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编招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部分测试题

教师编招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部分测试题

教师编招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部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分/1 题)1、()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2、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3、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4、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 、皮亚杰B 、加德纳C 、斯腾伯格D 、戴斯5、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A、强化学说 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D、循序渐进论6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 A 归因 B 印象 C 自我认知 D 态度8、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能力B 努力C 任务D 运气9、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A《教学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教科书》C《教育实验心理学》D《教育实用心理学》10、儿童心理发展先具体后抽象属于儿童心理发展的()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11、形成守恒概念,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12、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A.成熟带来的行为的持久变化 B •由于疲劳造成的活动效率的降低C.- 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 .肌肉受到伤害引起的行为变化13、心理学家()提出把学习分为八个阶段,即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A.加涅 B •奥苏贝尔C •伊利 D •布鲁纳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的学习是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 B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C人类所有的学习都是高级的学习D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15、区分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正确标准是()A.条件反射是否受到直接强化 B •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16、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这种做法的依据是学习的 ( )A.准备律 B .练习律C .效果律 D .刺激17、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学习是 ( )A.信号学习B .规则学习C.辫别学习D .言语学习18、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 他律阶段B. 前习俗阶段C. 自律阶段D.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19、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言语信息 B .态度C .动作技能 D .智慧技能20、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 ( )A.认知矛盾 B .习俗水平C .观察学习 D .榜样示范21、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 .惩罚 C .逃避条件作用 D .消退22、胡老师抱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这种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 ( ) 理论观点来加以解释。

A.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23、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 )A.操作性条件作用B•经典性条件作用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24、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丽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

这称为( )A. 外部强化B. 自我强化C. 直接强化D. 替代强化25、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

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26、关于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强调 ( )A.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B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C•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组织的作用 D .分析与比较的作用27、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学习方式是 ( )A.接受学习B .发现学习C .意义学习 D .机械学习28、为了打击社会的不良行为,国家常用“杀一做百”的做法。

其理论依据是 (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 D .期待惩罚理论29、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学习观的是 ( )A .罗杰斯 B .布鲁纳 C .班杜拉 D 斯金纳30、( ) 理论认为:学习时,学习者不是在接受客观的知识,而是在积极主动地建构对知识的理解,这种建构是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

A.行为主义 B •认知主义 C •建构主义 D •人本主义31、儿童碰触了高温物体后,他就理解了“烫”这个词的意义,按照罗杰斯的观点,这是()A有意义的学习.B.无意义的学习 C.情景学习 D无意识学习32、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学理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主要出于个人发展的()阶段A. 获得基本信任感和客服基本不信任感B. 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耻感C. 获得主动感而客服内疚感D. 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33、王老师观察到,在若干次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环节中,孙丽同学自己总是拿不定主意,要靠同伴拿主意。

这说明孙丽的学习风格属于()A场独立型 B冲动型C沉思型D场依存性34、学生在上数学课上学会了端坐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在英语课上学生也做出类似行为,这表明学习行为存在()A.分化B.泛化C.类化D.消退35、王老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授,他所遵循的学习理论是()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6、张明打通宵游戏,以至于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

这属于()A. 同时性负诱导B. 相继性正诱导C. 相继性负诱导D. 同时性正诱导3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属于条件作用的()A. 分化B. 泛化C. 反射D. 获得38、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A. 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B. 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C. 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D .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39、“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训练发散思维中的()。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E.内容扩散40、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二、多项选择题( 2 分/1 题)1、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效果律 B 、练习律 C 、准备律D联结律2、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他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

A. 成熟 B .自然经验 C .平衡化 D .社会经验3、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A技能学习B •知识学习C.行为规范学习D •动作学习4、儿童道德发展的后习俗水平包括 ( ) 。

A.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B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C.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 D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5、区别冲动型与深思型认知方式的标准是 ( )A. 冒险 B .谨慎 C .反应时间 D .精确性6、下列有关负强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B 负强化是使负性行为得以增加D 运用负强化时,要使学生可以免去某项要求来实现对客体的适应。

D .顺应 8、 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 并把强化分为 () 。

A. 效果强化 B .替代性强化 C .自我强化 D .直接强化 9、 布鲁纳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 ) 。

A.动机原则B •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E.替代原则 10、 根据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下列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 ) 。

A. 把小数换算成分数 B .认识时钟 C .使动词和句子的主语一致 D .写字 11、 人本主义认为,教师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需要做到的两点是 () 。

A. 真诚 B .移情 C .权威 D .民主 E .认可12、 加涅按不同的学习水平,把智慧技能依次分为()。

A.符号学习B.辨别C •概念D.规则E 高级规则13、 布鲁纳在 1994 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 学 80 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认为主要表现在()。

A 实验性研究B 主动性研究C 反思性研究D 合作性研究E 社会文化研究 14、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

A.获得B.转化C •评价D •记忆E •应用15、 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复制过程D.动机过程 三、判断题( 1 分/1 题)1、 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刺激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 2、 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做到“见贤思齐” ,这种强化被称为直接强化。

() 3、 埃里克森认为培养勤奋感的主要时期是童年期。

( )4、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

( )5、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出现在形式运算阶段。

( )6、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

() 7、 程序教学是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 内容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

( )8、 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 但如果没有主观能动 性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A.负强化是教师给学生的负性关注 C 负强化的目的在于增加积极行为 皮亚杰提出主体通过 ( )A.图式 B •同化C •变量9、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性本恶,因此需要进行教育和矫正()10、在操作条件反应作用中,强化物出现在反应之前,并引起反应。

()四、填空题( 2 分/1 题)1、加涅提出五类学习结果:()、()、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

2、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和()3、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

4、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的两大组织原则是()和()5、条件作用的两大范型是()和()。

6、奥尔波特将性格特征分为()和()。

7、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分别是()()和自我监控。

8、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