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

第13章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考情分析本章主要讲述人力资本投资理沦及劳动力流动问题。

重点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及劳动力的流动准点在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理解及应用。

重点、难点讲解及典型例题考点一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例l·多选题】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陈述,正确的是( )。

A.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总是超过成本B.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发生在当前,收益产生在未来C.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所有的劳动者都是同质的D.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包括乒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劳动力流动等E.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及其家庭来说,人力资本投资都是越多越好【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本投资。

选项A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不一定总是超过成本;选项C是分析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基本原理时的假设,在现实中是不真实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方法否定了这一假设;选项E错在缺乏适度,并不是越多越好。

【例2·单选题】首先规定利率或贴现率r的值,然后再比较等式两端的数值是否能够使公式成立,这种确定人力资本投资计划是否可行的方法称为( )。

A.现值法B.成本预测法C.社会收益率法D.内部收益率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衡量人力资本投资是否可行的方法中的现值法。

【例3·单选题】假如r表示利息率,为正值,那么r越大,则未来收入的现值就( )。

A.越高B.越低C.不变D.不确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贴现率的相关内容。

假如r表示利息率,为正值,那么r越大,则未来收入的现值就越低。

考点二人力资本投资与高等教育(一)高等教育投资的决策模型对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分析与对一般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分析在方式上是一致的。

从纯粹经济上的角度来考虑,一个理性的决策应是对上大学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

【例4·单选题】很多高中毕业生由于对大学毕业以后的就业前景感到担忧,放弃了参加高考,对此,正确的观点是( )。

A.这些人不去上大学一定是错误的B.这些人本来就不应该去上大学C.如果大学毕业时找不到工作,确实不该去上大学D-上大学的收益并不仅仅发生在刚毕业时,而是长期的,如果仅仅根据大学毕业时能否找到工作来做出决策,可能会是错误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高等教育投资的决策。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上大学好还是不上大学好,取决于此人上大学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对比。

如果收益现值大于成本,则上大学就是值得的,否则就是不值得的,不能根据主观判断。

【例5·多选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 )。

则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合理性越强。

A.人力资本投资后获得收益的时间越长B.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越低C.人力资本投资后收入增加值越大D.人力资本投资完成后获得收益的风险越高E.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越高【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关于人力资本投资及高等教育的几个重要结论,主要体现在选项ABC。

选项D“获得收益的风险越高”,人们更不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选项E机会成本越高,意味着成本越大,人们也不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二)最佳受教育年限(三)教育的社会收益以及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1.教育的社会收益教育不仅能够产生较高的私人收益率,还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收益或外部收益,主要表现在:(1)教育投资直接导致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长,从而提高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教育投资有助于降低失业率,从而减少失业福利支出,同时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减少了执行法律的支出。

(3)较高的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政策决策过程的质量和决策效率。

(4)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以及受教育状况。

(5)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信用水平,降低社会以及经济中的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

2.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1)在很多时候,企业常常根据他们认为与生产率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同时又是可以被观察到的标志或特征来进行人员的筛选。

这些标志或特征包括年龄、经验、受教育程度等。

其中有些标志是劳动者本人可以争取去获得的,这些能够被获得的标记就被称为信号。

(2)一部分人认为高等教育只不过是一种高生产率的信号,它表明能够完成高等教育的人通常是生产率较高的人。

(3)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认为,由于高等教育文凭与高生产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企业可以利用文凭作为筛选员工的工具。

【例6·单选题】由于高等教育文凭与。

高生产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企业利用文凭来筛选员工的做法是有道理的,这是( )的一个基本观点。

A.劳动力供给理论B.劳动力需求理论C.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理论D.收入分配理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根据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理论,企业利用大学毕业文凭作为筛选工具可能确实是一种既简单明确而且预测准确率也比较高的方法。

3.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考点三人力资本投资与在职培训对于工人的技能学习来说,在职培训是最普遍、最主要的方式。

(一)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例7·多选题】下列属于在职培训直接成本的是( )。

A.受训者的工资B.教师的讲课费C.支付租用培训场地的费用D.本企业的师资、场地和设备的投入E.参加培训的员工因不能全力工作而造成的损失【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在职培训的成本。

选项E属于在职培训中受训者参加培训的机会成本。

(二)在职培训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成本、收益安排【例8·单选题】在一个玩具加工厂里,生产一种专利玩具的工人接受的培训是( )。

A.一般培训B.自我培训C.特殊培训D.正规教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在职培训的基本类型。

题目中提到的是专利玩具,这显然是一种特殊加工,属于特殊培训范畴。

【例9·单选题】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员工所接受的在职培训为纯粹的一般培训,则这种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处理方式应当是( )。

A.企业承担全部培训成本,同时享受全部培训收益B.员工个人承担培训成本,同时享受其收益C.员工个人承担培训成本,企业享受其收益D.企业和员工个人共同承担培训成本,同时分享培训收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一般培训的成本与收益分摊方式。

由员工自己负担接受一般培训的成本并享有其收益,这种成本和收益安排方式是最有效率的。

因此选B。

(三)在职培训对企业及员工行为的影响1.只有在受过专门训练的工人仍然继续被企业所雇用的条件下,企业才能收回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因此,企业必然会有一种强烈的经济动机,这就是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尽力降低受过特殊培训的这些员工的流动率或辞职率。

2.大多数接受过特殊培训的员工可能都比较愿意在本企业中工作较长的时间,这样,他们的流动倾向就会受到削弱。

因此,特殊培训是使企业将劳动力从可变投入要素变成半固定生产要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3.企业中资格越老的工人失业的可能性越小。

在企业迫不得已裁减工人时,通常都是先解雇进企业年头短和时间最晚的那些人员。

4.接受正规学校教育数量越多(即上学时问越长)的人,越有可能接受更多的在职培训。

5.随着员工的年龄越来越大,他们进行在职培训投资的意愿也就越来越低。

因此,他们的实际工资报酬水平将越来越接近潜在的工资报酬水平,直到最后二者完全重合,这时,劳动者就不再以在职培训的形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了。

【例l0·多选题】下列在职培训对企业及员工行为的影响正确的描述有( )。

A.企业会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尽力降低受过特殊培训的员工的流动率或辞职率B.特殊培训是使企业将劳动力从可变投入要素变成半固定生产要素的重要原因之一C.企业对继续雇用受过专门训练的工人比继续雇用没有受到过专门训练的工人更感兴趣D.接受正规学校教育数量越多的人,越有可能接受更多的在职培训E.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提升的【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在职培训对企业及员工行为的影响。

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的,所以选项E错误。

考点四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一)劳动力流动及其意义1.劳动力流动一般是指劳动力依据茏动力市场条件变化,在企业问、职业问、产业间以及地区间的移动。

2.意义(1)劳动力得到更有效的运用,从而增加收人。

(2)纠正地区间就业不平衡。

(3)减少由技术变化而引起的人力问题。

(4)减轻与经济结构变化相联系的失业问题。

(5)有利于劳动力市场根据其他市场形势的变化做出快速的调整。

【例ll·单选题】下列关于劳动力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劳动力流动应该有个合理的限度B.适当的劳动力流动能保证整个经济的效率C.劳动力流动机制可以纠正地区间就业不平衡D.劳动力的流动不能使劳动力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的流动通常使劳动力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增加收入。

人们为劳动力流动所垫支的费用被视为一种投资。

(二)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例l2·多选题】以下属于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的有( )。

A.企业的规模B.劳动者的年龄C.企业的组织文化D.企业所处的位置E.企业的成立时间【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

选项ACD属于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企业因素;选项B属于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劳动者因素。

考点五跨地区流动、跨职业流动、跨产业流动及产业内流动(一)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1.原因:存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劳动力的流动总是向着经济增长最快、投资扩大最迅速的地区。

引起就业增长的要素:(1)与全国经济增长率相比的预期地区增长率(2)地区工业组合(3)地区优势和劣势2.主要考虑因素(1)地区问人均收入差别。

差别越大,劳动力地区间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2)工作机会的多少。

就业机会多对劳动力地区流动的吸引力就大,反之则小。

(3)迁移距离。

距离越远越不利于流动,越近则越利于流动。

(4)迁移成本。

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三个方面。

(5)劳动力迁出地区和迁入地区的关系密切程度。

两个地区的各种条件越相似,越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

【例l3·单选题】下列对于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因素表述错误的是( )。

A.不同地区人均收入差别越大,跨地区流动的可能性越大B.工作机会多的地区,跨地区流动的吸引力越大C.迁移距离越远越不利于流动D.迁移成本不是跨地区流动的考虑因素【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

迁移成本也是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主要考虑因素。

(二)劳动力的跨职业流动1.职业流动既是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的调整过程.也是劳动者的职业选择过程。

2.劳动力市场上最需要的职业,其报酬水平会大大高于劳动力市场平均工资水平,这会吸引其他职业的劳动力改换职业。

3.劳动力职业流动的方向可按照职业等级分为向上流动、向下流动和水平流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