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课件
2.审美趣味向庸俗化发展。与柳词相呼应。
(1)描写年轻时风流放任的私生活。 (P30) “三十年前,尚好文华,嗜酒歌呼,知以为 乐而不知其非也。”《答孙正之第二书》 (2)借鉴民歌“定格联章”的表现手法,具 有民歌风味。
两套分咏十二月节气的《渔家傲》“鼓 子词”
歌咏颍州西湖10首《采桑子》
蝶恋花
欧词秉持传统词体观念,但创作上较晏 词有革新: (P29)
1.扩大词的抒情功能。沿袭五代南唐词创 作方向。把山水自然、身世感慨引入词中, 抒发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
“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 得其深。”
——刘熙载《艺概·词概》 “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
思考题:
柳永之前,较之五代花间词,北宋前 期词坛出现了哪些新变?
字希文,苏州吴县 人。北宋政治家,其 政治改革被称为“庆 历新政”。曾率兵抗 击西夏,有过四年军 旅生涯。累官至参知 政事。谥号文正。有 《范文正公集》,存 词5首。独辟蹊径,开 阔深沉。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 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第五讲 北宋前期词坛
宋词兴盛原因:
(1)城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 肆。”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市民阶层扩大,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丰 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3)文人地位空前提高,享乐之风成为社会 普遍风尚。
仁宗好柳永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 再三”。 ——陈师道《后山诗话》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欧阳修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 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 西风、酒旗斜矗。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 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 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 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 唱,后庭遗曲。
——叶梦得《避暑录话》
晏殊词虽写恋情,但已过滤了五代花间
词的轻佻艳冶的脂粉气,显得清丽淡雅、雍 容和缓;词作偶尔表现出对生命有限的忧思, 并与情爱的缺失交融(从圆满的生活中体悟 到出 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 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 ‘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公每吟 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 ‘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 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 景致也无?’”
天仙子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 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 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 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 应满径。
五、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 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 临川人。北宋丞相、新党领袖,神宗年间主 持变法。文思敏捷,性格倔强执拗,不拘小 节。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 集》、《临川集拾遗》等。存词29首。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 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 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 外。
三、范仲淹(P31)
境界:秦楼楚馆——塞上征人 格调: 悲壮质朴,豪放词先驱
四、张先
字子野,浙江乌程(今属湖州),仁宗天圣 八年与欧阳修同榜进士。一生流连风月,著 有《张子野词》。
张先词善于传神地表现尊前酒边歌舞伎的 才艺与情态、音乐艺术的精妙,置人于境中。 (P31)
善于通过物影表现自然景物的动态美、朦胧 美。 (P31-32) “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
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 柳径无人,堕轻絮无影 内容多是风月恋情。 “张三中”: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张先词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P32) (1)用词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
观念上提高了词体文学地位。
(2)近半数词用题序,缘题赋词,加强了词 的纪实性和现实感。影响后来的苏轼、姜夔 等人,被视为“古今一大转移。”
宋代前期发展概况(P28) : 作者作品较少,尚未形成独特的时代风貌。 但词人个体情感和人生况味的注入,使得此 时的词较前代更加理性和富有激情。
文学体式:小令 题材趋向:风月柔情 审美规范:柔媚婉丽 主要词人:晏殊、欧阳修(因革五代词风) 范仲淹、张先、王安石(尝试开拓新词境)
一、晏殊(P28-29):太平宰相的生命忧思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 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二、欧阳修
(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 六一居士。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谥号 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文学家、史学 家。 有《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编》,存 词200余首。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
玉楼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14岁 应举,赐同进士出身,累官至宰相。有《珠 玉词》,存词140首。因年辈高、地位显赫、 门生幕僚众多(范、欧),被推为“北宋倚 声家初祖”。
“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每有嘉客必 留……亦必以歌乐相佐,谈笑杂出。数行之 后,案上已灿然矣。稍阑,即罢遣歌乐,曰: ‘汝曹呈艺已遍,吾当呈艺。’乃具笔札, 相与赋诗,率为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