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练习题
1、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 .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映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 .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C .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 .从HF 、HCl 、
r HB
、HI 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 、Cl 、Br 、I 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 2、、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 (g )+ H2O(g) −−−→←−−−催化剂CO2(g) + H2(g) △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增加压强
B 降低温度
C 增大CO 的浓度
D 更换催化剂
3、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2和NO 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 2(g)+NO 2(g)
SO 3(g)+NO(g)达到平衡,
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b 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 1=△t 2时,SO 2的转化率:a ~b 段小于b ~c 段
4、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1N 2和8mo1H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
时,H 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 .5%
B .10%
C .15%
D .20% 5、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 a(g)+b(g) 2c(g) △H1<0; x(g)+3y(g) 2z (g) △H2>0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 的物质的量不变
B.等压时,通入z 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D.等容时,通入z 气体,y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6、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皿中,反应2NO 2(气)
N 2O 4(气)
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 2,又达到平衡时,N 2O 4的体积分数( )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D.无法判断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B .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C .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D .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8、在0.1mol /L 的CH 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 3COOH CH 3COO -+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 .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加水,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滴加少量0.1mol /LHCl 溶液,溶液中C(H +)减少
D .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9、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2和NO 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 2(g)+NO 2(g)SO 3(g)+NO(g)
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
B.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b 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 1=△t 2时,SO 2的转化率:a ~b 段小于b ~c 段
10、将NaCl 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
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
导致该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滴中的Cl ―由a 区向b 区迁移
B .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 2+2H 2O +4e -4OH -
C .液滴下的Fe 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 2+由a 区向b 区迁移,与b 区的
OH ―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 .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 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 -2e -Cu 2+
11、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
223N (g)3H (g)2NH (g)+=92.4H ∆=-1-容器
甲 乙 丙 反应物投入量
1mol N 2、3mol H 2 2mol NH 3 4mol NH 3 NH 3的浓度(mol·L
1-) c 1 c 2 c 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 体系压强(Pa )
p 1 p 2 p 3 反应物转化率 1α
2α 3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32c c > B .92.4a b += C .232p p < D .1α+3α>1
12、恒温下,将a mol N 2与b mol H 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 2(g )+3H 2(g )2NH 3(g )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 时,n t (N 2)=13 mol ,n t (NH 3)=6 mol,计算a 的值。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 L (标况下),其中NH 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
计算平衡时NH 3的物质的量。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 (始)∶n (平)=___________。
(4)原混合气体中,a ∶b=_________________。
(5)达到平衡时,N 2和H 2的转化率之比,α(N 2)∶α(H 2)=________。
(6)平衡混合气体中,n (N 2)∶n (H 2)∶n (NH 3)=___________
13、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⑴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⑵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___,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⑶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
该族2 ~ 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l 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 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99.7 mol·L-1 b.+29.7 mol·L-1 c.-20.6 mol·L-1 d.-241.8 kJ·mol-1
⑷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 。
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
H>0,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mol•L-1,c(N)=2.4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②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a= mol•L-1.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研制出了多种类型的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①有一类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需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两种反应原理是:
A.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
B.CH3OH(g)+3/O2(g)═CO2(g)+2H2O(g);△H=-676.7kJ/mol
由上述方程式可知,CH3OH的燃烧热(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76.7kJ/mol.已知水的气化热为44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图是某笔记本电脑用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g)+3O2═2CO2+4H2O.则c电极是(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1、B
2、B
3、D
4、C
5、C
6、B
7、C
8、A
9、D 10、B 11、B
12、(1)13
(2)n(NH)=
×25%=32 mol×25%=8 mol(3)5∶4(4)2∶3
(5)1∶2(6)3∶3∶2
13、(1)O 第三周期、第ⅢA族Al>C>N>O>H
(2)
(3)34 H2SeO4 b
(4 )Al+3HCO3--3e-=Al(OH)3↓+CO2↑2Al(OH)3==Al2O3+2H2O
14、25% 0.5 0.6 大于H2(g)+O2(g)═H2O(l);△H=-285.9kJ/mol
负极CH
3OH-6e-=CO2+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