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湾导学案

台湾导学案

初二地理导学案
课题
祖国宝岛——台湾
课型
新课
执教
孙丽娟
教学流程




知识

技能
掌握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内容呈现
三、点拨自学
学习指导一:阅读教材50——51页内容及地图册24页台湾省地形图,说出台湾的位置、
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根据比例尺估算一下台湾省高雄市与福建省厦门市之间的距离。
最大的城市台南重化工业基地
四、交流解惑
1.在图2 — 28上找出台北、高雄、基隆等城市,看一看台湾省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查阅的有关“台湾美称”的资料,比一比,看一看台湾有那些美称,了解它有什么宝?为什么它有这些宝?
五、盘点收获:
六、消化检测(见练习册)
学习指导二:阅读教材51页“台湾地形图”和“沿北回归线台湾岛地形
剖面图”,了解台湾岛的地形并观察其山脉的走向及分布,读出台湾的最高峰,阅读教
材51页正文“地形”部分后完成下面的表格:
台湾省之最
最大
岛屿
最长
山脉
最高峰
最大
平原
最长
河流
最大
湖泊
最大
港口
学习指导三:阅读教材52页“气候与自然资源”思考:台湾处于什么
度带?属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又有什么特点?有哪些自然资源?
学习指导四:阅读教材52页——53页“台湾的经济”,找出台湾主要有
哪些农产品?说出台湾的经济特点和主要的经济部门。
学习指导五:阅读教材53页“主要城市”了解各城市的职能、及旅游景
点,完成连线题:
最大的港口台北食品工业基地
最早的城市高雄政治、文化、交通、经济中心
2、掌握台湾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3、了解台湾省的气候与自然资源。
4、了解台湾的经济和主要城市分布。
明确任务
课后反思




本节在《课标》和“六步时效教学流程”策略的指导下,本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理念,通过点拨自学,交流解惑的方式学习本节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本节知识点,同时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台湾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读图分析
练一练
阅读思考
练一练
组际交流
教师点拨
达标
过程

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共同提高。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
1、台湾的自然特征2、经济特征
难点
台湾岛的自然特征
考点
台湾的位置特点及台北、高雄、基隆等城市在地图上的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