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50301)
一、专业介绍
新闻学专业创办于1981年,并于1982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1998年获得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新闻学专业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成为全国800余个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点中仅有的20家具有此项称号的专业之一;;2010年获得国家首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同年在新闻专业基础上建立的“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为河北省6个哲学社会科学基地之一;2011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新闻学专业获得河北省和国家两级“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新闻学专业获批河北省重点学科。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新闻学专业形成了基础厚、口径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通过课程设置引导学生具有多学科的视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在专业培养方面,在突出新闻专业能力的同时,兼顾与之相关的宣传、沟通、公关、创意等传播能力的培养;新闻专业是实用性学科,因此,在培养方式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包括实践课、实验室仿真教学、实习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各类媒体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闻专业人才;为社会机构(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培养懂新闻业务、编辑技术和公关技巧的新闻人才;为政府培养既能够从事政府信息发布工作,又能够为政府进行国际传播、危机公关的新闻人才;为各类新媒体培养具有新闻传播能力、内容制作能力、网络编辑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学科着力培养的新闻学专业人才,按照以下几方面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熟悉我国关于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站等新闻媒体的宣传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新闻传媒业的前沿发展动态。

3.掌握新闻学、编辑学、传播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于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专业技能中。

4.熟练掌握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基本专业技能,并能够适应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不同要求。

5.掌握哲学、文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修养。

6.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外文书刊,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毕业前达到学校要求的外语水平。

此外,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编辑处理各种媒体信息,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核心课程
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中国新闻事业史、网络新闻学概论、媒介经营管理、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报道策划、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五、标准学制:四年。

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年限,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

六、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七、毕业学分学时要求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
1.通识通修课(共修读40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6学分)
2.通识通选课(最低修读18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最低修读6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程
1.学科基础必修课(共修读24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1学分)
2.学科(跨学科)选修课(最低修读25学分,带*课程修读4学分)
(三)专业发展课程
1.专业发展核心课(共修读29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15学分)
2.专业发展拓展课(最低修读19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最低修读1学分)课组一:(学术研究)
(四)集中实践课程(共修读11学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