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新7.4)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新7.4)
示范高职建设五周年历程回顾: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论坛暨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一周年成果展示会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我们走对了路子
2007年北京友谊宾馆,首批示范高职建设院校举起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大 旗,是一次集体起步的亮相展示。
媒体聚焦:【新华网】“校企合作”推动我国高职教育迈入发展的“春天”
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实施途径——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改革 项目载体——每一位教师要参加完成项目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
第三步 2010—现在 改革目的——初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内领先的高职教学模式 实施途径——建设学生自主实践学习基地(打造学生自主学习“工作坊”) 项目载体——与第一课堂有机衔接的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自主学习活动,
程资源的支撑,但这两个发展的速度绝对没有扩招的速度快。
二、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示范校建设 1、课程 2、队伍 3、条件
(二)骨干校建设 1、体制机制创新 2、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制度建设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三)教育体制综合改革实验区 北京:职业分级 上海:中高职衔接 深圳:现代职教体系 宁波:产学合作
教师学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整体教学改革三步走的回归
第一步 学生是出发点 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关注学生学习效果
第二步 课程是核心 教师和学生的交会点在课程,从设计到实施
第三步 学生是终点 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要考虑可持续发展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和职教能力的提升
观念转变——在方案设计与实施中,教师观念的 转变是带有决定意义的转变。观念变了,行为就会 变;行为变了,教学效果才会变。 能力提升——设计能力、实施能力
学校提供场地、海天员工培训等,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人才共育、 就业共担、资源共享。
• 化工专业——“订单引领、课证融合”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与 镇海炼化、台塑石化 专区、宁波化工园区 等大型化工企业共建 了“大安班”、“LG 班”等8个订单班,实 现“双向选择、灵活 组班、课程嵌入、联 合培养”。
引进实体仿真车间,建校内生 产性实训基地 车间-课堂结合
“百所名高职、百家名企业”合作发展论坛 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二周年 专业改革成果展示会
追求内涵
• 2008年北京798艺术区,示范引领高职战线,专业建设在核心环节展示, 是专业改革成果点上的突破展示。
• 媒体聚焦:【科学时报】高职与企业:围绕需求的水乳相融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 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三周年成果展示会
压力——就是每位教师培训后必须通过测试,补测不过的不安排 教学任务,人人过关。
转变观念的策略要求
集体前进——教学改革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要 求每位教师、每门课程的参与和改进
快速前进——时间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必须在相 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务,形势不允许我们等待 所有的教师自己慢慢觉悟,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
2、人才观——人人都能成才
• 一专多能型:试行奖励学分 • 复合型人才:试行学分互认 • 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创业街、创业园 • 国际化人才
3、学生观——学生是学院的名片
• 学生是学院的名片,学生的示范才是真正的示范 • 学生是优秀的,同时也是需要教育的(香港理工黄德辉:
“不管学生素质多差,教师的职责是想办法把学生教好”)
媒体聚焦:【新华网】展示高职风采,培养阳光青年,构筑人人皆可 成才之路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青年成长发展暨 第五届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展示会
关注学生 关注社会
2012年山东潍坊山东科技职院,全国一批优秀高职院校的整体展示, 初现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版图,称“创意高职”。
媒体聚焦:【中国教育在线】高职教育发展需守正创新
(二)处于新技术快速发展期 一是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我们获取知识和传播知
识的途径,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 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在不自觉中全被改造了。
二是产业的转型升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日新月异,新准 则、新法规、新要求层出不穷。
(三)处于大众化教育普及期 教育质量一定要靠师资和条件的支撑,这个条件包括硬件如课
☻品质保证专业开设
5.推荐毕业学生就业 ☻提高就业质量
6.合作新阶段
☻共建产品设计中心
•机电专业——搭建教学、育人、就业“三位合一”开放平台 引入企业设备、资金和师资等,使企业持续参与人才培养。
海天集团学生实训车间
海天集团投入1000万元资 金在校内建设的实训大楼
海天集团投入600多万元 数控机床等实训设备
第二部分 宁职院的探索与实践
一、准确定位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核心
1、办学观——教学、科研、服务、文化传承
区域性:满足、适应、服务、引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职业性: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协同发展
职业素养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位的(阳光、自信、踏实、规矩、勤 劳、刻苦、合作、安全、诚信、感恩、价值认同等) 技术性:处理好技能与技术的关系 高等性:大学精神、社会责任、时代意识、人文关怀,使 学院象一所大学,成为文化的引领者和文明的使者。
根本途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3、提升专业内涵——“三个三结合”
一要实现“产业—行业—企业”相结合。专业建设最终要服务于区 域产业发展,满足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首先要做 到“对接产业”、“依托行业”、“合作企业”。其中,产业是基 础,行业协会是纽带,企业是合作实体。
二要实现“岗位—能力—方案”相结合。专业建设的灵魂是人才培 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其实现途径是 科学的课程设计。
转变观念也要动真格的——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
培训有任务、测评有要求
教师培训的要点是:要有任务、有压力、有指导。教师的观念由 于没有切身体验而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从“完成一个项目” 入 手,带着“项目”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培训也要“做中学”,要求对学生“教、学、做”一体化同 样适用于教师。
任务——每门课程都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 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任务训练为途径、实现理 论实践一体化,并渗透职业素养和专业英语”的“6+2”原则进行改造 和教学设计,突出能力培养,提升教学实效。
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校内实训 基地与真实生产过程衔接 学生-员工结合
基于岗位工作任务项目化课程 完成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 专职-兼职结合
电子专业——建设“学习型生产性实训基地”
生产实训岗位
生产管理课程
SMT手工贴 片
SMT编程与 自动生产
华佑微电子生产线
元件采购 与来料检
验
电子产品组装与检验 电子产品调试与性能测试
电子设备 生产与维
护
校内生产性实 训基地
组装与检 验
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 设备操作与维护
产品维修 及品管QC
包装与入 库
调试与测 试
器材采购和产品销售
• 商贸专业——基于真实外贸业务情境
• 物流专业——物流企业真实岗位常年轮岗实训
学生就业面向由窄变广, 向临港物流各行业紧缺岗 位转移。
学生就业稳定率逐年提高 ,就业薪酬逐年提高。薪 酬提升30%以上的比例逐年 在增加。
三要实现“课程—基地—师资”相结合。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基地和师资则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两翼,要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来 建设实训基地、配备专业教学团队。
推荐文章:
1、发掘职业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学校如果不育人肯定不是学校 高技能人才同样需要文化知识 坚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学生一毕业就要能上岗 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就提供什么 职业教育就是要为老百姓服务 学生是职业院校最主要的客户 我们要为客户服务
第一步 2005—2006 改革目的——转变全体教师观念,树立素能本位思想 实施途径——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及测评工作 项目载体——每一位教师要学会以素能为主要目标,以项目为主要载体的
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和以行动引导为特征的教学方法。
第二步 2007—2009 改革目的——打破传统教学的专业学科体系,构建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
• 做人做到人人喜欢你,做事做到人人需要你
4、质量观——让学生成为企业首选
• 学生质量评价:不仅仅是学校和教授,更要看用人单位。 (评价主体要多元,评价方式要兼顾过程与结果,要体现以 能力评价为主) • 课程质量评价:从讲得好到学得好,效果是第一位的!
二、深化改革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关键
实施整体教学改革——分三步走
2、专业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和灵魂 学校学术地位不是靠乞讨得来 要靠专业赢得学校地位 不要有意无意把专业变死 ,专业是活的,是有历史的 专业带头人应该具有行业气质 ,课程是专业的细胞
3、让每一个在学校里待过的人增值 学生的职业态度和人生态度是用人部门最关注的 教育没有拒绝的权利,老师没有放弃的理由 校长的重要职责之一是:让每一个在学校里待过的人增值 管理架构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多是理念上的更替
•模具专业——建设“厂中校”,“产、训、学一体化”
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提供专业实践教师 共建实训实习场所 推荐毕业学生就业 承担企业员工培训
1.从1999年开始合作 2.教学计划合作 3.过程支持
4.提供岗位群信息
☻阶段性调整教学计划 适应企业用工需求
☻企业资深工程及管理 人员参与教学计划制定
☻.提供专业课程师资; 实训设备;实训场地; 实训指导教师
就业顶岗时间大幅缩短, 大部分学生能够在6个月内 完成顶岗。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
开发主体
4.课程内 容分析
5.教学材
料开发
3.课程结 构分析
2.工作任 务分析
开发过程