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二)批判传统价值观念阻碍人们正视人力资本 问题的种种说教,认为人们通过向自己投资形成 特定的人力资本,正是自由人可以得以增进其福 利的一条正途。
传统的价值观:将人贬低为一种纯粹的物质,是 类似财产的某种东西。
舒尔茨认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 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 旨在提高人口质量的投资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繁 荣和增加穷人福利。”
2、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科学家里昂惕夫提出的著名的“里昂惕夫之 谜”,也使人们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了怀 疑。 再比如,一般而言,国民财富的增长与土地、资 本等要素的耗费应该是同时进行的。但统计资料 却显示,二战以后,国民财富增长速度远远大于 那些要素的耗费速度,这是一个难解之谜。
3、资本有机构成下降
经济增长的原因
马歇尔:也提出知识和组织是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最有力的生产力
马克思: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劳动价 值论 他又把劳动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非 生产性劳动就是指劳动者受教育、培训以及保持 劳动能力的那部分劳动。
舒尔茨--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 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1960)。
从研究农业经济中,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舒 尔茨就提出并倡导了人力资本论,被西方资产阶 级经济学界称为“人力资本概念之父”。他认为, 由教育、保健、人口流动等投资所形成的人的能 力提高和生命周期的延长,也是资本的一种形式。 舒尔茨得出人力资本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 因的结论,这对整个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 深刻的影响,解开了战后日本、德国乃至西方国 家经济迅速发展之谜。
(一)批判了传统经济学家关于资本同质性的假 定,认为研究经济发展的动力应引进包括物质资 本和人力资本在内的总括性资本概念
资本同质性:将资本的概念理解为实物形态,认 为劳动力是“无资本”的,在质量方面是同质性 的,无差异的,仅仅是由于劳动力的数量来影响 经济增长。
舒尔茨批判了上述观点,认为资本句有异质性, 他引入了总括的资本概念,将资本按其形成分为 自然资源,可在生产的物质形式和人力资本。
按传统经济理论推测,一国的经济发展程度越 高,资本总量就会相对充裕和密集,相对于劳动力 来说,资本会越便宜,资本家会多用资本而少用劳 动力,作为资本和劳动力价格之比的资本有机构成 会越来越高。但统计结果显示,这一比例却不断下 降。
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很多,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乏 力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新的理论出现并给予解释。 经济领域中这些难以解释的特殊现象的出现,引 起了西方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经济学家们纷 纷提出自己的观点。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 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他提出了著名的观 点:在影响经济发展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 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而 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以此来解释 上述经济领域的疑难问题就很简单了。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1、人力资本的概念
所谓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指的是劳动者 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 的一种资源总称(1959《人力投资——一个经济观 点》)。
主要特点:人力资本天然属于个人,可以交易。 理论的内容
经济增长的原因
亚当·斯密: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社会财富或者 国民财富的增长上,财富增长的来源取决于两 个条件:一是专业分工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因为分工越细人们劳动效率越高。二是劳动者 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李嘉图:指出机器和自然物不能创造价值,只有 人的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穆勒:从传统经济增长与资源配置的生产性取向 出发,指出教育支出将会带来更大的国民财富。
西奥多•舒尔茨
舒尔茨的主要著作有: 《关税对大麦、燕麦、玉米的影响》(1933); 《训练和充实农村地区社会性工作者》(1941); 《改变农业》(1943); 《农业生产和福利》(1949); 《人力资本的投资》(1960)等。
在发展经济学方面,其代表作有: 《改造传统农业》(1964); 《不稳定经济中的农业》(1945); 《农业的经济组织》(1953); 《世界农业中的经济危机》(1965); 《经济成长和农业》(1968)
(三)对人力资本的基本含义进行了多方面的界 定
1.人力资本体现在让人的身上,表现为人的知识、 技能、资历、经验和熟练程度,即总体上说表现 为人的能力和素质。
2.在人的素质既定后,人力资本可表现为从事工 作的总人数以及劳动力市场上总的工作时间。
3.人的能力和素质是通过人的投资而获得的,因 此人力资本又可以理解为是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 的资本,从货币形态看,它表现为提高人力的各 项开支,主要有保健支出、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 支出、劳动力迁徙的开支等。
西奥多•舒尔茨
◆美国人,1902年出生,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研究领域: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教育 ◆主要学术贡献
农业经济理论--使农业经济学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不可分割 的 一部分,同时摈弃了把农业问题局限在农业的范围内 的传统 人力资本理论--从研究农业经济中,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起,舒尔茨就提出并倡导了人力资本论,被西方资产阶级 经济学界称为“人力资本概念之父” ◆奖励荣誉 1979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2年被美国经济学会授予该会最高荣誉勋章——沃克奖 章 1952-1972年退休为止,一直膺选为芝加哥大学的查尔 斯·哈 琴逊特殊贡献教授 退休后仍被聘任为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
你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舒尔茨人力资本论的提出
1.德国、日本经济复苏的奇迹
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受了很 大的创伤,但大约只用了15年,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就 奇迹般地恢复了,而且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两国继 续以强大的发展势头赶超美苏,并最终使经济实力上 升为世界第二和第三的位置。这其中的原因让许多人 迷惑不解,用传统的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理论个 国家根本无法解释,因为这些有形资本在战争中也受 到了很大的破坏,它们不可能是促进经济恢复的力量。 人们开始探究传统经济学的不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