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范文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范文

度米文库汇编之《悲剧的诞生》读后感范文【《悲剧的诞生》读后感范文一】此时,记忆中,脑海里出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背着旅行包的旅者独自穿行在不知是什么地方的地方,前往不知是何处的何处,走过的路弯弯曲曲,歪歪斜斜,镜头中的他突然转变了方向,走向一条无人会在意的小道,这条小道满是蚊蝇与垃圾,腐烂刺鼻的味道就要刺穿人的心肺一般,然而他依旧沉醉在自己的梦中,幻想着自己是与世隔绝的世外人,他甚至以45度角对着阳光微笑,享受着美好的他开始了奔跑,而此时魔鬼在一边等待着一个结局一一他坠入前方无底的深渊。

魔鬼在癫狂中庆祝着这个悲剧诞生的时刻,他也在高速坠落中呐喊出死亡的悲壮诗歌,他却在最后一刻说了一句:永恒的美来了。

这是在我苦苦冥思我应该怎样表述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时,在脑海中忽然出现的一个场景,就是这个场景让我内心不再纠结,就是这个场景表达了我对这本书浅显的理解,或许下面我的阐释很笨拙,很混乱,但我只想用一种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对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对文本的细节理解:—、尼米的悲剧意识在文中第三节的开始部分,尼采向我们提起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国王弥达斯曾在森林里长久地追捕狄奥尼索斯的同伴一一聪明的西勒尼,却没有捉到。

后来西勒尼终于落到他手上了,国王就问他:对于人来说,什么是绝佳最妙的东西呢?这个魔鬼僵在那儿,默不知声;到最后,在国王的强迫下,他终于尖声大笑起来,道出了下面这番话:可怜的短命鬼,无常忧苦之子呵,你为何强迫我说些你最好不要听到的话呢?那绝佳的东西是你压根得不到的,那就是:不要生下来,不要存在,要成为虚无。

而对你来说次等美妙的事体便是——快快死掉。

在文中,其实尼采并没有直接说明,他真正想要提出的是:最悲惨的事情便是活着。

尼采的触角深深嵌入到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而且有很多观点也是从古希腊神话中找到根源,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奠定了尼采的悲剧根基。

因为这是他的处女作,而早期受到的叔本华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弥漫着一种悲剧的氛围,甚至有些让人窒息,不过尼采的一些观点跟叔本华又不完全统一,比如尼采认为,叔本华的哲学最后导致了对人生意义的否定,这是他所不能客忍的,在他看来,纵然人生本来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也要赋予它一种意义,叔本华的悲剧是一种完全的悲观主义,而尼采在继承叔本华悲剧人生的同时,进一步提出我们应该在悲剧中寻找出路,应该从悲剧中寻到有意义的事情,他渴望找到可以让他得以超脱的东西作为后盾。

二、尼采的探寻尼采个人的悲惨与孤独生活经历也使得他去寻求一种方式来解脱,在不断的寻找中,他想到了古希腊人的生活。

在第七节中他提到深沉的希腊人,唯一能够承受至柔至重至痛之痛苦的希腊人,就以这种合唱歌队来安慰自己,希腊人能果敢地直视所谓世界历史的恐怖浩劫,同样敢于直观自然的残暴,并且陷入一种渴望以佛教方式否定意志的危险之中。

是艺术挽救了希腊人,而且通过艺术,生命为了自身挽救了希腊人”,尼采相信古希腊人必然有一种不同与常人的方式,才可以获得这样的快乐,因此尼采开始了他的追寻,并最终形成了他的悲剧哲学。

三、尼采的悲剧哲学阿波罗:作为古希腊神话中的闪耀着,发光者,光明之神,在悲剧的诞生中构成一种美的假象。

狄奥尼索斯:作为酒神,表示着和解,消隐,归闭,代表着一种迷醉的状态,其二者成为尼采悲剧诞生的主角。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尼采艺术化哲学的内涵。

日神精神带给人日光的温暖,让人们在光明中为生存找到了意义,由此推演出外观与表面是艺术的真正本质,相对于本质,实在来说,外观反而是对人更有意义的,而所有的艺术,其最高使命就是使人们无瑕关注黑暗中的魔鬼,于是,即使悲剧是必然的,无意义是世界的真理,人们仍然要生活下去,而艺术的谎言赋予了生命悲剧一层屏障,借此,人们在表象的满足中继续旅行。

所谓酒神精神,归根到底使人们站在宇宙的高度俯视这个世界, 俯视个体生命。

在酒神的沉醉中,人们忘记了一切,人生是悲剧的,超脱出来就有了一种悲剧性的陶醉。

依据自己的生命哲学,尼采把包括悲剧在内的艺术作为一种生命现象来理解。

在他看来,美学不只是艺术哲学,也是一门艺术生理学。

肯定生命并肯定生命的追求强力的本能,是贯穿《悲剧的诞生》全书的基本思想。

他给希腊神话中两位神——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俄倪索斯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使之成为建造他自己悲剧理论的基石。

在尼采那里,日神和酒神被视为生命力表现的两种形式。

他们所代表的日神的“梦幻”和酒神的“醉狂”,既是两种彼此对立的生理现象,也是两种基本的心理经验。

这便是日神的恬静、节制、理性、道德、和谐、幻想与酒神的变动、放纵、直觉、本能、疯狂、残酷。

由此便产生了两种内在本质和最高目的都不同的独立的艺术境界:阿波罗的梦幻世界和狄俄尼索斯的醉狂世界。

由前者产生了雕刻、绘画等造型艺术和诗史,由后者产生了舞蹈和音乐。

这显然不是悲剧或各个门类艺术真正意义上的起源。

尼采其实在试图从人的自然性来确认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并希望解决人生价值取向问题。

在他(其实是叔本华的观点),意志是生命的本源,宇宙是借助于时间和空间不断创造出生命个体的永恒。

基于此,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认为,希腊悲剧的永久魅力在于其间的人类童年时代原始生命意志冲动及灵与肉的和谐发展,这本身就是生命本能的创造物。

这其实也就同他之后“上帝死了”的呐喊不期而遇了。

因为他认为正是宗教导致了人性的分裂。

他对神,对上帝的批判的目的其实说到底还是基于他的哲学初衷,即为了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世界。

在古希腊时代,戏剧是文化的中心,也是社会生活与社会意识的中心。

他们以戏剧艺术为媒介来表达人类童年时期对人类命运阵地的领悟。

悲剧同其他艺术一样,不可能有任何先于存在的本质。

经过尼采“日神与酒神”的论述,艺术不再是外在于人生命的东西,而是对人的灵魂和生命状态的观察与反思,是人类生命存在自觉自为状态的体现。

在第八节中尼采提到“我们就必须把希腊悲剧理解为总是一再地在一个阿波罗形象世界里爆发出来的狄奥尼索斯合唱歌队。

这段话也阐释了尼采的观点,悲剧中的两个元素:阿波罗元素,狄奥尼索斯元素。

这两种元素的完美交合让我们找到了一种存在方式,他借用一种形而上的生命意志来解救我们,是我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美好。

总的说来,日神精神是审美人生观, 酒神精神是悲剧人生观,二者共同构成尼采的悲剧哲学。

四、尼采对艺术的执着悲的活生生的世界,它是永恒的残酷的生成变化,所以人生是无意义的,悲观主义是真理;但是真理并非比艺术更有价值,正是我们有了艺术的形而上的慰藉,我们才不至于毁灭于真理。

“真理是丑的。

我们有了艺术,依靠它我们就不致毁于真理。

”《悲剧的诞生》大部分说的是艺术形而上学观点,也就是尼采独特的美学理论。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盲目的意志,人生是这意志的现象,二者均无意义。

尼采针对这个进行了他对叔本华的批判,他承认世界和人生本无意义,但他不甘心悲观厌世,为了肯定世界和人生,人类便会诉诸艺术。

他的艺术形而上学理论建立就是在日神和酒神这两个概念之上,日神和酒神就是人类的救世主。

在艺术上,尼采又对柏拉图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并不存在,存在的是我们生活于其中,悲剧为什么能再展示个体的痛苦之同时,又给观众以一种难于言说的快感呢?叔本华认为是观众被悲剧感染了,感到生命的虚幻而得到了一种听天由命感。

尼采不这么认为,他说:“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

我们在短促的瞬间真的成为原始生灵本身,感觉到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从二元冲动出发,主要论述了造型艺术、音乐、诗歌和悲剧。

他认为,造型艺术是纯粹的日神艺术,音乐是纯粹的酒神艺术。

在诗歌中,史诗属于日神艺术,抒情诗和民歌接近于酒神艺术。

悲剧求诸日神的形式,在本质上则完全是酒神艺术。

在尼米看来,日神式的审美状态归根到底是由酒神式的意志发动的,其目的和效果皆是通过肯定现象而肯定意志自身。

因此,他不像叔本华那样认为无意志静观”的心境同时是对个体化世界的摆脱,反而说:这种心境可谓在无意志静观中达到的对个体化世界的辩护,此种辩护乃是日神艺术的顶点和缩影。

”与作为纯粹日神艺术的造型艺术相对立,处在另一极端的是作为纯粹酒神艺术的音乐。

尼采完全接受叔本华关于音乐的形而上学性质的观点,认为音乐与现象无涉,是世界意志的直接体现。

他强调,真正的音乐完全没有形象”,是原始痛苦本身及其原始回响是原始痛苦的无形象无概念的再现”。

但是,音乐具有唤起形象的能力,悲剧即由此而诞生。

诗歌也是尼采关注的艺术种类。

不过,他认为,把诗歌列为一个独立的类别是勉强的,史诗和抒情诗其实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区别在于,在史诗中,形象纯粹是外观,是对世界本体的阻挡和掩盖,而在抒情诗中,形象却是意志的化身,是世界本体的显现。

当意志处于极端状态时,人不再能够单靠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情不自禁地要脱口喊叫,这种情形表明了声音具有超越形象的表达力量,也表明了音乐与意志之间的直接联系。

所以,音乐在本质上是先于形象、超越形象、没有形象的。

真正的音乐,如希腊的酒神颂,是全然不沾染形象的,它整个就是情绪,是与世界本体脉脉相同的情绪,是从世界心灵中直泻出来的原始旋律。

叔本华指出音乐具有唤起形象的能力,并指出了由音乐所唤起的形象与凭借概念对现象的模仿之间的根本区别。

由此出发,尼采进而推测悲剧神话是音乐的最深邃的酒神本质寻求象征表现的产物。

音乐精神对于形象化的追求,始于最早的希腊抒情诗,到阿提卡悲剧便达到了高潮,音乐创造形象的能力获得了最辉煌的表现。

在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希腊神话与以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为代表的希腊悲剧之间,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是酒神音乐的兴起。

日神性质的史诗神话之边化为酒神性质的悲剧神话,起关键作用的就是酒神音乐。

根据尼采的阐述,在悲剧诞生之前,希腊人已经开始把神话历史学化,导致希腊神话濒临死亡。

靠了酒神音乐的强大力量,荷马传说重新投胎为悲剧神话,神话在悲剧中再度繁荣。

那种使得神话在悲剧中获得新生的酒神音乐,就是酒神颂。

五、悲剧的再生周国平在评论尼采时说:只有强者才有认识的自由,弱者却需要生活在欺骗之中。

精神的强者出于内在的丰满和强盛,与一切相嬉戏,玩弄至今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物,藐视至高无上者。

只有这样的强者才能真切体验到人生的意义,从人生的痛苦中发现人生的欢乐。

他的精神足够充实,在沙漠中不会沮丧,反而感觉到孤独的乐趣。

他的精神足够热烈,在冰窟中不会冻僵,反而感觉到凛冽的快意。

这也就是尼采所提倡的酒神精神。

尼采要我们看到,痛苦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

生命是一条毯子,苦难之线和幸福之线在上面紧密交织,抽出其中一根就会破坏了整条毯子,整个生命,没有痛苦,人只能有卑微的幸福,伟大的幸福正是战胜巨大痛苦所产生的生命的崇高感。

痛苦磨练了意志,激发了生机,解放了心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