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005—2010年)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政府2005年9月正文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萤石资源开发利用形势 (2)一、社会和经济发展简况 (2)二、萤石资源基本情况 (3)三、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4)四、萤石资源勘查、开采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五、萤石资源需求预测及保证程度分析 (6)第三章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7)一、指导思想 (7)二、基本原则 (8)三、2010年规划目标 (9)四、2015年远景目标 (10)第四章萤石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11)一、政府投资的区域性萤石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预查 (11)二、政府投资的重点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区及预期成果 (12)三、重要矿山接替资源勘查 (15)四、商业性萤石矿产资源勘查 (15)五、勘查资金来源 (16)第五章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16)一、开发利用区域布局 (16)三、企业规模结构调整 (19)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 (19)五、严格矿山准入条件 (20)六、萤石资源保护 (21)七、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22)第六章规划实施保证措施 (23)附表目录附表1:赣州市萤石矿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一览表附表2:2004年萤石矿山基本情况表附表3:赣州市萤石精选厂基本情况表附表4:萤石资源规划开采区基本情况表附表5:萤石资源规划勘查区、开采区、储备保护区坐标表附图目录江西省赣州市萤石矿产规划图(2005-2010) 1:500000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005—2010年)(送审稿)第一章总则萤石是我市优势矿产资源,也是国家限制性开采矿种。
由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萤石资源需求的增加,我市萤石生产加工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
氟化工产业也有良好开端。
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省、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萤石资源,为我市氟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促进我市萤石资源勘查开发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江西省矿产资源开采经管条例》、《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编制《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005—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江西省矿产资源开采经管条例》和《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编制而成。
是我市“十一·五”期间对萤石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是市人民政府矿产资源经管部门对萤石矿产资源进行监督经管的重要依据。
《规划》以2004年为规划基准年。
规划期为2005—2010年,展望期为2011—2015年。
《规划》适用于本市辖区内的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经营、加工领域。
第二章萤石资源开发利用形势一、社会和经济发展简况“十五”期间我市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年生产总值398.0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4.6:29.4:36调整为28.9:33.4:38。
我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矿业发展。
2004年矿业销售产值74亿元,提前完成了“十五”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产值目标,采选业产值13.95亿元,为规划目标的95.5%。
矿产品产值与加工业产值比由2000年的1:2.5提高到1:4.0。
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钨、稀土的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部份精深加工产品已形成产业化。
2005年一季度矿业(有色冶金,新型建材销售)收入占全市六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的52.3%,销售收入前20个企业中,矿业企业占有10家。
矿业经济在我市工业中的龙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为了充分发挥萤石、硫铁矿、岩盐等矿产资源优势,我市又将氟化工产业和钨、稀土一并列为三大集群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氟化工产业虽然刚起步,氢氟酸已经达到6万吨生产能力,两个氟化工产业基地正在建设之中。
规划期末这个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
二、萤石资源基本情况我市有萤石矿区(点)72处。
其中大型2处(兴国隆坪、瑞金谢坊),中型7处,小型8处,矿点53处。
截至2004年底止,保有CaF2基础储量621万吨,资源量129万吨,合计750万吨。
其中经过详查或勘探的矿区3处,(谢坊、隆坪、筠门岭)保有资源储量366万吨。
普查矿区36处,保有资源储量225万吨。
经地质检测、储量审查备案矿区27处,保有资源储量136万吨。
经预查工作的矿区5处,保有资源储量23万吨。
我市萤石资源保有储量位居江西之首位,占全省保有储量的55%左右,占全国单一型萤石保有储量的10%。
萤石资源集中分布在兴国、瑞金、会昌、宁都四县(市)。
其中兴国保有资源储量319.3万吨,占全市的42.6%。
四县保有资源储量555万吨。
占全市的74%。
点多分散是我市萤石资源的又一特点,大型矿区保有资源储量309万吨,占总资源储量的41.3%。
中型矿区保有资源储量215万吨,占总资源储量的28.7%,占矿山总数87%的小型矿区、矿点保有资源储量225万吨,只占总资源储量的30%。
萤石资源广泛分布在除安远、大余以外的16个县(市、区)。
萤石矿床类型主要为热液充填破碎带型,个别的有热液充填交代型。
我市萤石品位富,瑞金谢坊、兴国隆坪、会昌筠门岭等几个矿区品位富,储量大,其它矿区也多为品位中等至富矿,贫矿较少。
矿石类型主要有块状、条带状、角砾状萤石型、石英萤石型。
矿石组份比较单一,有害元素硫、磷和可综合利用组份少。
选矿工艺较简单,可加工成特级萤石精粉,符合精深氟化工原料要求。
矿体一般呈脉状、少数呈透镜状产出,围岩比较坚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个别矿区受破碎带影响导至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三、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全市有各类萤石矿山76个,矿山数较2000年增加78%,采矿能力80万吨/年。
为2000年的2倍。
实际采出矿石量67.25万吨,萤石采选业产值16000万元,分别为2000年的173%和10倍,萤石精选企业24个,萤石精粉生产能力58.7万吨/年。
我市萤石开发利用与保护有如下特点:一是开采区域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全市萤石矿区71个,有持证矿山开采的矿区59个,矿区利用率85%。
占用资源储量619万吨,资源储量利用率82.5%。
开采区集中在兴国、瑞金、会昌、宁都四县。
有矿山54个,精选厂19个,采选能力73.2万吨/年,实际采出矿石量61万吨,分别占全市的71%、91%。
除《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规划的五个萤石生产县外(上述四县和全南),近年来又先后在崇义、定南、赣县、石城等10县新建了萤石矿山16个,精选厂7个。
二是萤石生产以分散开采和加工为主。
2004年采选能力1万吨/年以下的矿山50个,占矿山总数的67%,年产3万吨以上的矿山6个,实际采出矿石30.7万吨,占全市产量的45%。
已建萤石精选企业26个,年产萤石精粉3万吨以上的7个(兴国中萤、金莹,瑞金汇峰、绵江,会昌石磊、鹰鹏,宁都昌华),占企业总数的近1/3。
其中兴国萤石精粉生产企业8个,生产能力23.7万吨。
全市2/3的矿山和萤石精选厂生产规模均低于最低生产规模。
三是矿产品还在初级产品上徘徊。
上个世纪萤石矿产品以块矿为主,“十五”期间萤石精粉逐步取代块矿,2004年每吨萤石矿产值126元,为2000年的3.4倍。
近年来,开始建设氢氟酸企业,到今年已投产的有三家,设计生产能力达4万吨/年,实际产量近3万吨,优化矿产品结构期待新的突破。
四是萤石资源的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萤石矿山采矿回采率一般为80%,手选回收率90%,精选回收率90%,矿山资源保护意识得到加强,能做到贫富兼采,不少矿山在利用低品位贫矿石。
四、萤石资源勘查、开采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萤石生产规模严重失控。
萤石是国家规定限制性开采矿种。
《赣州市矿产资源资源总体规划》中萤石精粉年产量7万吨,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增加,我市萤石生产规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产量连年增长,2004年萤石精粉产量超过40万吨,萤石资源储量消耗过快,我市面临失去萤石资源优势的局面。
2、产品档次低,产业链短,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上个世纪我市萤石产品以原矿为主,‘十五’期间产品档次有了提升。
但仍然在初级产品上徘徊、重复。
萤石精粉生产能力已大大超出规划和市场要求,但新的精选厂还在重复建设,萤石产品急待往精深加工和应用产品方面发展。
3、萤石生产总体规模大,单个规模小。
三分之二的矿山生产规模低于《赣州市矿产资源资源总体规划》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
一个矿区有二个以上采矿主体的现象仍然存在。
瑞金市谢坊是个大型矿区,被肢解成13个采矿单位;筠门岭萤石矿区虽然只有二个采矿单位,但采矿范围互相交错,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影响矿区资源总体开发、安全生产和规模效益的实现。
4、萤石勘查缺乏资金和活力,资源储量得不到补充,后备资源形势严峻。
我市萤石矿区工作程度低,除瑞金谢坊、兴国隆坪、会昌筠门岭外,都是踏勘、检测和普查矿区(点),上世纪90年代后,国家没有安排萤石勘查工程,商业性勘查又受到限制,新发现的一批矿点、矿区没有进行较详细的勘查工作,长期的资源消耗使我市萤石资源后备基地十分紧张。
五、萤石资源需求预测及保证程度分析1、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萤石资源需求趋势分析我市已将氟盐化工作为发展经济的主攻方向,规划期末将氟盐化工建成我市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已建和在建氢氟酸生产能力6万吨。
随着引进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瑞金建设氟化工工程的兴建,对萤石资源的需求还将加大,《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的7万吨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萤石资源的需求,规划期内年产氢氟酸8—10万吨,约需萤石精粉20—25万吨。
展望期内萤石精粉需求将增加至30万吨。
2、萤石矿产资源储量评价我市萤石矿区地质工作程度偏低,大部份矿区只进行了普查、储量检测工作,多数矿区远景资源储量不清。
保有储量中经省储委审查批准的储量约占47.4%。
矿山企业开采中探明资源储量且经市矿产资源经管局审查备案储量占保有储量的48%。
萤石资源储量虽然勘查程度偏低,但经开采证实,大多为可利用储量。
3、萤石资源保证程度分析规划期内年需萤石精粉20万吨,按回采率80%,选矿回收率80%计算,年需CaF2资源储量31万吨,展望期内年需CaF2资源储量46万吨,保有资源储量能基本保证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并重的方针。
加强萤石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加强资源勘查与保护,保障资源的持续供给。
以萤石矿产资源为依托,产业整合为主体,科技创新为先导,战略合作为重点,推动产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