其密实度、降水量、地下水类型及其埋藏深度采用就地碾压、换土、加强防排水等措施。
④基床以下部位填料及压实标准
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宜选用A、B、C组填料。当选用D组填料时,应采取加固或土质改良措施;严禁使用E组填料。
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00mm、或摊铺厚度的2/3。
道床纵向阻力(KN/枕)
≥12
≥10
枕下道床支撑刚度(KN/mm)
≥100
≥70
枕下道床密度(g/cm3)
≥1.7
≥1.7
4.客专线路采用标准
(1)钢轨
设计采用100m定尺长的60kg/m无螺栓孔新钢轨,其质量应符合时速350km客运专线60kg/m钢轨的技术条件。现场实际铺设时采用25m标准钢轨。
桥上铺设无缝线路范围经检算需设置小阻力扣件地段,采用小阻力扣件。
轨下垫板采用60-10-17型橡胶垫板,静刚度为55~80KN/mm。
(4)道床
1)Ⅲ型枕地段
土质路基采用双层碎石道床,单线道床顶面宽度3.6m,面砟厚度30cm,底砟厚度20cm,道床边坡1:1.75,砟肩宽50cm,堆高15cm,双线道床顶面宽度分别按单线设计。
采用ZPW-2000轨道电路区段,对于每一补偿电容处根据信号专业要求采用一根电容枕,每一电气绝缘节处采用3根电气绝缘节专用枕。电容枕采用IIIa型(代码IIIaD),电气绝缘节专用枕采用IIIa型(代码III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