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试题一、15分)1、根据汉语拼音方案写出下列的拼音。
(4分)⑴我们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⑵留学生要提高运用汉语的水平。
2、根据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分别说明下列拼音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4分)⑴ciǎo(巧)⑵tā(拖)⑶jà(价)⑷güé(决)3、写出下列声母的国际音标,并说明其发音特点(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4分)⑴ch[]⑵z[]⑶r[]⑷q[]4、轻音音节有什么作用?举例加以说明。
(3分)二、文字部分(15分)1、说明下列汉字的造字法,合体字请指出其偏旁及作用。
(7分)(示例:休,会意字,偏旁为亻、木,均表意,表示人靠着树休息)⑴森⑵辩⑶从⑷舟⑸甘(6)闻⑺阁⑻武2、下列词语中如有别字,请加以改正。
(4分)⑴飞扬拔扈()⑵短小精捍()⑶投机捣把()⑷如法泡制()⑸惮精竭虑()(6)潜然泪下()⑺篷荜生辉()⑻磬竹难书()3、写出与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
(4分)⑴嘆⑵難⑶畢⑷塵⑸穢(6)瀋⑺豐⑻邊三、词汇部分(20分)1、举例简要说明应该从那些角度辨析同义词。
(6分)2、指出下列各个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复合式的还须指出其类型)。
(6分)司令说服女儿沙子花儿质量莲子姐姐胆怯老乡跳高老龄词语辨析。
(8分)⑴“大家请他再唱一个,他就又唱了一个”中“再”和“又”能否互换?为什么?⑵“欢迎你以后常常来母校看看”中的“常常”能否换作“往往”?为什么?⑶“情况很复杂,你的想法未免过于简单了”中的“未免”能否换作“难免”?为什么?⑷“看到这次冠军非自己莫属,王平不免有些飘飘然”中的“不免”是否可以换成“难免”?为什么?四、语法部分(30分)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4分)⑴汉语中的形容词大部分都能重叠使用。
⑵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语法单位。
⑶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是词的意义。
⑷连词都可以连接词、词组、句子,甚至段落。
2、下列句子或短语是否有歧义,如果有歧义,请加以分化。
(8分)⑴电脑没叫他拿走。
⑵我让他说了几句。
⑶我们三个人一组。
⑷热爱边疆的战士。
3、举例说出表达下列意义的语法形式(至少列出两种)。
(6分)示例:表示“完成”语法形式①动词+了例如:他买了一本书。
②动词+结果补语例如:作业刚做完。
⑴表示“比较”⑵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起始”⑶表示“存在”4、改正下列病句,并运用相关的语法知识说明理由。
(6分)⑴昨天我买了三本书了。
⑵我发誓了一定要学好汉语。
⑶一个苹果我吃了。
⑷这个问题我考虑考虑一会儿。
⑸他的收音机放着桌子上。
(6)他计划翻译这篇文章成汉语。
5、分别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
(6分)⑴两位老师的风格确实不一样。
(成分法)两位老师的风格确实不一样。
(层次法)⑵我们也经常跟老师讨论这类问题。
(成分法)我们也经常跟老师讨论这类问题。
(层次法)古代汉语一、选择正确的答案。
(4分)1、下列哪个句子中的“之”与其他三句中的词性不同?A、成败之机,在乎今日。
B、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C、其孰能讥之乎?D、之二虫,又何知?2、下列句子哪个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A、秦师隧东。
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C、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D、豕人立而啼。
3、下列句子中的“间”哪一个用的是本义?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C、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D、侯生乃屏人间语。
4、查找历代学者对某一词语的解释,可以参考的工具书是:A、说文解字B、经籍纂古C、经传释词D、词诠二、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词性、用法、今译)。
(6分)1、今京不度,非制也。
2、晋侯饮赵盾酒。
3、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4、是岁大旱,野无草。
5、其后秦稍蚕食魏。
6、沛公安在?三、标点下列古文并今译画线部分。
(10分)臣闻众少成多积小致钜故圣人莫不以致明以微致显是以尧发于诸侯舜兴深山非一日而显也蓋有渐以致之矣言出于已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入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销膏而人不见也此唐虞之所以得令名而桀纣之可为悼惧者也【现代汉语】一、语音部分1.(1)WǒmenqùTiān’ānménguǎngchǎngkànshēngqí。
(2)Liúxuéshēngyàotígāoyùnyònghànyǔdeshuǐpíng。
2.(1)舌尖前音声母不能与齐齿呼韵母相拼,与齐齿呼韵母iao相拼的应当是舌面音声母q(2)to(拖)o韵母只能与唇音和唇齿音声母相拼,与舌尖中音声母t相拼的应当是韵母uo(3)舌面音声母j不能与开口呼韵母相拼,它后面的韵母应当是齐齿呼韵母ia(4)舌根音声母不能与撮口呼韵母相拼,与撮口呼韵母ue相拼的应当是舌面音声母j3.写出国际音标,注明其发音特点ch[tş']——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z[ts]——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r[½]——舌尖后,不送气,浊,擦音q[tε']——舌面,送气,清,塞擦音4.●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他的孙子在工厂当工人。
”/“古代的孙子是一位军事理论家。
”这两句中的“孙子”都是名词,但词义不同。
在前句中指儿子的儿子,“子”是虚语素,读轻声;在后句中是人名,这个“子”古代表示对人的敬称,不是虚语素,读上声●有时轻声音节不但区别了意义也区分了词性:如:“办事情不能大意。
”/“这篇文章的段落大意很清楚。
”上句的“大意”是“疏忽”的意思,是形容词,“意”读轻声;下句的“大意”指的是“主要的意思”,是名词,“意”读去声二、文字部分1.(1)森——同体会意字,从三木,表示森林(2)辩——形声,内形外声,中间是“言”的变形,为意旁,表示与说话有关。
声符为辡。
(3)从——同体会意字,偏旁为两个人,一前一后,表前后相随(4)舟——象形,像一条船的整体轮廓(5)甘——指事,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6)闻——形声字,形旁为耳,表与耳朵有关;声旁为门阁——形声字,外形内声,门为形旁,表与门有关;声旁为各(7)武——会意字,从戈从止。
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2.飞扬拔(跋)扈短小精捍(悍)投机捣(倒)把如法泡(炮)制惮(殚)精竭虑潜(潸)然泪下篷(蓬)荜生辉磬(罄)竹难书3.(1)嘆——叹(2)難——难(3)畢——毕(4)塵——尘(5)穢——秽(6)瀋——沈(7)豐——丰(8)邊——边三、词汇部分1.从意义、色彩、用法三个方面入手--------(1)意义方面的差别:●意义的轻重如:“请求”和“恳求”,后者比前者意义重●范围的大小如:“边疆”和“边境”,前者范围比后者大●个体与集体的不同如:“信件”和“信”所指为同一事物,但前者指集体的,后者指个别的(2)色彩方面的差别:●感情色彩不同如:“成果”、“结果”和“后果”都有“结局”的意思,但分别是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语体色彩不同如:“父亲”和“爸爸”,前者有书面语色彩,后者有口语色彩(3)用法方面的差异:●搭配对象不同如:“充分”、“充沛”和“充足”都有“满”和“够”的意思,但“充分”大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东西搭配;“充沛”、“充足”的搭配对象大多是比较抽象的事物●语体色彩不同如:“父亲”和“爸爸”,前者有书面语色彩,后者有口语色彩2.3.(1)不能。
因为“再”一般用于未然,而“又”多用于已然(2)不能。
“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
因此,“常常”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
(3)不能。
因为“未免”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不以为然,侧重于评价;而“难免”则表示客观上不容易避免。
本句重在评价,故不能用“难免”(4)不能。
不能。
“不免”是禁不住的意思,有主观放纵的意思。
“难免”是客观条件限制而出现。
四、语法部分1.(1)×(2)×(3)×(4)×2.(1)有分化——●电脑(别人)没通知他拿走(动词)●电脑没被他拿走(介词)(2)有分化——●我请他说了几句(动词)●我允许他说了几句(动词)●我被他说了几句(介词)(3)有歧义关键是“三个人”属前还是属后(4)有牵涉到述语“热爱”的关涉范围问题:一种是名词性短语,偏正短语;另一种是动词性短语,述宾短语3.(1)●用“比”,例如:王芳比赵倩高。
●形容词+于,例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2)●动词+起,例如:队伍由这儿排起●动词+开,例如:一见到亲人他就哭开了。
(3)●动词+着,例如:山路上走着几个人●处所词语+动词+数量名短语,例如:村口有一棵大树4.(1)昨天我买三本书了。
答:表示动作完成的“了1”应当放在动词后、宾语前(2)我发誓了一定要学好汉语。
答:表示动作完成的“了1”与表示意愿的“发誓”不能搭配。
应去掉(3)一个苹果我吃了。
答:语序不当,受事宾语“一个苹果”应当放在动词后。
(4)这个问题我考虑考虑一会儿。
答:补语多余。
动词重叠式“考虑考虑”已经有动作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5)他的收音机放着在桌子上。
答:介词短语“在桌子上”是状语,应当放在动词前面。
(6)他计划翻译这篇文章成汉语。
答:语序不当。
“成汉语”是“翻译”的补语,一般情况下动词和补语之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
“这篇文章”前面应当加“把”成为介词结构,提到动词前。
“他计划把这篇文章翻译成汉语。
”5.(1)(两位老师)的风格[确实][不]一样。
两位老师的风格确实不一样。
︳主︳︳谓︳︳定︳︳中︳︳状‖中︳︳定‖中︳︳状‖中︳(2)我们[也][经常][跟老师]讨论(这类)问题。
我们也经常跟老师讨论这类问题。
︳主︳︳谓︳|状‖中︳︳状‖中︳︳介‖ 宾︳︳述‖宾︳︳定‖ 中︳【古代汉语】一、选择1.A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2.C、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3.C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4.B经籍纂诂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名词活用为动词。
符合法度2.动词使动用法。
让……喝酒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远离4.指示代词。
这5.名词作状语,表示“食”的方式。
像蚕吃桑叶一样6.宾词前置,疑问代词。
哪里三、标点下列古文,并今译画线部分“臣闻众少成多,积小致钜,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致显;是以尧发于诸侯,舜兴虖深山,非一日而显也,蓋有渐以致之矣。
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
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积恶在身,犹火销膏,而人不见也。
此唐、虞之所以得令名,而桀、纣之可为悼惧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