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一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例分析
一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例分析
一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例分析
病例基本信息
患者男,17岁,以“口干、多饮、多尿3年伴恶心、呕吐2天”为主诉
入院。住院时间:2015年1月6日—2015年1月16日,共10天。
现病史
患者于 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每日饮水量约 3000mL 左
右),多尿(每日尿量约2500mL左右),白天小便次数4-5次,夜尿3-4 次,较平日明显增多伴有恶心、呕吐症状, 就诊于我院,测指尖血糖,
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防
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总结
药师在关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用药的时候,应密切关注其血PH 值,并建议医师在开始治疗时快速补液,1~2小时内输入0.9%氯化钠注 射液1000~2000mL。在血糖降至13.9mmol/L时,应提醒医师将0.9%氯
胰岛素泵基础量 26.1U 追加量早8U 中8U 晚8U 每日一次 微量泵泵 入 2015.1.12—2015.1.16
主要治疗药物
5%葡萄糖注射液 500mL 静脉点滴 每日三次 2015.1.6—2015.1.9
氯化钾注射液 10mL 静脉点滴 每日三次 2015.1.6 — 2015.1.10 2015.1.14
患者为何在血糖降至13.9mmol/L时将0.9%氯化钠注射液 改成葡萄糖注射液?
治疗酮症酸中毒时,补液是治疗的关键,只有在有效组织灌注改善、 恢复后,胰岛素的生物效应才能充分发挥,通常使用生理盐水。在血糖 下降至13.9mmol/L时改用5%葡萄糖注射液,是因为1)高血糖是维护患者 血容量的重要因素,如血糖迅速降低,将导致血容量和血压进一步下降, 故而在血糖降至13.9mmol/L时,为了防止血糖继续迅速下降导致低血容 量及低血糖,改用5%葡糖糖注射液。2)糖代谢主要有几种方式,分别为 糖的无氧分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分解及糖异 生。其中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和糖异生均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肾脏,如肌肉 组织肌糖原可经酵解产生乳酸,乳酸通过血液运到肝脏,在肝内乳酸经 糖异生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又可被肌肉摄取利用。
排出增多称酮尿症,统称为酮症;2)酮体中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为酸
性代谢产物,消耗体内储备碱,初期血PH正常,属代偿性酮症酸中毒, 晚期PH下降,为失代偿性酮症酸中毒; 3)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神志
障碍,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总结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引起1)酸中毒,当血PH下降至7.2以下时,刺
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低至7.1~7.0时,可抑制呼吸中枢和中枢
患者于2015年1月6日检测生化指标,钾为4.94mmol/L, 钾属于正常范围值内,为何仍需补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导致严重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严重高血糖、 高血酮和各种酸性代谢产物引起渗透压性利尿,渗透性利尿同时使钠、
钾、氯、磷酸根等大量丢失,厌食、恶心、呕吐使电解质摄入减少,引
起电解质代谢紊乱。胰岛素作用不足,物质分解增加、合成减少、钾离 子从细胞内逸出导致细胞内失钾。由于血液浓缩、肾功能减退时钾离子
7.435 41.00 99.30 3.45 2.95 3.65 133.56 22.40 29.67 28.39
13-15
13-14
13-14
12-14
14.52
病程记录
1.6
CHDL LDLC TBIL IBIL
尿 尿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80 3.11 28.42 26.91 +++ +++ + ++ 14.60 ++++ +++ +++
氯化钾注射液 15mL 静脉点滴 每日两次 2015.1.6—2015.1.10
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 静脉点滴 每日三次 2015.1.6—2015.1.10
问题与讨论
患者于2015年1月6日检测生化指标,钾为4.94mmol/L,钾属于正常
范围值内,为何仍需补钾?
患者为何在血糖降至13.9mmol/L时将0.9%氯化钠注射液改成葡萄糖 注射液?
[2].《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7):790—791.
[3]. 《考研西医综合辅导讲义》 [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2,3(1):733—736.
神经功能、诱发心率失常。2)严重失水,引起渗透压性利尿。3)电解 质平衡紊乱,严重低血钾可诱发心率失常,甚至心脏骤停。4)携带氧系
统失常,可使组织缺氧加重,引起脏器功能紊乱,尤以脑缺氧加重、导
致脑水肿。5)周围循环衰竭和肾功能衰竭。6)中枢神经功能障碍。故 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应尽快补液以恢复血容量、纠正失水状态,
弱阳性
+++ 阴性
BLD PRO 糖化血红 蛋白
FT3 T3 TSH 血酮
1.70 0.52
0.15
4.4 2.4 1.8 0.5 0 0
病程记录
1.6 1.7 1.8 1.9 1.10 1.11
胰岛 素量
正规胰岛素注射液50U 追加量 早6U 中6U 晚6U
胰岛素泵基础量16.8U 追加量 早6U 中6U 晚6U
患者自入院以来,为纠正酸中毒及血糖水平,一直持续给予补液、 补钾降糖、等治疗,患者各项实验室检查经过治疗后明显好转,血酮持 续下降,1月10日血酮降至为0,血糖维持在12~14之间。糖尿病酮症酸 中毒好转后出院。具体见下表。
病程记录
1.6 T P BP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滞留以及钾离子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因此,血钾浓度可正常甚至会
升高,掩盖体内严重缺钾的情况。随着治疗过程中补充血容量、尿量增 加、钾离子排除增加,以及纠正酸中毒及应用胰岛素使钾离子转入细胞
内,可发生严重低血钾,诱发心率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发生低血钾者应遵循以下治疗原则:①积极处理低血钾的病因,以
免继续失钾。②补钾是采取总量控制,分次补给,边治疗边观察的治疗 方法,每天补钾一般不超过 80mmol (氯化钾 6g ,以每克氯化钾相等于
总结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最常见的糖尿病急症。糖尿病加重时,
胰岛素绝对缺乏,三大代谢紊乱,不但血糖明显升高,而且脂肪分解增 加,脂肪酸在肝脏经β氧化产生大量乙酰辅酶A,由于糖代谢紊乱,草酰
乙酸不足,乙酰辅酶A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功能而缩合成酮体;同时
由于蛋白合成减少,分解增加,血中成糖、成酮氨基酸均增加,使血糖、 血酮进一步增高。DKA分为几个阶段:1)早期血酮升高称酮血症,尿酮
胰岛素泵基础量21.7U 追加量 早7U 中7U 晚7U
血糖
14.3
12.3
15.2
12.1
12.6
12.2
1.12 胰岛 素量 血糖 15.9
1.13
1.14
1.15
胰岛素泵基础量26.1U 追加量早8U 中8U 晚8U
14.0
6.9
动态血糖:
注:以上血糖值均为空腹血糖,血糖值单位为mmol/L。
疗后症状稍有好转,现患者为进一步诊治以“1型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
中毒”收住我科。
既往史
患者2012年1月诊断为“1型糖尿病”,无糖尿病并发症,无其他相关内 分泌疾病。
药物治疗史
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具体用量不详 2012年1月起—至今 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诺和平)具体用量不详 2012年1月起—至今
体格检查
未测出,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1型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给予
补液,降糖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并出院。出院后正规使用门冬胰岛素(诺 和锐)、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诺和平),未规律监测血糖,自觉上述症
状减轻。2天前,进食火锅后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呈全腹持续性
疼痛,无缓解,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有全身酸痛,就诊于我院急诊, 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1型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给予补液等治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正常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肝输出能源的一种形
式。糖供应充足时,脑组织主要摄取血糖来氧化供能,若处于糖供应不 足时,脑组织则不能氧化利用脂肪酸,此时酮体会代替葡萄糖成为脑组 织及肌肉的主要能源。酮体过多就会引起酮症酸中毒。故在酮症酸中毒 的患者中使用5%葡糖糖注射液,可以减少脂类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产生的 酮体,抑制酮体被肝外组织氧化利用,防止再次产生酮体,导致酮症酸 中毒。
出院诊断:1型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双眼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背景型)
病程记录
2015年1月6日,患者18时50分测血糖14.3mmol/L,血酮4.4mmol/L, 血气示:PH7.132↓,pCO215.70mmHg↓↓↓,sO298.10%↑。考虑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确定诊断。后在住院治疗期间给与 0.9% 氯化钠注射液 50mL+正规胰岛素注射液50U,微量泵泵入,1mL/h,0.9%氯化钠注射 液250mL+西咪替丁注射液0.2g,静脉点滴,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 生素B6注射液0.2g+正规胰岛素注射液6U,静脉点滴,0.9%氯化钠注射 液500mL+氯化钾注射液15mL,静脉点滴,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氯 化钾注射液10mL+正规胰岛素注射液6U,静脉点滴,补液、降糖纠正酸 中毒等治疗。
查体,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如,神志清晰,自主体位,急 性 病 容 。 患 者 心 率 11 0 次 / m i n , 体 温 3 7 . 3 ℃ , 呼 吸 2 2 次 / 分 , 血 压 110/60mmHg,体重65kg,身高181cm,BMI19.8k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