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年第$!"!%"#&期古筝是我国最古老!最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其音色浑厚明亮"优美华丽"既擅长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细腻委婉的情调’又能抒发慷慨激扬!气贯长虹的豪情#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来描绘古筝艺术所达到的令人神驰的境界#其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一#古筝艺术的优秀传统漫长的历史长河"流淌着我国各民族人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水脉#古筝艺术就是祖国传统音乐文化水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世纪("古筝就广泛流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人们常常称之为$古筝%#当时它作为声乐的伴奏乐器在秦国’今陕西省(流传#)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记$夫击筝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因而"古筝又有$秦筝%之称+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秦筝也随着东渐南移"并在和当地的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的结合中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风格和流派+其中主要有在河南大调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为唱腔牌子曲和板头曲两部分的河南筝派,有在演奏中常与山东琴书的演唱活动结合在一起!以大板曲为主体的山东筝派,有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以及闽南一带"以演奏潮汕地区特有曲调弦乐和细乐为风格特点的潮州筝派,有流行于广东大埔!梅县!汕头一带与洞萧!琵琶!三弦!椰胡一起合奏的!极具古朴典雅风格的客家筝派,还有由杭州滩簧!江南丝竹!弦索十三套等演变而来!以活泼明快的$四点%为技术特点的浙江筝派以及在陕西地方音乐风格特点的基础上采诸派筝技法之所长而形成的陕西筝派+这些异彩纷呈的古筝流派在历代筝家的不断创造革新下为古筝艺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它们是在特有的土壤上生长开放的花朵"无论秦汉时期古韵古声的)呜呜歌*!)相和歌*阶段"还是在唐代绚烂多彩的歌舞艺术和音乐中,无论是在明清以来的$西调%戏曲音乐"还是在质朴独特的$榆林小曲%的地方民间音乐中"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筝自古至今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绵亘久远"形成了筝乐传统割不断的血脉+二#古筝艺术的继承任何一个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既有继承性"又伴随时代的进程!审美观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纵观我国各门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都离不开这个规律"古筝艺术也不例外+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时代的产物+古筝艺术和整个音乐艺术一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反映着每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观念意识+只要我们研究一下传统筝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首先是社会生活对筝曲作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任何一首传统筝曲必然反映出时代生活特征"从而带着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印记+人们常说-$民歌是时代的镜子和回音壁+%优秀的古筝乐曲与民歌一样"也是源于生活原形的$艺术变形%"通过演奏者的弹奏"在琴弦上唱出时代的旋律"是另一种形式的时代的$回音壁%+近年来"古筝艺术呈现出令人可喜的局面-多种多样的流派风格得到进一步发展,传统曲目及新创作品在群众中较广泛地流传,老一代筝家为培养后继者呕心沥血,中青年筝家人才不断涌现,业余古筝爱好者越来越多,演奏形式也由独奏!为歌唱伴奏发展为重奏及合奏+古筝从一种民间流传的乐器"普遍走上音乐学院的课堂和音乐厅"成为一种规范性乐器+曹正!曹东扶!王省吾!任清志!赵玉斋!高自成!王巽之!苏文贤!罗九香等老一辈艺术家!教育家"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心血潜心研究古筝"并将他们的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人"使大量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筝曲流传至今"这些原汁原味的地方风格筝曲成为中国古筝演奏的根基+值得一提的是已故教育家曹正教授"他在继承传统筝曲"挖掘!整理方面做出功不可没的业绩"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提倡以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盛霞!铜陵学院"安徽铜陵!((%%%#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盛霞!&+,-#"#女#安徽安庆人#铜陵学院艺术系音乐教师$摘要$作为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筝"素以古朴$典雅$端庄$传情而赢得人们的称誉%历代的诗词歌赋中"都不乏对筝的赞美"喻为&仁智之器’$&众乐之师’%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历史$古筝艺术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关键词$古筝艺术(传统(继承(发展中图分类号$.-/!0/!文献标识码$1文章编号$$-,!*%#(,%!$$%&$&#%$%!*%!$%!**!""#$!"!%"#年第&期筝会友!将古老的工尺谱翻译整理成简谱!使传统筝曲得到广泛传播普及"他将古筝民间化的口传心授教学模式!上升到理论研究!为中国古筝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今天古筝事业的发展与先辈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些成绩也都是在学习传统!继承传统优秀遗产的基础上取得的"因此!从古筝演奏和筝曲创作来看!古筝艺术的发展不能不受到古筝传统的深刻影响和有力制约"离开了纵向继承!古筝的独特艺术个性和艺术风貌就难以延续和传承下来#离开横向借鉴!便会影响古筝艺术的丰富和发展"自然!在我们审视古筝艺术传统时!也不难看到!古筝艺术传统中确实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在艺术表现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亦应该承认!古筝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历代筝家以其创造性的辛勤劳动!为古筝艺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近四十多年的筝艺发展事实也告诉我们!古筝艺术的革新是不能抛弃传统!另起炉灶的"应当在吸取现实生活养料的基础上!用当代人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古筝艺术传统!以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艺术欣赏的需要"继承传统是为了创新!创造新意离不开传统法度"处理好这种辨证统一的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古筝艺术的优良传统!不断推陈出新!使传统更加发扬广大"三#古筝艺术的发展艺术的生命在于变化!在于创新"古筝艺术的生命力存在于广大筝家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中!现代古筝艺术的发展除了学习传统$继承传统外!与古筝新曲目的大量涌现有着积极的关联"建国初期!古筝的曲目局限在表现地方风格的传统筝曲!这些传统筝曲大都是由地方戏曲$说唱音乐的伴奏演变而来!有些是牌子曲!带有明显的伴奏痕迹!右手弹奏古朴$简洁!注重左手韵味!民间性强!音乐形象不够鲜明"#%年代中期!筝曲创作开始了新的历程!以%庆丰收&$%幸福渠&$%闹元宵&为代表的老一辈筝家!以他们所熟悉的民间音调为创作基础!在突出古筝韵味的同时!开创了新的双手演奏技巧!如’%庆丰年&(赵玉斋曲)双手弹奏和弦!以及模拟锣鼓的音响"%幸福渠&(任清志曲)运用古筝码左侧刮奏!描绘波澜壮阔的气势效果"’%年代开始!以王昌元$张燕$项斯华$范上娥为代表的新一代古筝演奏家!把学院里所学到的西方作曲技巧和钢琴演奏手法注入了古筝创作和技巧表现"出现了%战台风&这一优秀筝曲!它运用了大力度的扫摇!双手快速扫轮等高难度技巧!刻划了码头工人战胜台风的惊天壮举!使筝这一古老典雅的乐器表现出气势磅礴$坚定有力的艺术形象!丰富了古筝的音乐性格"从此古筝界涌现了一大批古筝新作!如%草原英雄小姐妹&(张燕$刘起超曲)$%幸福渠水到俺村&(沈立良$项斯华$范上娥曲)$%洞庭新歌&$(王昌元$浦琦璋编曲)$%雪山春晓&(范上娥$格桑达吉曲)等等"这些乐曲至今仍体现出古筝高难技巧特点!成为古筝教学的经典曲目!也是古筝考级中程度较高的代表曲目"随着*文革+的结束!(%年代末古筝创作开始注重音乐内涵!以深层次地刻划内心细腻情感为表现内容!借古筝韵味这一特点!抒发人物内在的感情表达!使古筝语汇深刻$富有内涵"如’%秦桑曲&(周延甲曲)曾获中央电视台%山城杯&比赛创作一等奖"%香山射鼓&(曲云曲)曾获香港亚洲音乐艺术节优秀作品奖!这些筝曲被演奏家们多次录制音像带或比赛或演出!流传广泛!深受国内$海外筝人喜爱!成为古筝名曲")%年代的筝曲创作表现为专业作曲家开始涉入古筝创作!他们以更具严谨的逻辑思维!运用西方的现代创作手法和作曲技巧创作出音乐形象鲜明$语汇丰富的乐曲!并以和声复调的表现形式!为古筝创作增添了亮丽色彩"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作曲家打破了旧的传统五声音阶排列!以新颖独特的音阶调式定弦!突出表现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如%木卡姆散序与舞曲&(周吉$邵光琛$李玫曲)$%黔中赋&(徐晓琳曲)$%幻想曲&(王建民曲)!后两首乐曲都是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调为基础!增加了古筝的新技法!表现了粗犷豪放的山野风貌!%幻想曲&中作者运用大小调!以及和声的明暗对比!使人感受到和声色彩的绚丽!旋律的优美动人"此时!古筝演奏形式也开始多样化!除独奏外!还有重奏$协奏等形式表现"协奏曲%骊宫怨&(饶余燕曲)$%汨罗江幻想曲&(李焕之曲)$%临安遗恨&(何占豪曲)!这些作品不仅在形式上突破!更重要的是以现代思维创作!具有新的观念$新意识$新的古筝表现"如今的古筝技巧已由*摇指+$*快四点+$*扫摇+$*双手轮奏+发展到*快速指序弹奏+$*双手轮指+(五指轮)$*双手摇+(左手摇指与右手摇指弹奏复调对位)等等!这些技巧的产生与运用无疑使古筝的演奏具有魅力!更赋有挑战性"总之!建国五十年来!中国古筝在原来基础上推进了一大步!无论在创作$技法$演奏等各方面都是空前的"这就为古筝制作界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在五十多年来迅速发展的古筝事业中!筝曲创作的成绩引人注目"这些新作!在今天看来是现代曲目!在下一代人看来便是传统筝曲"它们不仅较广泛地表现了当代人民的生活和时代风貌!而且也丰富了演奏技法和推动了乐器制作的改革"古筝音乐创作及演奏技法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方面的经验’一是保持和发展古筝音乐传统的独特因素!并不排斥融化吸收其他姊妹艺术及外国音乐的表现技巧$手法"二是为了表现新时代的生活风貌和适应新观众的审美需要!不断从现代生活中吸取营养!丰富古筝曲目!扩大和增强古筝的艺术表现力"艺术创作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现实生活"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也离不开这个规律"因此!发扬传统和锐意创新!是繁荣古筝艺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我们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既使优秀的古筝传统得到承续!又要勇于创新!使古筝艺术获得不断发展"参考文献$*&+邱大成等,怎样提高古筝演奏水平*-+,北京!华乐出版社"!%%.,*!+林玲,#古筝入门教材$*-+,北京!华乐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